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柳州市城区防洪工程共分为河西片、河北片、白沙片、鸡喇片、河东片等5个独立保护区。到2005年底,可投入使用并发挥防洪效益的有9个堤段,25个排涝泵站,堤防长度18.39 km。福利院泵站位于鸡喇保护区鸡喇堤段上游端,设计抽排标准为雨洪同期20年一遇最大24 h内江暴雨洪水,设计控制  相似文献   

2.
2009年3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水利部《关于审批淮河流域防洪规划的请示》。1、原则同意《淮河流域防洪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力争到2015年,淮河干流上游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以上.中游淮北大堤防洪保护区和沿淮重要工矿城市的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洪泽湖及下游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以上:沂沭泗河中下游主要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跨省骨干支流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山东半岛主要河道防洪标准达到10~30年一遇:重要城市基本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重要易涝洼地排涝标准达到3~5年一遇,里下河地区排涝标准达到5~10年一遇。到2025年建成较为完善的防洪排涝减灾体系.与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舒韩友 《治淮》2020,(3):44-46
一、工程概述新建白鹭一站工程位于安徽省巢湖市裕溪河右岸岱山联圩内,其设计排涝标准为30年一遇。泵站规模为中型,工程等别为III等。因裕溪河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相应堤防级别为2级,故穿裕溪河右堤箱涵为2级;而出口防洪闸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位,故其为1级建筑物;其他次要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  相似文献   

4.
淮河流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但是流域洪涝灾害频繁,通过国务院确定的19项治淮工程,使淮河中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沂沭泗河东调南下工程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建成比较完整的流域防洪除涝体系,各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和全流域抗洪灾风险的能力都有所提高,扩大了骨干河道的行洪能力,减轻了防洪调度的压力,重点易涝洼地的排涝条件得到改善,对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防洪保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邵善忠 《治淮》1998,(10):9-10
淮河入海水道西起洪泽湖畔的二河闸,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向东至扁担河口附近入海,全长163.5公里。它作为进一步治理淮河的骨干工程,对增加洪泽湖的泄洪能力,提高洪泽湖及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起着重要作用。入海水道近期设计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远景提高到三百年一遇,并结合渠北地区排涝,将该地区的排涝标准由现状三年一遇提高到五年一遇。 入海水道采用河道行洪方式,以苏北灌溉总渠北堤作为入海水道南堤,利用开挖深槽土方新筑北堤,工程占地宽750米。为使渠北涝水能高低分排,清污分排,近期入海水道内开挖南北两泓,利用南泓排渠北高片涝水和淮阴地区污水,利用北泓排低片涝水。设计排涝流量  相似文献   

6.
张虹 《人民珠江》2004,(3):70-70
珠江流域防洪主要依靠堤防工程 ,已建江、海堤防工程 1.2万多公里 ,整体防汛标准为 10~ 2 0年一遇 ,部分重点堤围可防御 50年一遇洪水。主要堤围有北江大堤和三角洲景丰联围、佛山大堤、樵桑联围、江新联围、中顺大堤五大堤围。全国重点防洪城市广州、柳州、梧州、南宁加大城区防洪堤投入力度 ,防洪能力普遍提高。梧州河西、河东两区防洪堤已按 50年一遇标准建设并投入使用 ;南宁江北东、江北中堤已达 50年一遇标准 ,江北西堤正在按 50年一遇标准进行除险加固达标建设 ;广州城区防洪已形成堤、库、闸联合运用体系 ,可抵御 2 0~ 10 0年一遇…  相似文献   

7.
袁学勤 《治淮》2006,(11):27-28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北副坝及穿坝建筑物均为一等1级建筑物,按10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穿坝排涝涵按5年一遇排涝标准设计。  相似文献   

8.
张力 《治淮》2005,(5):44-44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是淮河的关键性骨干防洪工程,是淮河中游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建成后,将使正阳关以下淮北大堤和城市圈堤的防洪标准提高到一百年一遇.本文讲述的是洪水控制工程的组成部分泥结灰碎石道路工程中常遇难点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工程概述 宝应县中小河流宝射河位于宝应运东地区,是宝应县五横四纵的河道之一,也是里下河地区的骨干排涝河道之一.该河道东西走向,西起宝应船闸与里运河相通,向东经望直港、卞家大树、牌楼庄、王家大桥、高夏至大黄土沟与黄沙港衔接,全长37.52km,是里下河腹部地区主要航道之一.流域面积近284km2,保护人口25万,保护耕地面积27万亩.河道运行数十年,沿线穿城区、集镇、村庄,淤积堵塞严重,过水断面萎缩,南堤局部堤防标准偏低、河坡损毁、塌坍,排涝标准不足五年一遇,防洪标准不足10年一遇,加之沿线工程老化失修,大部分涵闸因病险等原因无法正常运行,致使宝射河效益衰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综合整治宝射河,提高该区防洪排涝标准,从而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动力学模型在水文预报等领域逐渐推广应用。采用一维非恒定流水动力学模型,应用MIKEⅡ计算软件建立水动力学数学模型,对整个瑞平水系区域河道现状水力条件进行分析,利用区域内水文站实测数据进行模型的参数率定和验证,模拟流量、水位值与实测数据相比,误差在0.5%~1.4%左右,吻合度较高。利用建好的水动力模型,对瑞平水系主要河道内的流量及水位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昆阳镇现状防洪排涝标准基本达到50年一遇规划标准;万全、榆垟、宋埠各镇区现状防洪排涝标准基本达到20年一遇规划标准;平原农田区现状防洪排涝标准也基本达到10年一遇的规划标准。  相似文献   

