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门气田位于大天池构造带中段断下盘,其石炭系气藏探明储量183.99×108m3,气藏生产井6口,日产能151×104m3,年产能5×108m3。《龙门气田石炭系气藏初步开发方案》认为,气藏存在边水,且气水界面海拔-4420m。1997年12月7日气藏投入试采,动态资料表明6口气井彼此相互连通为同一压力系统。以构造鞍部相连的任市高点与龙门高点气区相互连通为同一压力系统。气藏存在两个独立水体,天东9井附近存在一个有限水体和气藏较大范围内的边水。气水同产的天东9井多次加大气量提水的生产管理方式在川东气田开发史上属于首例。位于构造北端的水井动态资料表明与气区可能不连通。生产动态表明气藏的气水界面比原气水界面低50m左右。试采对气藏水体的认识与气藏初步开发方案的结论有较大差异。文章结合气藏大量生产动态资料,对水体进行分析研究,为正在进行的气藏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西河口潜伏构造属川东高陡构造区凉水井构造带东南陡翼断层下盘潜伏构造,先后进行了4轮地震资料重新处理构造解释,并针对石炭系目的层布井9口,但由于构造的复杂性,有4口井失误,有3口井实行动态大井斜变轨,其靶心构造形态的多解性仍同样可能存在。文章从地震资料方面入手,结合川东高陡构造及区内实钻和跟综井的显示情况,对西河口潜伏构造在地震剖面时间域-深度域的构造纵、横变异及地震资料的对比解释要点进行了论述,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地白马庙地区上三叠统以北气藏为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气藏。白马庙潜伏构造属大兴潜伏鼻状隆起上的一次级构造,在上侏罗统地层中,表现为一短轴背斜圈闭构造;在下伏地层中,该地层的闭合高度逐渐降低,至上三叠统地层时该次级背斜构造已不存在。此时,须二段主产层主要受岩性因素控制,并出现南水北气气水倒置的现象,且以须二段为目的层的五口深井中,虽都钻遇了须二段砂岩层,但仅well-1井产出工业气流,其余四口井的须二段海拔虽均高于well-1井,但在须二段砂岩层均未获工业气流。这表明须二段砂岩层并不都是含气储集层,还有非储集砂岩。如何在同一砂岩层中判别含气储集砂岩与非储集砂岩,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呼图壁呼2井区气藏合理开发技术指标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呼图壁呼2井区气藏的凝析气高压PVT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计算,确定了适合描述该气藏流体相态行为的流体组分特征参数;利用地质研究成果所确定的单井各层物性参数,结合构造形态和井位,建立了相应的三维地质模型;在完成了储量拟合以后,针对气藏生产历史数据进行历史拟合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拟合效果;为了论证呼图壁呼2井区气藏合理开发技术指标,从9个方面对该气藏未来的开发指标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主要结论是:该气藏现有7口采气井能满足生产任务要求,气藏按150×104m3/d产能设计是合理的,稳产年限从2003年1月算起为8年,到2020年天然气和凝析油的采出程度分别为70.7558%和44.1564%.  相似文献   

5.
川东北铁山坡构造飞仙关组气藏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饶雷 《天然气工业》2007,27(5):32-35
铁山坡构造位于四川省宣汉县、万源市境内,区域构造位置属四川盆地川东北中隆高陡构造区双石庙构造群的西北部,为黄金口构造带北段的一个主体构造。该构造为南北两个反向逆断层夹持的断隆,存在3个局部高点。综合地震、地质、钻井、测井、岩心、测试及岩屑、气水的物化资料,研究了该构造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气藏的构造、储层、成藏特征。结果认为,该构造飞仙关组储层属台地边缘鲕滩相,经同生白云化、成岩溶蚀作用和造山运动,使得储层内孔、洞、缝比较发育;以粉晶灰岩及亮晶鲕粒云岩、石灰岩为主的储层物性较好,但非均质性也较强;气藏气水界面、含气面积准确,属裂缝-孔隙型储集空间、含气丰度高的大型气藏。越靠近该构造南翼,则储层孔隙越发育、有效储层厚度越大。  相似文献   

