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立式常压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加强圈角焊缝处发生腐蚀穿孔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制定了具体修复措施,并对如何避免发生此类现象提出了若干建议。对常压储油罐的设计、制造、使用管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以消除可能出现的漏油现象,避免事故发生,提高油库区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川南页岩气自营区块地面流程测试管线近3年发生22起刺漏事件。刺漏主要发生在分离器配管,刺漏部位集中在弯头和焊缝处。频繁的刺漏事故,严重影响了页岩气的正常生产。文章通过室内失效分析,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设备,从宏观形貌、微观形貌、化学成分、显微组织、腐蚀产物以及流体流态等方面对不同部位刺漏原因及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器配管弯头发生流体冲刷腐蚀失效是由于弯头处结构的特殊性,多相流介质经过后流速、液相分布、压力都发生改变,腐蚀程度加剧;而焊缝发生沟槽腐蚀失效,是由于焊缝化学成分与母材差异大,组织不均匀,导致其具有较低的腐蚀电位,耐蚀性降低,优先发生腐蚀。同时管内输送介质中含有硫酸盐还原菌和二氧化碳,则加速了弯头和焊缝的失效。  相似文献   

3.
试油套卡处理方案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万永  顾凤睿  张祖松 《钻采工艺》2006,29(5):121-123
在试油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同的井下复杂情况,套管内卡钻现象就是其中之一。DST作业时油套环空有沉砂或落物、地层出砂等易发生卡钻现象,其危险性远大于钻井过程中发生的卡钻事故。出现这种套卡后,首先要分析清楚井下具体情况,查找出卡钻的真正原因所在,计算各种处理方案的所用时间、费用和风险成功率。然后采用最佳的方法进行处理。青海油田柴达木盆地西部沟6井就在试油过程中发生了类似事故,事故发生后对该井进行了打捞倒扣作业,对事故发生原因、处理方案进行了探讨,终因在修井作业中发现套管破裂,被迫放弃。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宏观与微观断口分析以及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某石化厂重整车间加氢换热器热电偶套管接管处的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接管材料的含碳量过高,在进行焊接加工时,焊接热影响区过饱和的碳从奥氏体中析出而形成碳化铬,碳化铬的形成使得很多晶界处成了极端贫铬区,这些区域在一定的介质条件下发生了晶间腐蚀,产生了微观孔洞。在工作压力的作用下,这些孔洞发生沿晶扩展,当这些孔洞相互连接、内外贯通后,就发生了泄漏。针对泄漏发生的原因,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抑制了换热器的腐蚀。  相似文献   

5.
原油储罐长时间储存发生储罐泄漏、火灾爆炸事故的风险不断增加,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财产损失等严重事故。本文收集了国内外77起储罐事故案例,从储罐类型,事故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分类,总结出导致储罐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有雷击、违章操作、静电火花、过量充装等。为了有效降低发生事故后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对事故案例中的应急处置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将储罐事故分为泄漏事故和火灾爆炸事故两大类,针对不同类型事故对其应急处置措施进行了概述并总结出一般情况下储罐发生泄漏事故后的应急处置流程。  相似文献   

6.
汽油机低速早燃的发生严重制约汽油机燃烧效率,在影响低速早燃的诸多因素中,润滑油添加剂对低速早燃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详细分析了含钙、锌、钼、镁、钠等润滑油添加剂对汽油机低速早燃的影响,并介绍汽油机低速早燃的发生机理。针对减少汽油机低速早燃发生频次提出了改进润滑油添加剂组分及配方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总结四川气田地面建设工程已发生的滑坡危害的原因、性质、规模和治理措施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工程安全的滑坡发生发展的规律,对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以达降低滑坡危害程度,保证地面建设工程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有些企业、企业的有些时期没有事故发生,说明事故是可控的,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有些企业、企业的某个时期发生了事故,说明有效的措施没有坚持,或者措施已经失效,或部分失效。因此要想不发生或者减少事故,最根本的是企业如何持续有效地执行安全规章制度,HSE没有持续有效的政策支撑,是不可能做好的。  相似文献   