11.
《治淮》2019,(2)
正无锡市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全国防洪重点城市之一,区域内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地势低洼,地面高程约3.0~5.0m(吴淞高程,下同),是传统的"洪水走廊"城市,历来防洪除涝任务十分繁重。2001年10月,无锡市组织编制了新一轮《无锡市城市防洪规划》,2003年5月开始城市防洪工程运东大包围的建设,至2008年底,城市防洪工程运东大包围全面建成,总投资达10.55亿元。工程建成后,防洪标准达到200年一遇,内河排涝  相似文献   

12.
以湛江东海岛西南的民安联围龙西海堤段海堤加固工程为例,针对现有堤坝防洪排涝能力不足的现状,提出一套加高加宽堤身、生态护坡、改造穿堤涵闸的综合加固方案,将堤防提升至3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并用理正岩土工程分析计算软件,采用有限元法对加固后堤坝进行渗透稳定分析,用瑞典圆弧滑动法进行堤身稳定计算,满足加固设计的稳定性要求,为防洪排涝标准不足的类似老化堤防工程的加固改造提供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松 《治淮》2001,(3):6-8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安全的战略性骨干工程。干河西起洪泽湖二河闸,沿灌溉总渠北侧向东,至扁担港注入黄海,全长163.5km。工程远景按洪泽湖300年一遇洪水设计,行洪7000m~3/s;近期工程100年一遇设计,行洪2270m~3/s,挖泓筑堤,结合渠北排涝,标准为5年一遇。  相似文献   

14.
梧州市为全国重点防洪城市,城区钱鉴片区仍处于未设防状态,为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开展防洪排涝设施建设,需要对总体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分析。以梧州市城区钱鉴段治理工程为例,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结合城市规划,并根据堤段所在的地理位置、重要程度、堤址地质条件、筑堤材料及水文特性、施工条件、运行管理要求、征拆难易以及工程造价等因素选定钱鉴段治理工程总体方案。工程建成后可减轻钱鉴片洪涝灾害损失,使钱鉴片达到防御桂江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忠门北江围垦片规划区进行防洪防潮排涝规划设计,通过水文水利计算、防洪防潮排涝规划设计、非工程措施规划,确定工程方案及布置,提出防洪排洪标准及相关措施。通过工程方案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可以基本解决规划区的防洪、排涝、防潮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松 《治淮》2001,(3):6-8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安全的战略性骨干工程.干河西起洪泽湖二河闸,沿灌溉总渠北侧向东,至扁担港注入黄海,全长163.5km.工程远景按洪泽湖300年一遇洪水设计,行洪7000m3/s;近期工程100年一遇设计,行洪2270m3/s,挖泓筑堤,结合渠北排涝,标准为5年一遇.  相似文献   

17.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位于杭州市区的西部,是杭州市城市防洪排涝问题突出的区域,现状防洪排涝形势严峻。为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从"上蓄、高挡、中滞"的防洪思路和"外排、中疏、内蓄、抬高"的排涝思路出发,通过西险大塘达标加固、里畈水库加固扩容、青山湖综合治理保护等防洪工程以及河道整治、治涝枢纽、湿地连通等排涝工程的实施,实现临安城市防洪能力50 a一遇,东部平原区防御苕溪洪水200 a一遇,排涝能力50 a一遇。  相似文献   

18.
我们这次会议就是一个动员会,要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一次大干水利的总动员,苦战3~5年,显著提高全省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到2000年的总目标是:工程方面,洞庭湖区提高防洪排涝标准,使江湖关系得到明显改善,保证重点堤境,重要城市和交通干线以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11个重点烷防洪标准由现在的5~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24个蓄洪坊人平安全面积达到3m2,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重要城市防洪标准达到50~100年一遇,一般城镇达到20~50年一遇。湘资沉渣四水整治,抓紧湘水上游洋天河水库扩建、资水教溪口水库、玩水五强溪电站大坝加高…  相似文献   

19.
刘建 《治淮》2004,(3):50-50
一、工程概况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位于淮河干流中游的安徽省霍邱、颍上两县交界处.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当淮河上、中游发生50年一遇以上洪水时,配合现有水库、河道堤防和行蓄洪区,调蓄洪峰、控泄洪水,使淮河中游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  相似文献   

20.
袁学勤  房新勤 《治淮》2004,(6):35-36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为大(Ⅰ)型工程,位于淮河干流中游,涉及固始、霍邱、颍上、阜南四县.其主要任务是配合现有水库、行蓄洪区及河道堤防,调蓄洪峰、控制洪水,使淮河中游正阳关以下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由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工程由主坝、南北副坝、浅孔闸、姜唐湖进洪闸、深孔闸、船闸以及上下游引河等工程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