6.
气藏分类评价和开发指标预测是开发规划研究的一个主要工作,是开发规划框架方案建立的依据。文章用模式识别法对川东新区石炭系气藏进行了早期评价及开发指标预测;在对该地区石炭系老气藏进行储层、构造、动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地质参数,建立了气藏分类评价的地质模型;在地质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新区气藏类别的数学判别式;对川东新气区石炭系气藏进行分类评价,并根据判别函数与开发指标的相互关系,综合分析气藏的储量、含气面积、出水情况等,对气藏进行开发指标的预测。该研究为开发规划框架方案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池干井气田是川东高陡构造带东部的一个大型整装气田,由多个高点和多个气藏组成,在开发中均产生气藏局部水侵,严重地影响了气田生产规模和高效开发。在对气藏早期水侵机理及地质特征深入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池干井气田石炭系气藏各高点水侵早期整体综合治理最优方案:即龙头-吊钟坝高点是池27井水区机抽排水汇压提高池39井产能、池1井地层水回注及池34井控水采气和地层水处理后就地排放的方案;万顺场高点是池6井带水采气、池24井地层水回注的方案;磨盘场高点是池61井酸化解堵提高产量后气水同产并用同井场池38井回注地层水的方案。通过实施和现场生产试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抑制水侵进一步恶化的目的,使出水气井的产能有较大提高,稳住了气藏开采规模,保护了资源和环境,经济效益显著。通过试验,也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水侵综合治理技术,对其它类似气田的水侵治理具有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台吉乃尔含气构造已有井的生产情况与构造气藏特征不符,结合该区含气地层特点,对本区二维地震资料进行目标处理,突出了精确静校正、精细速度谱分析、初至切除和低频保护四个关键点;从理论上分析了地层含气后的地震响应特点,并分析了台吉乃尔构造地震异常特征,指出地震异常是由地层含气引起,地震异常走向与构造轴向不一致;研究了本区沉积微相,指出本区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物源来自北西方向,可以形成构造背景上的岩性圈闭,台吉乃尔是一个构造岩性气藏,其西北部仍有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9.
龙门气田石炭系气藏是一个储量较大的中型整装气藏,平面展布长24km,宽仅1.0~2.5hm,含气面积45.1km^2,产层埋深4600~4800m,带有边水,气水界面-4420m,含气高度仅460m,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气藏地质和工程条件复杂。为尽快搞清其动态特征,为开发设计提供详实资料,试采中,根据气藏地质和工程特点,采用最先进的精度电子压力计,在开井、关井条件下通过井口、井底单点或连续测试等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通过对青杠坪气田阳新统气藏各井的生产动态、出水时间、出水强弱及气田所处构造位置的综合分析,判明了该气藏地层水的运动规律、性质及水源;提出该气藏属弱水堵气藏,可用排水采气法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在结合经济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该气藏采收率的开发调整方案,经两年多现场实施,取得了明显增产效果,其中青2井已累计多产气1500×104m3,正常生产时间延长1年半,现仍在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1.
金燕 《天然气工业》1997,17(2):24-27
文章介绍了模糊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技术的算法原理,提出了将该技术用于测井分析进行气水界面确定和含气面积圈定的方法。首先从复杂碳酸盐岩气藏的地质特点出发,充分应用测井信息,在建立复杂碳酸盐岩气水模型的基础上,求准对储层流体识别较敏感的孔隙度、含水饱和度、泥质含量、视地层水电阻率及储渗条件综合判别值等五个参数;再运用模糊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技术,对多井气水干层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准确地确定整个构造的气水界面;最后结合地震资料预测与圈定了含气面积,为天然气储量计算提供了有力依据。该方法成果已应用于川东龙门、五百梯和肖家沟等气田,得到了良好的地质印证,在大天池构造带整体综合评价的含气面积圈定上见到了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五宝场构造沙溪庙组气藏是川东北地区第一个投入整体勘探开发的浅层河湖相砂岩气藏,要确保气藏科学、合理、高效地开发,为气藏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可靠的依据,就必须对该气藏动态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和研究。为此,通过初期试采动态特征和动态监测资料分析认为,五宝浅2-1井井区的3口井是连通的,且连通性较好;而其他井区的连通关系则有待继续监测证实;五宝场构造沙溪庙组气藏目前未发现地层水,现有钻井控制范围内无可动水存在;各井H2S含量极微,CO2含量较低,该气藏天然气总体属于优质烃类气。进而提出了下一步气藏开采思路:根据气井实际生产情况,逐步调整气井产能,拟定气井生产方式,摸索科学、合理的生产制度;运用气藏动态监测技术,摸清气藏的动态特征;定期进行生产动态分析,确保气藏正常生产;针对沙溪庙组纵向上分布有多套砂体、多个产气层的特点,进行综合研究,选择新层的有利部位部署井位,从而提高气藏产量。  相似文献   

13.
靖边气田优化布井技术是针对靖边气田下古气藏埋藏深、含气面积大、侵蚀沟谷分布复杂、气层薄、非均质性强、单井产量差距大等地质特点而开展的集地震、地质、测井和气藏工程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布井技术,其核心思想是以多学科分专题研究为基础,以各学科分支点为切入点,最终达到微观和宏观结合、动态和静态结合及多学科综合优化布井的目的。地震研究以识别侵蚀沟谷分布特征和储层厚度为指导思想,为井位优化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地质研究紧紧抓住下古生界气藏岩溶型储层的形成机理,成功地确定出气藏主控因素,筛选出天然气高产富集区,为优化布井区的选择指明了方向;气藏工程以气井生产动态资料为主,紧密结合压力系统等理论知识,准确地分析出储层流体中高渗流连通区块,为各区块井距的设计和井位优化提供了动态技术保障;文章最后以各学科研究成果为基础,综合天然气高产富集区和储层流体连通区,优化布井有利区,部署开发井位。1999—2000年产能建设实施证明,井位优选技术思路和方法正确,经济效益巨大。  相似文献   

