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主要介绍了跨采巷道围岩的变形机理及变形特点,并概述了跨采巷道围岩稳定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该文结合协庄煤矿深部矿压显现规律,从影响巷道稳定性因素、巷道破坏形式、失稳破坏的特征入手对回采巷道失稳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维持回采巷道稳定的手段和措施,消除了深部回采巷道因失稳给生产和安全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锦荣  钱鸣高 《山西煤炭》1995,(5):12-14,38
在分析影响采准巷道围岩稳定性诸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保证采准巷道围岩稳定性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阐述了以巷道矿压全过程控制来控制围岩稳定性的思想,强调了积极主动地控制围岩稳定性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深井巷道在刚性、可缩性支架作用下,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可缩性支架受力特点,对深部开采巷道层位、支护方式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软岩巷道支护是煤矿开采的一大技术难题。探讨了深井软岩巷道的变形破坏及机理,以三河尖煤矿南翼采区巷道为例分析了变形破坏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支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深井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及其控制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进一步摸清新汶矿区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文章对影响新汶矿区深部巷道变形破坏形式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地质条件、技术及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几条深部巷道矿压观测实例,总结了新汶矿区矿井深部巷道矿压显现一般规律,提出了矿井深部的采准、开拓巷道围岩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7.
掘进期间深井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特性及其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马乾坤  左飞  闫超 《中州煤炭》2018,(11):181-183
为解决深井巷道围岩的变形特征及巷道支护的实际受力状况,以淮南矿业集团望峰岗煤矿二副井-960 m水平水泵房通道为背景,深入研究了矿区深部巷道的围岩变形特性,在施工过程中对围岩变形进行现场实测,获得了有关巷道围岩变形和锚、网、喷一次支护结构的实测数据,分析得出了本矿区深井围岩变形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张广超  何富连 《煤矿开采》2015,(2):35-38,62
针对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大变形、强流变性、强烈底鼓等非线性大变形围岩控制难题,以邢东矿-980m大巷为工程背景,现场调研-980m大巷围岩变形破坏特征,阐明了高地应力、强烈地质构造、高渗透压环境下深部巷道围岩变形机制机理,以库伦-莫尔应力圆分析了-980m大巷围岩开挖造成的高主应力差对围岩破坏作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性能锚网喷+高强锚索+可缩性环形支架+注浆加固"的联合支护技术,并进行工业性实践。工程实践表明,该技术可有效解决-980m大巷围岩控制难题,对类似巷道围岩控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深井倾斜煤层巷道沿顶板掘进形成的断面为直角梯形,针对该类巷道回采过程中的围岩非对称变形和控制问题,以74104工作面直角梯形巷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深井采动影响下直角梯形巷道的变形破坏规律与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非对称变形破坏主要表现在高低帮变形非对称、高低帮煤壁上下部变形破坏非对称和顶底板变形沿巷道中线非对称3方面,直角梯形巷道的典型破坏方式为高帮上部滑移;采动导致的非对称应力是巷道非对称变形的直接原因,A区(高帮侧采空+低帮侧采动)直角梯形巷道高低帮应力差异可达18.59 MPa,高低帮应力差异与巷道非对称变形呈正相关;直角梯形巷道顶板最大下沉位置向高帮侧偏移,底板最大底鼓位置向低帮侧偏移,高帮变形量显著大于低帮,变形控制重点为高帮侧煤柱;提出“联合支护+高帮补强+低帮卸压”的巷道围岩控制方法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现场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深井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支护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马路坪矿巷道围岩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的实验室测试以及现场围岩变形的监测结果,探讨了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借助FLAC3D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巷道开挖后和原支护形式下围岩破碎区、塑性区范围和应力位移分布状况;并通过数值模拟优化了支护参数,确定了二次支护时间,提出了用短锚杆或铆钉取代管缝式锚杆挂网、采用底角锚杆对巷道底板进行加固的技术方案.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对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的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围岩呈现软岩性质,巷道开挖后变形速度加快,变形量加大,造成多次返修,不仅增加了巷道的维修费用,而且严重制约了矿井生产接续。协庄矿通过对深井巷道变形与破坏机理分析,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对策,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深井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翟新献  李化敏 《煤》1995,4(5):24-26
阐述了软岩和深井软岩的共性和区别,结合实测资料,分析了深井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时间效应”,底鼓是巷道围岩垂直方向变形的主要形式,围岩组合拱主要承受原岩应力的作用,这些规律对治理深井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杜兵  郭修杰 《煤矿安全》1999,30(10):26-28
文章分析了矿井深部采准巷道锚网支护变形破坏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采场围岩变形与破坏监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部煤炭资源开发面临更多复杂、多变、高难的开采地质问题,采场围岩形态结构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开展采场围岩变形与破坏测是判别矿井隐蔽致灾地质问题的重要技术保障。在煤炭工业快速发展的近20余年时间里,围岩体形变监测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于矿山采场围岩体变形与破坏的影响因素,按照监测形式对监测技术进行了划分,归纳了当前用于矿山采场围岩变形与破坏监测的钻孔测试技术、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光纤监测技术及其他测量技术及其特点,结合煤层顶底板、巷道两帮空间监测的工程应用实例,介绍了不同监测技术的主要进展、优缺点以及适用性,讨论了探测技术的革新趋势和未来矿井安全生产中采场围岩变形与破坏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认识到现有监测技术虽然已取得显著的监测效果,但是仍不能够满足矿井现代化、智能化生产需要。对于监测技术的进步而言,既需要技术装备的不断优化,更是要跨学科、跨专业科学技术理论的完善与更新。在当前地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一轮科技创新基础上,今后采场围岩变形与破坏的监测技术必然向多元化、多参数、智慧化、全程监控的方向发展,监测方式也将不断地向可视化、动态化的监测预警模式过渡,融合监测技术发挥多参数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8.
以布尔台煤矿上下煤层叠加采动影响下保留巷道严重变形破坏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实验室试验、数值模拟和工业性试验等综合研究方法,从巷道围岩塑性区形成和发展的角度,对巷道围岩破坏特征、采动应力时空演化规律、保留巷道塑性区恶性扩展破坏机理、应力调控围岩控制技术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上下煤层叠加采动后,保留巷道处于高应力比值带,主应力比值为1.84~2.22,最大主应力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9.7°~41.9°,导致巷道围岩塑性区恶性扩展,顶板破坏深度7.5 m,底板破坏深度4.5 m,煤柱帮破坏深度3 m,煤壁帮破坏深度2.25 m。基于塑性区破坏机理提出应力调控技术,通过改变煤柱尺寸或上下工作面开采布局等手段调控围岩应力,减小围岩塑性破坏范围,并进行工业性试验,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深井节理化围岩巷道破坏机理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建伟 《煤炭学报》2012,37(9):1559-1563
针对平顶山矿区深井巷道稳定性控制问题,以典型节理化围岩巷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过程,分析了其破坏机理,提出了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表明:巷道首先在拱顶、底板中央区及两侧边墙受张拉破坏,拱肩及两侧底角受剪破坏,破坏区范围逐渐向深部扩展直至失稳。现场实测数据表明:在方案实施2个月后,锚杆、锚索受力在较高值趋于恒定,充分发挥了支护作用;水平收敛、拱顶下沉和底臌趋于稳定,大规模松软巷道围岩稳定性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巷道围岩的稳定性与岩性和埋深有关,一般在同样岩层条件下,随着巷道深度的增加,围岩的稳定性也越来越差,对巷道的支护带来很大困难。目前,我国井工开采的煤炭70%的产量来自深井地层,因此,研究深井巷道围岩控制与加固技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