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3-羟基丙醛加氢催化剂的失活原因进行了研究,发现催化剂活性的损失主要是由于在加氢时,催化剂颗粒相互磨擦,使活性元素流失,导致催化剂的孔结构破坏。  相似文献   

2.
在顺丁烯二酸酐加氢生成1,4-丁二醇的反应过程中所用的铜基催化剂是用沉淀法制备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对该催化剂进行X射线衍射和比表面积、孔窑、孔分布及透射电镜测定,结果表明该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失活主要是由于Cu烧结而引起的含Cu和含Cr二相分离所致,催化剂表面重质物附着是失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采用氧化-还原法或醇洗法可恢复催化剂活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加氢脱烷基催化剂积炭原因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加氢脱烷基催化剂失活的原因;采用苯精制的催化剂再生原理与方法,对操作过程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4.
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Pd/C催化剂失活原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取自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对苯二甲酸加氢反应器上、中、下部3种不同失活程度的Pd/C催化剂在模拟工业条件下进行了活性评价,采用ICP,XPS,XRD,TEM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与新鲜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失活催化剂的Pd含量比新鲜催化剂有了明显的下降,且上部催化剂下降更突出;失活催化剂的平均晶粒明显长大,分散度降低。说明造成本批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Pd流失及催化剂表面Pd含量的降低、Pd晶粒的长大以及杂质Cr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由山西煤化所研制的抽余油加氢催化剂PA-705失活(寿命降低)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原料中以芳烃为代表的重组分含量的增加是使催化剂迅速失活的主要因素”的结论,同时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对使用该催化剂的抽余油装置,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中分析了重整石脑油后加氢装置中失活CoMo/Al2O3催化剂的碳含量、硫含量,并用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分析了催化剂表面棕色粘稠物。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炭沉积并不严重,催化剂活性相中的硫流失也很少,都不足以引起催化剂的失活;红外和液相色谱的分析结果发现,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是重整石脑油后加氢反应过程中一部分的单环芳烃在催化剂表面缩合,形成的多环稠合物覆盖在催化剂表面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某航煤加氢装置催化剂失活原因,对卸出的催化剂进行BET、XRF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失活不是催化剂结焦、孔结构坍塌导致。而是催化剂上沉积的砷含量的变化所致,与加氢评价结果和工业装置运行的结果吻合,说明催化剂失活是砷中毒所导致。为避免催化剂再次出现砷中毒,文中提出了3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Cu/SiO_2催化剂失活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快速老化实验研究了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Cu/SiO2催化剂的失活。采用XRD、低温N2吸附、TEM及TG对失活前后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发现催化剂失活原因为热烧结、积炭及活性组分铜的价态变化。还研究了各种失活原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失活机理。  相似文献   

9.
对某炼油厂蜡油加氢装置中反应器上床层出现明显失活现象的催化剂进行了失活原因分析和再生性能考察.分别对甲苯抽提后的失活催化剂及再生处理后的催化剂,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N2吸附-脱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失活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明显降低,再生催化剂的孔体积明显恢复,而比表面积未恢复;失活催化剂上积...  相似文献   

10.
以实验室部分失活和工厂永久失活的碳二加氢Pd-Ag催化剂为试样,采用GC-MS、N_2吸附-脱附、TEM、TG、ICP、CO化学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试样失活前后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并利用固定床等温反应器对催化剂催化乙炔选择性加氢的性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在反应中会发生由于绿油生成导致的暂时性失活现象,反应初期失活速率较快,10 h后反应失活速率减慢;快速失活阶段生成的绿油碳链长度短、烯烃含量高,易积累于催化剂的微小孔道中;慢速失活阶段绿油碳链长度和累积量逐渐增加,堵塞催化剂的孔道,并增加扩散阻力,使得催化剂暂时性失活。永久失活催化剂中有明显的Pd颗粒烧结和Ag流失,这可能是催化剂永久性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LY-8602系列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催化剂的评价及表征,对LY-8602系列催化剂在低硫裂解汽油加氢时的失活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活性下降主要是催化剂的活性中心相Co-Mo-s遭到破坏,使催化剂表面的具有加氢活性的Mo^4 峰减小所致。采用新研制的高活性加氢催化剂LY-9702与LY-8602构成复合床催化剂,可以使加氢产品合格。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中型固定床加氢装置考察了含氮化合物对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Ni-Mo-W型催化剂运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元素分析、N2吸附-脱附、热重 质谱(TG-MS)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高分辨透射电镜(T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实验结果表明:原料添加含氮化合物后,主要影响了催化剂的初活性,运转初期反应温度提高了7~10℃,但对催化剂的稳定性影响不大。根据催化剂失活原因的分析发现,原料添加含氮化合物前后,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均与其表面积炭的形成、孔体积的损失和边缘W比例的下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渣油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初期失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孤岛常压渣油和伊朗常压渣油为原料,在固定床试验装置上研究了两种加氢脱金属催化剂的初期失活,测定了不同运转时间催化剂上的积炭量。得到了催化剂加氢脱金属反应活性系数与运转时间的关联式。发现运转过程的前200h为初期失活阶段,此后进入稳定失活阶段。  相似文献   