9.
对某公司加油站发生的21起逃单事件,从逃单时间、选单车辆及逃单当事人的一些特征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一些预防加油站逃单事件发生的对策,以及出现逃单事件后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应用事故树法对深水井控进行风险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深水井喷事故危害极大,严重时可导致井眼报废、船毁人亡等恶性后果,预防和控制深水井喷是国内外石油界的一个技术难题。文中利用风险树分析引发深水钻井工程事故的顶事件,重点讨论各底事件的相互联系及对系统的影响程度,分析顶事件的发生概率,为最大程度地减少深水井控事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深水钻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构建了深水井控风险分析事故树,并对其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通过风险分析,认为深水井控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关井及压井时设备故障、设计方法及操作失误的影响超过安全极限。分析表明,降低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对预防井喷作用明显,基本事件发生概率提高1倍,井喷发生概率提高近10倍。针对深水井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从工艺、装备及人员要求方面提出了预防深水井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收集的加油站近年来发生的43例火灾爆炸事故,就发生的季节性、严重的破坏性、点火源的多样性、发生时机的相对集中性、油气来源的复杂性在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规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液体静压轴承的工作原理,发生抱轴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特别对轴承油腔、油孔和轴承座体油孔发生错伞时导致抱轴进行了较详尽的探讨,为彻底杜绝抱轴事故的发生而对静压轴承在结构上、技术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辽阳石油化纤公司DMT生产装置蒸汽冷凝水系统的E311冷凝器,曾多次发生应力腐蚀开裂。文中从设备的材质、工艺参数和运行工况的角度,分析了E311冷凝器发生应力腐蚀开裂的原因,并介绍了为防止其发生应力腐蚀开裂所采取的防护措施与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延 《特种油气藏》2007,14(6):83-86
针对蒸汽吞吐时发生汽窜、地层出砂及水泥环破裂掏空的情况,利用ANYSIS有限元分析的数值模拟,对井筒热应力和热膨胀进行了分析。注蒸汽井间发生汽窜时,易诱发地层出砂,最大热应力都发生在套管内壁,且超过了N80套管的热弹性屈服极限,最大热膨胀都发生在温度变化过渡区,是诱发热采井套管变形损坏的主要原因。套管周围地层掏空时,其热应变达到了2%,远超过材料弹性极限应变的0.3%,是热采井套管变形损坏的主要原因。提出套管保护对策,并开展了4项相应防治技术先导试验,取得了较好的保护套管效果,形成了稠油热采井套管保护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5.
探析苯酐气体冷却器事故原因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苯酐气体冷却器W104近几年技术攻关的成果。着重从生产反应及设备制造两方面,剖析了事故发生过程,阐述了W104冷却器发生闪爆、着火、爆管的内在机理。通过实验分析,找到了W104冷却器内部自燃、着火的根源,对W104国产化过程中翅片管制作上的问题提出了处理方法及改进措施,使W104冷却器国产化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6.
焊接结构的塑性断裂失效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塑性断裂的发生过程和特征,分析了压力容器材料、使用载荷、充装情况、截面变化等因素对焊接结构塑性断裂的影响,并从设计、加工、使用、检验等环节提出了增加结构安全度、防止发生塑性断裂失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值得注意的地下井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石油勘探开发的各类事故中,井喷所造成的损失是最大的,不但危及到财产、环境的安全,还时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据不完全统计,地下井喷又占到所有井喷事故的65%,其发生概率是地面井喷的1.5~2.0倍,危害远远超过地面井喷。从地下井喷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因地层破裂、开窗侧钻、管柱断裂以及井眼相碰等原因造成的地下井喷,简要说明了如何识别地下井喷及地下井喷发生后的控制措施。强调在关注常见井喷事故的同时必须高度注意地下井喷的发生,以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的生产作业目的。  相似文献   

18.
螺纹连接处发生断裂是石油钻具连接失效中最严重、最具破坏性的事故。为避免和减少螺纹断裂事故,通常采用超声波、磁粉等方法对钻具螺纹进行无损检测,但只能发现已存在的螺纹缺陷。螺纹发生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螺纹连接处存在应力疲劳区,使用中当应力疲劳达到一定的极限时,螺纹就会发生突然的断裂。为此,大庆油田科研人员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践,总结制订出了专用的石油钻具螺纹应力疲劳检测方法及检测工艺,并开发了应力评估软件。应用该软件对石油钻具螺纹进行应力疲劳检测评估,准确率达96%以上,预防钻具疲劳断裂成功率也达到96%以上。该技术在石油钻具螺纹产生缺陷前进行评估,可以发现存在的隐患,从而避免、减少石油钻具因应力疲劳而发生的断裂事故,同时,增加了我国石油行业的无损检测手段,提高了检测水平,也提高了钻井生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吐哈油田调整井各区块目的层原始地层压力、储层物性及地层温度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导致在钻井过程中井涌、井漏、划眼等复杂事故发生频繁。为此,在原有聚磺钻井液体系的基础上,开发出新型聚合物钻井液技术。该技术成功的解决了调整井侏罗系以上泥岩段的吸水膨胀、水化分散和井壁不稳定等难题,减少了井下复杂,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建井周期,获得了巨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在注蒸汽采油的过程中,油管接箍腐蚀是各油田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对接箍腐蚀的特点、原因和规律等问题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应力突变是发生腐蚀最关键的原因,特别是轴向应力占主导作用。发生腐蚀后,接箍形状不规则更容易发生应力突变,其使用寿命大大减小。分析结果可为今后油田防腐蚀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