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减少柴油车尾气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外柴油车排放法规的最新进展,减少尾气污染的新技术及柴油质量标准的新进展,对大城市减少柴油车尾气污染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机动车柴油化的发展,柴油车尾气有效可控排放提上日程。柴油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是柴油车在贫燃烧条件下工作时产生的未完全燃烧的碳氢物质。这些烃类物质对健康和环境有害,导致大气污染、臭氧形成和粉尘生成。本文介绍了通过油质改进、机内装置性能优化技术来减少尾气的排放,但这种技术成本昂贵、改善能力有限,所以必须与机外净化后处理技术相结合。现阶段柴油车尾气主流后处理装置有柴油车颗粒过滤器和氧化性催化转换器,它们虽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尾气的排放,但过滤筒易堵塞,柴油车排气温度更低,催化剂在温度低的环境下能力不足,因此引进了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净化技术来处理柴油车尾气中的HC。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近年来国外柴油车排放法规更严格的趋势、柴油性质对排放物影响的新研究成果、柴油质量标准发展趋势和减少柴油车尾气污染技术的新进展,对北京市改善空气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米惠阳 《山西化工》2024,(3):219-220+225
柴油汽车性能优越,在交通领域应用广泛,但是随之而来的尾气排放问题已经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源头。柴油车尾气中的颗粒物、NOX以及VOCs等成分给周围生态环境治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通过开展污染物特征分析,明确了柴油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成分和含量,并针对性地探讨了尾气处理措施,以期缓解环境污染问题,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柴油车尾气的排放问题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使用高活性的催化剂进行净化处理。本文总结了几种常见的柴油车尾气处理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柴油机以良好的性能而得到普及,其在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及耐久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柴油车尾气中含大量污染物,其中,碳烟颗粒物和以及氮氧化物(NOx)是柴油机尾气排放中两种最主要的污染物。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柴油车尾气处理净化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柴油车排放后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四效催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柴油车尾气排放的特性及主要污染物;从颗粒物的催化再生技术、贫燃条件下NOx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以及氧化催化技术等几个方面对柴油车尾气净化技术;尤其是催化技术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未来柴油车用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杭州化工》2013,(1):46-46
日前,中海油浙江舟山石化有限公司的低硫化柴油通过有关部门的技术鉴定,投入批量生产,这一技术可有效控制柴油车尾气排放污染。该公司在国内率先引进焦化全馏分油加氢改质-加氢精制串联组合工艺,该工艺由中石化抚顺研究院研发,比常规的柴油加氢工艺多了一道精制工艺,即采用精制-改质-再精制工艺流程,实现了柴油的深度脱硫。舟山石化公司通过控制进厂原料中的硫含量  相似文献   

9.
《工业催化》2014,(11):835-835
2014年9月26日,中国石化销售公司与浙江环境监坝0工程有限公司在杭州举行了“海龙”柴油车尾气处理液浙江项目合作签约仪式。本次合作将由天津悦泰石化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浙江石油分公司和浙江环境监测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在浙江嘉兴新建一个储、运、装一条龙,年产量200kt的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生产基地,产品销售辐射长三角地区。柴油车尾气处理液是中国石化积极响应国家环保部、工信部节能减排号召,践行“绿色低碳”社会责任而开发的节能环保产品,主要用于国Ⅳ排放标准的柴油车,对降低污染物排放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聚甲氧基二甲醚,简称PODE,通常将其表示为PODEn(n1)。该产品以甲醇为原料生产,无硫无芳烃,作为环保型燃油添加组分,在不对现有柴油发动机做任何改动情况下,可以改善发动机的燃烧质量,降低柴油车尾气排放中颗粒物PM2.5,明显提高柴油(特别是催化柴油)十六烷值及改善脱硫柴油的  相似文献   

11.
柴油清净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柴油清净剂的研究进展。分类评述了一些清净剂的清净性能,并根据目前该领域的现状对柴油清净剂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在186FA柴油机上,进行了燃用生物柴油和甲醇/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排放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燃用生物柴油相比,BM15在Pe=1.57 kW时CO升高279.1%,HC排放升高96.3%;随着混合燃料中甲醇浓度增加,NOx排放减少,标定转速满负荷BM15的NOx排放降低42.7%;低负荷时排气烟度相差不大,均不超过0.1 BSU,高负荷时BM15排气烟度降低51.2%。  相似文献   

13.
朱希平 《辽宁化工》2012,41(10):1112-1114
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柴油的低硫化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车用柴油中对硫含量进行更为严格的要求,柴油出现了润滑性差的现象.本文针对辽河石化公司车用柴油润滑性改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碳酸二甲酯对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碳酸二甲酯(DMC)和柴油的混合燃料对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在一台TY1100直喷式柴油发动机上进行了不同碳酸二甲酯添加体积比的混合燃料的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柴油中DMC添加比例提高,发动机功率有所下降,热效率有所提高,NOx的排放无明显变化;HC和CO2的排放略有增加;CO的排放略有降低;碳烟的排放大幅降低,当添加体积比为15%时,碳烟排放的降幅约为50%,此后随着DMC添加体积比的提高,碳烟减排效果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5.
Increasing shortage on energy resources as well as future emission legislation development increase the pressure to develop more efficient,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ropulsion systems for vehicles. This requires a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urrent diesel and gasoline engines as well as a careful look to alternatives like fuel cell systems or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This paper gives a survey about the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ICE), as well as some alternatives. A special focus will be on the impact on catalyst development which is in the topic of this conference. The ICE will dominate for vehicle propulsion in the next decades, but will undergo further development. In particular the shift to diesel engines and lean, turbocharged SI-engines will require a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aftertreatment systems, primarily for Particulates and NO x . From the alternative fuels natural gas will be the first t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The fuel cell will probably have the chance to enter the market only as an auxiliary power unit.  相似文献   

16.
生物柴油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介绍生物柴油的主要特性,评述其生产方法,重点介绍了国内外生物柴油研究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并指出低成本制备技术的开发是生物柴油领域研究的热点,最后对我国生物柴油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以二苯并噻吩(DBT)为例介绍了其加氢脱硫(HDS)的反应网络,并对近年来国内外柴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认为加氢脱硫技术仍是目前国内生产清洁柴油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