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鼓楼地区是北京城市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是最敏感的地区之一。新中国建立50年来,中央和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与发展,成功地扩建了天安门广场,兴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因此,钟鼓楼这一段中轴线能否保护、建设好,是关系到整个中轴线能否进一步完善的问题。1.钟鼓楼地区的历史与现状钟楼和鼓楼均始建于元朝(公元1264~1278年)。重修于明永乐年间。解放后,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对钟鼓楼地区进行了清理,改善了当地的环境卫生状况。但是由于人力、财力等多方面的原因,钟鼓楼周围的破旧…  相似文献   

2.
北京城市独有的壮美秩序正是由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的,并以此形成了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城市空间形态。可以预见,未来一个时期,北京的城市面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为了迎接这一巨变,必须解决好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宏观层面:立足长远,探讨整体和具有理想色彩的战略设想,确定中轴线的职能定位;中观层面:与时俱进,调整原有规划,规划好中轴线及其附近地区的土地利用和空间形态;微观层面:依据现实,在保护城市公共利益和应对市场压力之间,寻求新的利益平衡点及理论依据,注意中轴线重要节点和其两侧具体项目的规划与控制。中轴线的…  相似文献   

3.
邓东  范嗣斌 《城市规划》2003,27(B06):82-84
北京市中轴线核心区南起规划南五环路,北至北五环路,长度约25km,核心区宽度约1000m(图1)。中轴线的中段是北京旧城传统城市中轴线,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建筑艺术线,以此轴线为脊梁的北京旧城的总体布局和城市艺术赢得了各种赞誉。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城市建设高速发展以及面临2008年奥运机遇,城市面貌处于快速变化中,如何进一步明确中轴线在北京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北京旧城传统中轴线是世界上最长、最成功的建筑艺术线,以此为“脊梁”形成的北京旧城的总体布局和城市建筑艺术也赢得了各种赞誉。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北京城市市总体规划都将城市中轴线的保护与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给予高度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同时迎接2008年奥运会,城市面貌处于快速变化之中。如何进一步明确中轴线在北京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确定空间形态等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主题构思目前,25公里的北京城市中轴线,记录了近千年来的建设成就,也暴露了不少当前城市建设中的…  相似文献   

5.
《建筑创作》2005,(6):137-137
《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 进入21世纪以来,高速发展的北京城市建设改变了城市面貌,进一步明确中轴线在北京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妥善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确定空间形态等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了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研究及方案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6.
2011年,北京市政府决定把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列入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市政府委托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承担北京中轴线申报文本的编写,北京市城市规划研究院承担北京中轴线的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工作。北京是中国古代都城中保存最为完整的都市,在世界城市规划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在城市史研究领域是研究者们的共识。北京中轴线对北京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申报世界遗产的角度如  相似文献   

7.
《建筑》2023,(8):74-79
一线中轴,承古通今。长达7.8km的北京中轴线,不仅串联着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四重城,也承载着生活在这条中轴线上普通老百姓的独家记忆,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寒来暑往,秋去冬来,一代代人在这里安居乐业,一群群人在这里匆匆路过。时间记录着他们的青春,定格了他们的记忆。他们是北京中轴线保护与传承的见证者,也是经历者,更是参与者。  相似文献   

8.
陈晶 《建筑创作》2014,(5):470-474
城市中轴线是北京城市建设成就的杰出代表,除拥有杰出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外,还体现了中国人代代相传的权力意识形态.本文从权力与空间的关系角度,阐述了贯穿于元、明、清和新中国长达700多年历史长河中,北京城市中轴线在不同政治制度下如何受多种权力形态相互影响而实现嬗变.从权力与空间视角重新审视北京中轴线的城市设计,不仅有助于了解城市空间演变的深层机制,同时也为保护和传承城市历史中轴线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视角.  相似文献   

9.
纵观中国的传统城市,对轴线的刻意追求和创造与整个城市的布局密切相关。即按照一个理想范本,不断探索表现集权统治和宗族礼法的城市中轴线系统,最终达到美学上的高度一致与和谐。北京传统中轴线是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建设的集大成者,初步形成于元大都时期,经明清两代的发展建设并保留至今。其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约7.8公里,以紫禁城为中心,以景山为制高点,两侧文物建筑众多,空间收放自如,景观变化万千。“这是一份伟大的遗产”。统领整个城市的中轴线,正是北京城市规划的精华所在。城市已迈入21世纪,我们必须认知这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轴线在未来发展中的问题,立足于长远的、整体的和具某种理想色彩的战略设想,广泛借鉴国际经验,解决北京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现实和长远的矛盾。这正是此次进行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之目的所在,同时也表达了我们对理想的北京城市中轴线的期待。世界上距离最长、最伟大的贯穿全城的7.8公里南北中轴线,曾给古老的北京带来无尚荣光;而今,纵横25公里的恢宏的北京城市中轴线,必将给我们的城市带来更多的梦想。 ——编者北京城市中轴线既是传统的轴线,更是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都,是一个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这座伟大的城市中,中轴线作为统领城市规划建设的骨干,无疑是城市空间之魂。中轴线不仅串联了丰富的文保资源和历史街区,也体现了北京作为现代都市的发展成就,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中轴线的保护、整治和开发、利  相似文献   

