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种CPU测试程序的开发方法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科学有效地生成CPU测试图形,是困扰测试程序开发人员的一个难题.以N80C196KB为例,系统地介绍了一种基于ATE开发CPU测试图形程序(测试向量)的新方法,即学习法.通过验证,该方法可极大地提高CPU测试图形的生成效率,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CPU及其他复杂数字集成电路的测试图形生成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1.特点超级芯片TMPA8809是日本东芝公司2000年后推出的产品。它由CPU和TV处理器两部分构成,减少了CPU与TV处理器之间的接线,从而大大简化了电路结构。不过,它还增加了许多新的功能,如将CPU部分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南方电网缺乏存储设备质量评测手段的现状,对该类平台评测技术作了深入的研究,介绍了评测指标、评价方法以及测试层面,定义了多个重要的评测项,提出了应建立电网自己的存储设备平台评测体系.最后,通过实际应用案例,阐明了如何进行存储设备的评测工作.相关的评测技术可为指导存储设备选型、性能调优等方面提供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例1:时钟电路不产生时钟信号电脑式洗衣机微处理器有时钟信号接口XTAL1和XTAL2,外接时钟电路(振荡电路)为微处理器CPU提供时钟信号,提供CPU完成各种输出操作的计时基准。当  相似文献   

5.
《电气时代》2007,(4):137-137
1)用于运动控制的T—CPU是一个标准的SIMATIC S7-300CPU。 2)T—CPU是集成了SIMATIC S7—300CPU和SIMOTION运动控制器内核的标准SIMATIC S7—300CPU。S7—300CPU与运动控制器SIMOTION之间的数据交换,由T—CPU硬件完成,无需工程师额外编制PLC程序,节约了用户的开发成本,大大节省了系统的编程、调试和维护时间。  相似文献   

6.
三、PC的系统程序扫描PC的CPU模块中,包括一个系统控制程序,这个系统程序除了支持用户的梯形图程序外,还负责对PC系统的硬件自检测和外围设备沟通等.图4为一种PC的系统程序流程图.  相似文献   

7.
詹文亚 《湖北电力》1997,21(2):38-40
汉川电厂2号炉是由上海锅炉厂生产的亚监界强制循环汽包炉。在1996年大修过程中对原来控制系统采用的SPEC200和SPEC22MICRO进行了改造。采用了电力部电厂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EDPF-2000分散控制系统对主汽压力调节系统,送风调节系统和引风调节系统,以及磨煤机热风门调节和磨煤机再循环调节系统的热控部分进行了改造。经过改造的控制系统已全部投入了自动控制。经过1个多月的实践,该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1EDPF—2000系统配置该控制系统由对被控对象进行数据采集、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和控制的DPU站;完成人机对话。对被控对象进…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Freelance 2000控制系统在焦化厂应用过程中出现的CPU故障现象,以及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9.
Turbo码因具有卓越的纠错能力和接近香农理论极限的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满足译码的实时性需求,利用Intel公司的众核处理器的多核并行处理和迭代运算能力,并结合OpenMP在编译层面可以自动将程序并行化的能力,对Turbo译码的CPU程序进行众核移植和并行化。在保证译码性能的同时,使用折线逼近的Log MAP 算法,并在代码层面进行调整和优化。针对实际卫星信号,采用基于数据的MIC多线程并行处理模式,相比利用CPU进行处理,使用Intel Xeon Phi Coprocessor 7120众核处理器在计算速度上有将近60倍的提升,并且可以实现8路突发信号的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厂用快切装置在稳定性和可靠性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SP+ARM9双CPU结构的新型方案.装置由电源、CPU、开出/开入、通信等板组成.主CPU(DSP)负责数据采集和逻辑判断,从CPU(ARM)负责以太网通信和液晶显示等,主/从CPU间的数据交换由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双口RAM实现.装置主CPU(DSP)基于μc/COS系统,从CPU(ARM)基于Vxworks系统.采用主/从CPU协调工作的软件设计方法.快速切换时,厂用母线电压是快速衰减的,为快速、精确地计算厂用母线电压的频率以及厂用母线电压和主/备电源间的相位差,设计了自适应调整采样周期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进行频率跟踪和相角估计.现场实验表明所设计的装置成功切换,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1.
梁睿  王崇林  刘建华  王智  王林 《电气自动化》2007,29(5):64-65,68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TMS320LF2407的双CPU智能高压综合保护装置,重点分析保护装置的原理,并介绍了硬件结构和软件实现。通过实验证明,该装置运行性能稳定,运行可靠,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智能高压综合保护装置。  相似文献   

12.
在高性能大型锻压设备技术改造中,通过PLC的稳定性组态和仿真设计的应用,在适应设备使用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双CPU软件冗余控制和仿真曲线设计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嵌入式电能质量监测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电能质量监测对于系统实时性和支持复杂算法的特殊要求 ,提出一种基于双CPU的嵌入式实时系统解决方案。主要讨论设备的硬件系统设计和基于双CPU系统的软件设计思想。设计经过实际的调试和运行 ,电路功能正常 ,证明了该设计的合理性和可用性。相对于以往的设计 ,具有实时性好、体积小和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CPU卡式电能表工作原理及其检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PU卡式电能表和CPU卡的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同时在对其功能理解的基础上,对CPU卡式电能表的检定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PLC控制器的双CPU冗余控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慧敏 《湖北电力》2005,29(6):35-36
介绍了在黄龙滩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中采用双CPU的PLC控制器,以硬件方式实现CPU冗余控制,这是一种花钱少、效果好的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四相PWM控制的大功率CPU核心电压供电电路的设计,使用FAN5019作为主控制芯片给出了电路设计、器件选择说明和布局布线的规则。实验证明,该设计在CPU核心电压为1.5V时可以提供170W以上的大功率输出。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断路器的工作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双CPU的智能控制器设计策略,介绍智能控制器系统的组成和CAN现场总线的接口原理,详细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方法,重点给出了智能控制器的通信程序.设计出的智能控制器具有结构灵活、可靠性高、通信能力强、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基于并行技术的电力系统综合补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处理器并行技术将复杂的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处理器,通过时间重叠、资源共享等方法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基于两相系统瞬时实功率和瞬时虚功率的电力系统综合补偿的指令电流。该并行处理系统大大缩短了产生补偿指令的时间,并行系统产生补偿指令的时间仅仅是单处理器系统的1/2,仿真和实验证明此法可以有效地补偿电路运行中谐波,无功、不对称问题,同时,系统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当实际情况或对系统的要求变化时,同样可以满足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的智能电网建设,智能电表是基础,而智能电表设计的关键和难点在于CPU卡预付费技术和ESAM安全模块技术。针对射频卡预付费电表的安全隐患,本文探讨了将ESAM安全模块嵌入到CPU卡预付费电表中以增强系统安全的方案。文章首先介绍ESAM安全模块的特性及其内部结构;接着介绍了MCU的选型,并对ESAM模块以及CPU卡与终端主控MCU的通讯接口进行阐述;随后对ESAM安全模块的内部文件系统以及安全机制进行了描述;最后给出了电能表与电表卡的身份认证,参数设置,充值,扣款以及远程控制功能的软件实现思路,并以增加电费卡为例详细介绍了软件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