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自动化博览》2014,(5):26-29
欧阳劲松,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教授级高工,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简称仪综所)所长,全国工业过程(过程指生产过程,包括连续控制、批控制、数控、机器人控制、工厂自动化控制五个方面。)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对口IEC/TC65和ISO/TC30)副主任委员,现任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智能制造)专家组成员、国家能源局智能电网设备标准化总体工作组副组长、国家发改委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成立的国家物联网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从1987年开始从事仪器仪表、测控及自动化等领域技术研究及标准化工作,从1992年开始从事对口的国际标准化工作,1994年至今一直是IEC/TC65中国代表团主要负责人,具有丰富的标准化工作经验。2009年由于其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突出贡献被IEC授予IEC专家最高荣誉“IEC1906奖”(IEC于1906年成立。)。 数字化工厂和工业4.0是近年来工业界的热门话题。为了更好地了解数字化工厂和工业4.0的相关情况,编者采访了欧阳劲松教授,就如何建设数字化工厂、在工业4.0背景下如何提升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有关技术背景和标准化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2009年5月21日,国家电网(以下简称国网)总经理刘振亚在一次会议上提出:建立以超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国家智能电网战略由此发轫,一场建设智能电网的大幕开始徐徐拉开,相关建设遍及发电、调度、输变电、配电和用电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宋慧欣 《自动化博览》2010,27(10):I0001-I0001
8月12日国家电网披露,“十二五”期间将逐步建成“三华”特高压骨干电网,这也将成为我国建设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之前,由国家电网编制的《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研制规划》和《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在京发布。作为《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的子规划.这两个规划的发布被业界看作是推动中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4.
《工业控制计算机》2005,18(9):84-84
为更好地应对欧盟《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种危险物的指令》(ROHS指令)和《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指令)两指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建的全国电工电子产品与系统的环境标准化工作组正式成立。8月20日,全国电工电子产品与系统的环境标准化工作组(以下简称”环境标准化工作组”)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5.
在南方电网公司向智能电网运营商、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商、能源生态系统服务商转型的背景下,贵阳智能电网示范区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以南方电网公司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发展总体要求为指引,结合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研究贵阳智能电网示范区规划方案。提出了更加安全可靠、更加智能高效、更加规范统一、更加减量增益的贵阳智能电网示范区总体目标,明确了近期(2019-2020年)和远期(2021-2025年)两步走的智能电网示范区发展路线,提出了提高城市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升农网供电能力、加强智能技术应用、推动大数据应用、提升智能用电水平、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等6项重点任务、19项重点工作,以期全面建成贵阳智能电网示范区,进一步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煤矿通信监控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介煤炭工业部煤矿通信监控设备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煤矿信控分标委会)于1991年5月成立,是煤炭工业部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科教司)领导和管理的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煤矿设备标委会)下属的技术工作...  相似文献   

7.
北京2009年6月4日电/美通社亚洲/一全球领先的高性能信号处理解决方案供应商Analog Devices,Inc.(以下简称“ADI公司”或“ADI”)宣布,ADI最新推出两款新型RF收发器,为智能电网以及家庭和楼宇自动化应用带来最佳性能、低功耗和高集成度。智能电网技术通过计量用户的用电时间、用电量和用电费用,以实现节能并降低电力公司向用户配送电力的成本和提高可靠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自动化博览》2017,(2):5-5
2017年1月17日,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发起的“智能制造推进合作创新联盟”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召开了第一次秘书长工作会议。“智能制造推进合作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于2016年9月27日成立。  相似文献   

9.
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研制及技术标准体系规划发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月29日,由国家电网公司编制的《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研制规划》和《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在京发布。作为《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的子规划,这两个规划的发布,是公司贯彻国家关于发展智能电网工作部署、推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0.
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建设的覆盖城乡的智能、高效、可靠的绿色电网(简称cccGP)即为3C绿色电网。3C绿色电网的应用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新动力,也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据悉,国家电网关于智能电网建设的“十二五”规划已于日前上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同时关于智能电网的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制定完毕,最快可能于7月份对外发布。未来智能电网的建设将全面融合物联网技术。  相似文献   

12.
国家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网络与信息安全组(以下简称国务院信息办安全组)为落实中办发2003[27]号文件的要求,于2003年7月23日决定委托国家信息中心组建成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课题组”,对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现状进行全面深入了解,提出我国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对策和办法,为下一步信息安全的建设和管理做准备。  相似文献   

13.
顺风耳     
《多媒体世界》2011,(24):18-18
EMC联合银泉网络分析智能电网数据 12月21日,为智能电网提供网络平台和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商美国银泉智能电网公司(SiiverSpringNetworks)和EMC公司宣布,将扩大双方的合作关系,向公用事业行业提供智能电网数据分析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作为21世纪电力系统的重大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智能电网(Smart Grid)已然发展成为全世界电力系统革新的前进方向。在我国,该技术在电网调度系统的应用中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通过结合智能电网技术的理论概念及其在电网调度系统中的具体运用,深层分析了智能电网技术在电网调度系统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积极应对全球能源危机、气候变化和电网面临的一系列挑战,美国积极建设智能电网,以期望其经济振兴计划可以得到满足;与此同时,欧洲也将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作为其新能源用于发电的重要计划;此外,澳洲以及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也均纷纷提出了其对应的智能电网发展模式。依照我国“十二五”规划要求,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发展智能电网建设的目标为,即至2015年时,应建立坚强智能电网运行控制以及双向互动服务体系,诸如太阳能、风电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要确保良好接入并实现协调控制,电网用户多样化服务能力、安全运行水平及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资产利用率及供电可靠性得到显著提高,智能电网技术的标准体系应完成基本建设,关键设备及技术应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及推广应用。目前,智能电网的效益已经初步显现出来,国家电网智能化程度要想尽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积极构建电网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高效集中的智能电网系统。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智能电网的内涵和特点,并列举了国外智能电网的发展,阐述了在当前我国构建智能电网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随着5G商用的大规模部署,全球业界已开启对下一代移动通信(6G)的探索研究. 2021年6月6日,IMT-2030(6G)推进组(以下简称"推进组")正式发布《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白皮书,本白皮书作为推进组的阶段性成果,内容涵盖总体愿景、八大业务应用场景、十大潜在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智能电网是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文章简述和分析了智能电网的概念、特性和发展智能电网的驱动力,总结智能电网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智能电网对中国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推进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8月6日,全国智能电网用户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9)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副主任刘永东,标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电科院副院长王力科及标委会委员、代表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标委会章程、秘书处工作细则、智能电网用户接口标准框架体系及本届标委会标准制修订计划、工作计划。主任  相似文献   

20.
近日,“2010年信息技术与智能电网建设峰会”在京举行;以“变革与发展,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全方位解读了电力信息化和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热点、焦点。旨在启发电力企业及相关行业以创新性思维投入我国电力信息化和智能电网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姜绍俊表示,为保障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和电力供应,积极发展智能电网已成为世界电力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