11.
北京传统中轴线遗产区园林绿地是中轴线的重要组 成,与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共同构成中轴线的遗产本体。中轴线 园林绿地是北京老城历史累积叠加形成的具有生命的历史文化遗 产,对北京传统中轴线申遗具有重要价值。通过研究传统中轴线 遗产区园林绿地的发展历程,厘清了不同时期园林绿地在有形要 素“位置与格局”“建筑与景观”和无形要素“功能与传统”三 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而分析得出中轴线园林绿地的五大历史遗产 价值。结合中轴园林绿地的历史遗产价值和保护现状,提出传统 中轴线遗产区园林绿地保护和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北京中轴线世界遗产的申报筹备工作始于2011年,并于2012年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近期也成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重点工作。本文旨在通过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和北京中轴线自身发展历程的回顾,简要分析北京中轴线遗产构成的界定,从世界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保护要求出发,浅析作为文化遗产的北京中轴线当前在保护管理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第61条"旧城整体保护"第1项规定:"保护从永定门至钟鼓楼7.8公里长的明清北京中轴线的传统风貌特色".应当说,这是抓到了保护北京旧城的重中之重.但中轴线上的"传统风貌特色"几经变化,应当具体分析.为此,笔者仅就有关内容试为述略.  相似文献   

14.
宋晓龙  吕海虹  张铁军 《规划师》2003,19(6):7-9,14
拥有700多年古老历史的北京中轴线作为城市空、司的基本骨架,已成为城市精神的一种象征.但以往的规划大都缺乏对中轴线内涵的深刻发掘。此次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城市设计以“欢乐颂”作为其精神内涵,并赋予轴线上各城市功能区以形象化的主题,在保护传统中轴线的基础上发展南、北延长线,以北端体育文化城、中部历史文化城及南端的科学文化城为基础,形成一条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融合艺术和纪念意义的轴线。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文化名城是北京四大功能定位之一,保护北京的历史文化已成为全北京乃至全国人民的一个重大任务.任何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都是"生长"出来的,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毁坏,悔之莫及.传统中轴线是古都北京的文脉,集中体现了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质,是世界上现存最伟大、最长的城市中轴线,堪称"世界奇葩".它始于金代,元明清正式形成,全长7.8公里,南起永定门,北至钟楼,穿过紫禁城、皇城,连接内城、外城.13世纪意大利著名旅行家和商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描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万贾云集,人文荟萃",并惊叹其为"举世莫能与比".如此奇观,有着重要的保护价值,进行有效保护已成为公众共识.北京的"中轴线申遗"工作正顺应了历史潮流,旨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北京这条不可或缺的文化之脉.  相似文献   

16.
我们眼中的北京城市中轴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0月,AS&P建筑事务所接受了一份非同寻常的委托。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请我们提交一份有关北京城市中轴线城市设计的报告。一方面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另一方面也意识到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毕竟规划区域相当庞大,总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且该项目提出的要求远远超过一般的标准。该项任务的重要性还不止于此。北京城市中轴线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最重要象征之一,聚集了诸多著名的重要建筑和场所,如紫禁城、毛主席纪念堂和天安门广场等。位于旧城内的中轴线长7.8公里,可作为历史的延伸。经过近几十年的建设,中轴线向南、北…  相似文献   

17.
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廓与传统中轴线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两个重点,通过调研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廓的保存现状,发现皇城、内城、外城三重城廓局部空间的标识性需要增强。更重要的是,城廓的整体保护应与中轴线相结合。城廓与中轴线具有共通的突出普遍价值,共建了北京老城的核心空间框架,能够共同体现中国古代营城建都时的“宅中”思想。因此,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廓的整体保护要与传统中轴线相结合,更完整的城廓空间能有助于北京城“中”字形空间框架的展示,有助于城廓与中轴线价值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8.
传统中轴线是北京旧城规划设计的精髓。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中轴线上具有文化内涵的场所有些已不能满足现代需求,且历史感日渐退化。以传统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广场为例,从遵循北京旧城整体布局的中轴空间营造、中轴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展示、历史场所氛围的塑造、多种功能需求的满足4个方面进行解读,探讨了城市中轴线场所有机更新在历史文化价值颇高的地块的具体应用,指出渐进式"微更新"是旧城环境改造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漫漫历史长河中,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发展谱写出一曲曲欢乐的颂歌。21世纪的光辉赋予了古老的北京以勃勃生机,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北京传统中轴线也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她向北延伸至奥运公园,向南延伸至南苑,全长25公里,成为独一无二的城市轴线。欢乐颂——主导概念的引入回顾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我们在奋斗中走过专制,留下秩序;走过民主,留下自由;抛弃失败和悲伤,走向胜利和欢乐。北京城市中轴线作为我们不断探索前行的空间载体,深刻地展示了中华民族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已然步入了21世纪殿堂的今天,在中轴线的空间大舞…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旧城中轴线北段东侧有一片北京传统四合院保护区——南锣鼓巷平房保护区。这片保护区可以说是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研究工作最早的试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了调查研究和规划原则的思考工作。并在80年代初提出了有关保护规划的原则设想。这个由国家建设部门领导和北京市规划部门参加的工作成果。在1982年《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已有文字记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