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积极应对近期国务院下发的一系列针对土地严控、尤其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条文,结合对苏南、浙西两地典型开发区的实际案例分析,深入研究我国开发区当前土地利用的现状特征及不集约利用的深层原因.继而从地方政府、国家政策、规划设计、技术指标以及征地制度等角度,对开发区土地不集约利用的成因进行了剖析与总结.提出需要从改变地方领导层的价值观、进一步深化新政策法规、重点开展存量土地的集约利用、建立合理的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重视规划的指导作用等方面综合考虑,解决当前开发区土地不集约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与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我国绝大多数城市来讲,均面临经济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与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现实矛盾。其原因在于: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我国国情所决定;土地资源的粗放式利用,加剧了城市发展用地矛盾; 中央出台的土地严管政策将使城市发展长期面临土地要素资源的约束。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正确处理建设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走好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之路,才能保证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此,一方面,要注意借鉴上海、浙江诸暨、青岛开发区利用旧厂房发展“创意产业”、推行“零土地技改”,实行“零土地招商”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可采取以下对策推进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示范区;建立完善建设用地定额标准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土地规划和供应管理,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科学合理地利用好城市空间;积极建立土地政策与其他调控政策相互配合和制约的宏观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3.
土地集约利用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展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评价,有助于为促进开发区土地利用挖潜、建立集约利用长效机制,本文通过构建了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因素层,8个因子层和24个具体评价指标,以南昌经开区为例进行了评价实证研究,并提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土地经济效益、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可持续利用效益三大方面出发构建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各区县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北京市各区县间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差异度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高度正相关;土地集约利用基本呈现“中心高外围低”趋势。  相似文献   

5.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土地能否集约利用影响着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发展水平。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被确定为“金三角”(奎屯、乌苏、独山子)地区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区域。对开发区土地开展集约利用评价能够促进开发区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为开发区用地审批及纵深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开发区的空间规模与效益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通过比较分析 ,认为我国城市开发区的规模与国际比较偏大 ,而开发区的地均效益远远低于国际标准 ,规模偏大、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开发区空间扩张中存在的非产业因素的促动 ,形成了其土地利用中独特的以土地闲置为特征的“光圈”效应和“蜂窝”效应。从城市开发区规模与效益的不同特点出发 ,立足于我国国家高新区的经验数据 ,提出了一个开发区规模的建议性标准 ,从我国城市设立开发区的目的出发 ,提出了一个评价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益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上海开发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上海开发区土地消耗的现状特点,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其集约利用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 开发区的耗地量与其行政等级、区位、行业类别密切相关;(2) 各开发区之间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较大,在所选取的 30 个市级以上开发区中,仅 1/3 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超过平均水平,尤其是国家级开发区和部分市级开发区之间的差距明显;(3) 多数开发区的单位产出耗地量和人均耗地量处于下降态势,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趋于上升.  相似文献   

8.
土地集约利用是指通过更多的资源投入并结合科学管理方式,实现单位面积内土地产出的增长。为评估土地集约利用成效,需要坚持合理性、区域性、持续性等评价原则,逐步建立完善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角度包括利用度与利用结构、土地的投入与产出和利用效果的可持续三个方面。评价的实施需要首先选取评价指标,再利用特尔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选取合适方法确定理想值并将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内涵和意义基础上,从评价指标选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4)
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2—2016年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定量测度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呈递增趋势,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要低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度在0.4—0.5之间,大多位于拮抗水平耦合阶段,呈现向逐步磨合方向发展的态势;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度整体趋于上升态势,并呈现稳步向好趋势,但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优质协调的任务还很艰巨。提出全面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坚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深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创新规划编制和管理机制,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均衡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为基础,通过土地利用投入、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和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对甘肃省的12个地级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差异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8年,甘肃省城市土地集约度水平明显提高,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影响集约度水平的四个因素变化趋势差异显著,其中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度的主导因素由土地利用程度逐渐转变为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益;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差异显著,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度的各因素的空间差异也十分明显,城市土地集约度的空间形态呈以嘉峪关市和金昌市-武威市和兰州市-庆阳市为中轴线的"三轴点"式格局分布.  相似文献   

12.
在建立了以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的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作为主体的评价方法,构建了一个定量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模型,并应用其对石家庄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石家庄市桥东区居住用地、商业用地中粗放利用类型占主体,分别达到41.25%和43.09%,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而在工业用地中适度利用类型达到61.7%,因此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3.
若想推动城市持续发展,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水平,增加建设效益,必须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坚持节约和集约的利用原则,合理规划建设。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相关内容进行论述,提出了轨道交通建设以及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建立科学的节约集约用地考核体系是促进各地经济发展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土地效益和利用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市辖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评价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福建省各市辖区2001年和2006年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差异进行时空对比,结果表明:福建省市辖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闽东南中心城市福州和厦门土地的集约化水平最高,闽西北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化水平较低。近五年来,福建省各市辖区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利用差距在缩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以长三角地区国家级开发区为例,构建了开发区与城市空间效益比较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效益系数"的概念,并建立一种动态的检测体系,作为评判开发区相对于城市发展水平的标杆.通过对开发区与城市的空间效益比较分析,发现长三角地区还有近半数的国家级开发区空间效益水平低于城市,违背其设立的初衷,最后从城市和开发区两个层面探讨了影响开发区相对于城市效益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武汉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武汉市目前建设用地利用强度,并为武汉市各级政府下一步制定土地管理和调控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我们开展了武汉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评价研究工作。介绍了武汉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思路,并重点阐述了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以及评价指标标准化方法等,最后给出了武汉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结果,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伴随城市化进程,工业用地快速扩张和粗放经营造成的低效利用已经阻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查处企业低效用地的行为,需要客观科学地评价工业用地效能状况。在借鉴《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的基础上,构建了二维工业用地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从点到面分析低效工业用地的状况,理清低效用地的责任主体,监管和查处低效用地。这对提高工业用地的效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物流园区增长迅速,但土地集约利用效率较低。从土地利用强度、土地投入产出、土地社会效益、土地生态效益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客观赋权法、改进的TOPSIS(逼近理想点法)构建评价模型,并通过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物流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土地资源的日趋短缺,城市空间发展正从"增量扩张"向加强"存量挖潜"转型,存量优化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文从存量土地集约利用模式与评价模型探索、促进土地优化利用的政策引导以及城市空间功能的更新转型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梳理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