14.
《精细石油化工》2017,(4):11-1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非负载Ni-M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TG、N2吸附-脱附、XRD、ICP等手段对催化剂的失活原因进行分析。考察了催化剂催化环丁砜加氢脱氧性能的稳定性以及失活催化剂的再生方法。结果表明:催化剂失活的原因归因于催化剂表面积炭包埋了活性组分和堵塞催化剂的孔道以及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形成了活性相对较低的硫化物。器外氧化、器内氧化、器外还原-氧化、器内还原-氧化四种方法均可使失活催化剂的性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2.2 Mt/a蜡油加氢装置反应器第二周期催化剂失活较快的问题,对催化剂物性及装填、原料组成、操作条件、失活催化剂剖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原料劣质化、反应苛刻度较高的条件下,催化剂脱硫率由87%降至70%不是由工况突变引起的,而是由于缓慢失活。结合第一周期催化剂失活原因和分析结果,导致第二周期中一床层(保护剂)压力降上升的原因是FF-18再生剂性能不佳、原料干点过高和保护剂金属沉积;导致第二周期中主催化剂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催化剂积炭和金属沉积。为保证装置第三周期平稳运行,配合分公司生产国Ⅳ油品,在原料控制、保持平稳操作条件和产品监控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模拟常用的工业烧炭和氯化更新条件对铂锡处理整催化剂进行了失活和复活研究,结果表明,在550℃含水的空气或氮气介质中焙烧处理,催化剂氯含量迅速下降,但在空气中处理后的铂分散度保持不变;氯化更新结果表明,正常失活的催化剂可在5-15min氯化和30-60min氧化后复活。  相似文献   

17.
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失活存在初期快速失活阶段和中期缓慢失活阶段,催化剂失活主要是由于积炭覆盖活性中心引起的。针对催化剂中期失活规律,将原料油性质与失活速率常数相关联,建立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失活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失活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催化剂的失活速率,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18.
韩引 《高桥石化》2000,15(5):1-2,31
应用Pd/Al2O3催化剂,在0.2-0.4MPa、80-120℃条件下,于滴流床反应器中研究了α-MS催化加氢反应,讨论了各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失活-再生的机理,从而得出最佳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四种具有不同单峰和双峰孔径分布、有不同中孔和大孔比例的催化剂。用科威特减压渣油作原料,通过选择性加氢反应,按照活性、选择性孔径分布考查了催化剂的性能。对不同的反应,催化剂的孔径所产生的影响显著不同。具有最大孔体积的单峰孔催化剂具有最高的脱硫活性。以直径为100-300nm的孔为主的大孔催化剂,对于加氢脱氮和加氢脱金属有很好的效果。具有大量窄孔的双峰孔催化剂比具有大量中孔的单峰孔催化剂更易失活  相似文献   

20.
钯碳催化剂失活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欣 《金山油化纤》2006,25(3):31-34
分析了钯碳催化剂失活的原因,通过采取优化催化剂的存储、运输、充填条件和加氢反应条件,加强原料和辅料的质量控制和催化剂再生处理等措施,大大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催化剂的处理倍数达到了5.98万倍,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