14.
孔滩气田茅口组气藏水侵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孔滩气田茅口组气藏的地质特征和生产动态资料,提出了气藏裂缝圈闭系统的划分新观点.同时根据各裂缝圈闭系统的静、动态资料,分析了每个裂缝圈闭系统的地层水存储模式,认为该气藏存在4个裂缝圈闭系统,其中孔6井区裂缝圈闭系统为底部地层水存储模式,孔9井区裂缝圈闭系统为边部地层水存储模式,孔24井区和孔27井区裂缝圈闭系统为物性差异局部封存水存储模式.分析孔滩气田茅口组气藏水侵特征,为气藏的整体治水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青杠坪气田阳新统气藏提高采收率研究及实施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青杠坪气田阳新统气藏各井的生产动态,出水时间,出水强弱及气田所处的构造位置的综合分析,判明了该气藏地层水的运动规律,性质及水源;提出该气藏属弱水堵气藏,可用排水采气法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在结合经济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该气藏采收率的开发调整方案,经两年多现场实施,取得了明显增产效果,其中青2井已累计了产气1500×10^4m^3正常生产时间延长1年半,现仍在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6.
方正断陷方3井区砂砾岩构造气藏描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3井区天然气藏是目前方正断陷第三系地层中发现的唯一气藏,该气藏特征的详细描述对指导方正断陷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利用精细构造解释、波阻抗反演等方法落实了方3井区圈闭形貌,通过储层横向发育规模预测确定了气藏平面分布范围,根据录井、测井、试油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建立了气、水层判别标准,指出了气藏气、水层的分布规律、储集特征及温度与压力变化规律。综合分析表明,方3井区气藏类型为层状构造气藏,储集层以砂砾岩为主,综合评价为中深层、低产、中丰度、小型气藏。  相似文献   

17.
辽河断陷数十个气顶气藏的分布,主要受交叉断层的构造高部位控制呈扇形气顶气藏。即交叉断层与倾斜地层或构造等高线与交叉断层相交,构造圈闭、构造高部位是气,中间半圆形油环,油气组合在平面上呈环状的扇形分布。一般含油体积大于含气体积,但有时可见含气面积大于含油面积。它们都可称为气顶油藏,例图(1、2)。辽河断陷的气顶气藏分布特点主要有三点:  相似文献   

18.
含气面积的精度对天然气储量的可靠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确定含气面积最主要的工作是划分含气边界。Z1井和Z2井的石炭系分别为气层和水层,而压力系统分析表明ZG气田石炭系气藏是同一压力系统的气藏,Z1井、Z2井的石炭系处于同一压力系统内,此类气藏能用气、水井压力交会法准确确定气、水界面。气、水井压力交会法预测气水界面的原理是基于同一压力系统的气层与水层区域内,其压力梯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气水界面处气、水层的压力相等。文章利用Z1井、Z2井测试所得石炭系的地层压力及气、水分析成果,建立了相应的气柱方程和水柱方程,进而联解方程求得ZG气田石炭系气藏的气水界面海拔为-3506.34m。  相似文献   

19.
池27井区排水采气工程技术进展及成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池39井是大池干气田石炭系气藏的高产气井之一,由于受到边水侵入的影响,严重制约气藏的开发,为了改善该井的生产条件,从1998年开始对池27井区实施了排水采气工程。文章对池27井排水采气工艺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排水采气工程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可为其它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持,这对于加快石炭系气藏的合理、高效开发,有着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低缓构造背景下碳酸盐岩气藏气水分布精细描述既是研究的重点也是亟待突破的难点,它直接关系着气田开发井部署的成功率,也是生产优化调整的重要地质依据,但传统的气水描述方法存在一些局限,尚不能完全满足目前精细开发的需求。为此,以四川盆地磨溪龙王庙组气藏为研究对象,综合古今构造特征及成藏演化过程,在充分剖析气水分布控制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低缓构造背景下气水分布模式,揭示气藏气水分布规律,研究取得以下几点认识:①研究区现今构造特征总体表现为地层倾角低、闭合度小、闭合面积大及圈闭内多高点,古地貌格局表现为西高东低、三区分带,为现今气水分布研究奠定基础。②气水分布受控于现今构造、古构造、岩性及不整合面等多重因素,当位于古、今构造高部位和溶蚀孔洞储层发育区,油气富集性最好;位于古今构造低部位的储层发育区,则易形成富水区。③采用建立过渡区气水分布模型研究大型低缓构造气水分布,阐明过渡区与气水过渡带之间的关系,建立不同地层倾角条件下过渡区占比总含气面积的分析模型,当地层倾角小于5°时,过渡区所占含气面积比重较大,最大可超过50%。④按照水体对生产影响程度描述活跃水体和不活跃水体,剖析对生产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需针对性制定对策以预防水体快速侵入气区影响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