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新工科更加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学科交叉融合,对精细化工类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为了将精细化工专业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进一步落实“双创”的指导方针,针对本校精细化工专业学生在创新创业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转变教育理念、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等途径,在提升教师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创业热情,拓宽视野。此外,深入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创业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发挥精细化工类专业特色,发展学生为创业团队成员,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提升教师创新创业的能力和经验,扩大“双师”型教师的队伍。还可以缓解当下就业压力,稳步推进社会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提升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办学水平指明了方向,是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通过拓展校际交流、鼓励学科竞赛,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实践平台,开展科研训练、提升创新创业等三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地方高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人才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与观念.本文从地方工科院校专业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入手,探讨了如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构建地方高校工科专业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当前高校化工制图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剖析,选取安徽科技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化工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为案例,以问题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工科人才为核心目标,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对化工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将工程理念贯穿课堂始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工程思维,为培养应用型工科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新工科作为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方向,迎合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基于"三三育人"体系,为完善新型工科人才的培养机制,以南京邮电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实践点,进行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在培养目标的精准定位、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的构建与优化、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教学质量的保障、教学研究及合作交流的开展等方面展开一系列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教学目标一致,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加强工科专业学科建设,增强教学环节的“创新性”“实践性”,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通过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培养以及素质提高作为主线,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能力培养及交叉学科发展等角度研究工科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7.
实践教学是地方性高校培养工科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探讨了新形势下地方高校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机制的思路,保障和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使地方高校更好地为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输送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云南化工》2019,(10):188-190
为建成创新型国家,新工科建设势在必行,要求高校培养出复合型的创新创业人才。阐述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意义,挖掘及讨论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并积极探索了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建设理念、人才结构和知识体系方面存在的挑战以及未来的科学技术与卓越工程人才对化工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提出应通过注重专业和产业对接,服务社会经济、注重学科交叉和创新创业能力、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及注重家国情怀等方面对地方高校化工创新人才培养进行顶层考虑,并以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例说明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工程教育的新改革方向就是新工科的建设,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将工程专业打造成“创新创意”专业为主要目标,为未来的发展开放创新策略提供实操型创新人才。各地方的教育机构应该以“学、践、研、创”四位一体教学体系改革为主要载体,重建产业和高校之间无缝对接的新型教育大平台,培养知识学习能力强、基本功扎实、实践动手能力突出的工程科学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1.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行业迫切需要适应并能引领产业发展的新型工程技术人员。因此,作为新形势下的高等工程教育,迫切需要构建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的课程体系及培育德才兼备的新化工专业复合型人才。本文从新工科的理念入手,针对许多高校存在的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及专业教育三者在实施过程中未能实现同频共振、合力育人的现状,从大思想教育体系的专业培养角度出发探索我校三位一体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为更好地建设新工科化工专业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新工科背景下加强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仅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应该注重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因此,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对于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滁州学院地方型高校的办学定位,结合地方产业发展趋势及专业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从多维度整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实践化、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创新教育与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相互融合模式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3.
李程鹏  张彤  梁丽媚  王頔 《广州化工》2022,50(6):211-212+236
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深入分析了地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指出了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不完善的课程体系,薄弱的师资力量和实践平台欠缺。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验,提出了从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践平台和持续改进四个方面进行改善,以期提高地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为行业培养出符合需求的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新工科"建设的目标是要培养一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跨界整合能力、高素质的学科交叉复合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本文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有机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这种实验教学方式将优化化工专业有机实验的教学内容体系,提高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对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新要求。本文针对新工科专业门类的本科教育的特点,以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切入点,从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管理体系创新、一流专业建设中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健全产学研协同育人创新机制提升育人水平的角度,探讨创新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奔赴、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提出适合工科院校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学术科学作为经济引擎"理念认同范围的扩大,高校对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日益重视。文章在回顾创新系统、创新生态系统模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实践的基础上,对地方工科高校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一批代表性地方工科高校通过明确创新创业定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激励教师创业活动、畅通成果转化渠道、创新产学合作机制等方式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和发展的探索进行了梳理,以期为地方工科高校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实验教学是理工科专业开展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培养应用型工科人才的主要途径。本文从教学方法、课程理念、教学管理、考核标准、实验内容等方面对新工科背景下化工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探讨,提出教学改革的措施,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李敏 《化工中间体》2023,(8):128-130
新工科背景下要求高校培养出未来的优秀工程人才,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能力,更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多个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创新思维为目标,构建了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包括理论实践相结合、课程与SRTP相结合、课程与创新创业大赛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等。为新工科背景下《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培养"新工科"人才是目前高等教育的目标,也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实验室开放对于高校工程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以化学实验室为研究对象,对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实施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有助于培养面向社会的"新工科"人才,有助于提高实验室开放管理水平,更有助于提升我校的工程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作为双创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双创教育与工程教育背景和模式相结合,分析创业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究持续改进创业人格教育的方式方法,致力于帮助工科大学生找到自身定位,抓住创业机会,更好地融入社会,培养具有责任意识、创新能力的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