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稀土金属La、Ce分离过程中富集的Ca等非稀土金属采用传统的萃取分离和Ca/La在线分离工艺,只能将Ca降至0.05%,不能达到高纯氧化物的要求,文章根据相平衡原理,利用Ca^2+、Mg^2+、Zn^2+等非稀土杂质与La^3+在萃取剂中的萃取平衡差异,提出了P507—磺化煤油—HCl体系,La/Ce、Ca/La联合分离工艺,结果表明,新工艺可使LaCl3萃取液中的Ca^2+与非稀土杂质含量降至50μg/g以下;使La2O3的收率提高到97%;而LaCl3的生产成本节约了20%,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
提高钛白废酸提钪萃取选择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旨在选择合适的助萃剂LH,提高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磷酸三丁酯(TBP)-磺化煤油体系对钛白废酸提钪的选择性,提高钪钛分离系数和钪铁分离系数。研究采用的工艺为二次萃取富集、二次反萃成钪、化学精制提纯钪。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萃取工艺条件:萃取剂最佳配比V(P204)∶V(TBP)∶V(磺化煤油)=1.3∶0.7∶10,一次萃取相比为V(O)∶V(A)=1∶21,不加助萃剂二次萃取相比为V(O)∶V(A)=1∶5,加助萃剂时其加量为水相体积的1.7%,此时钪钛分离系数达到124 812,钪铁分离系数达到8 202。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湿法磷酸(WPA)中的H3PO4、杂质和水50℃时在磷酸三丁酯-煤油(TBP)体系中的萃取率和分配系数,以及TBP对WPA中各组分的选择性系数和水的协同萃取情况,针对WPA-TBP-煤油萃取体系,对酸中的主要组分H3PO4,H2O,TBP)、杂质在有机相的萃取率和杂质在水相、有机相的分配以及TBP对H3PO4、杂质的选择性和水的协同萃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WPA中H3PO4浓度在5%~75%P2O5,TBP对杂质的萃取能力顺序为:Al3+相似文献   

4.
用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P507)作萃取剂,从铁含量高、钒含量低、杂质含量高的盐酸浸出液中萃取分离钒与铁.结果表明,在浸出液初始p H 0?0.6、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间15 min、相比(O/A)1:1及P507浓度20%(?)的优化条件下,钒和铁的单级萃取率分别为70%和5%.用硫酸作反萃剂,在反萃温度30℃、反萃时间12 min、相比(O/A)4:1及硫酸浓度368 g/L的优化条件下,钒和铁的单级反萃率分别为100%和3%.一级萃取和反萃后的反萃液含V(IV)18.62 g/L和Fe(II)0.37 g/L,分离效果良好,同时,钒与铝、钙、镁、锰等杂质也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5.
用P_(204)、P_(507)萃取轻稀土中镨元素的分离萃取性能进行研究,在不同的萃取相比、不同的原液pH值、不同萃取剂浓度、不同的萃取震荡时间、不同助萃剂体积分数等条件下设计了实验方案,通过反复的实验后对萃取条件进行优化,使得P_(204)、P_(507)对轻稀土中镨元素的分离萃取中发挥更好性能。  相似文献   

6.
镉是磷酸中的有害杂质之一,其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毒害日趋严重,所以必须控制磷酸中镉等有害杂质的含量。用乳化液膜法除去磷酸中的镉,采用单因素实验法,重点考察了表面活性剂Span-80,T151,T154及用量、萃取剂TBP,P204及用量、萃取时间对脱除磷酸中镉的影响。结果显示:表面活性剂T154用量为2.0 mL及萃取剂P204用量为2.0 mL时,乳化液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萃取时间为15 min时,从磷酸中除镉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7.
本发明一种从赤泥提取钪的萃余液中分离铁的方法,属于从赤泥萃余液中回收铁的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用TBP从提取稀土的废液中的分离出铁的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预处理TBP;第二步、用TBP和磺化煤油配置萃取剂;第三步、用30%的双氧  相似文献   

8.
钴、镍是非常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溶剂萃取法进行分离回收。P507因具有分离系数高、毒性低、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而成为分离钴、镍的主要萃取剂之一。本文首先综述了有机相中P507的体积分数、皂化度、水相的pH值、萃取反应时间等关键因素对钴、镍分离效果的影响;其次,对协萃体系如P507-P204、P507-Cyanex272及P507-P204等进行了深入总结;最后,对P507萃取分离钴、镍的相关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以自制的磺化聚丁二烯(LYF)做表面活性剂,以P204为萃取剂,制成乳状液膜,从模拟湿法磷酸中提取了稀土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用方法能够成功制备磺化聚丁二烯,且较容易操作;所制磺化聚丁二烯用于乳化液膜法萃取湿法磷酸中的稀土镧离子也具有较好的效果;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即使磷酸中P2O5浓度为15%,La3+含量为300...  相似文献   

10.
永磁材料用的氧化钐要求纯度大于99.99%。用碳粉吸附——负载固体粉末法发射光谱测定,要求基体量小于200微克,因此,在光谱测定前需对稀土杂质进行分离。采用萃取色层分离,有的以P204为固定相,对氧化钐中12个稀土杂质进行了分离,但洗脱液的酸度较大,也有的以P507为固定相,研究了盐酸酸度对分离稀土的影响,求得了15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炼油厂柴油加氢裂化装置停工换剂时发现精制反应器床层顶部的催化剂表面覆盖垢物的现象,对保护剂取样分析。对所取保护剂进行甲苯抽提处理后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离子体光谱仪(ICP-OES)等手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保护剂上主要沉积含铁、磷、硅、钙、钛(Fe、P、Si、Ca、Ti)元素的杂质;保护剂表面更多地沉积含铁、磷、硅(Fe、P、Si)元素的杂质;含钾、钙(K、Ca)等元素的杂质均匀地沉积在保护剂上;保护剂上未出现其他物相结构。对此,建议炼油厂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原料油中含磷、硅(P、Si)等元素的杂质的携带,另一方面要装填部分捕硅剂来优化保护剂的级配装填,实现装置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2.
对磷酸浸取含稀土磷矿得到的酸解溶液中稀土萃取回收进行研究。通过对萃取剂的选择,萃取和反萃条件的试验优化选取,从脱钙后得到的粗磷酸中利用萃取剂P204进行萃取,当相比为2∶1,P204浓度2 mol/L时,经过六级萃取后,萃取率达到97.13%。在相比O/A=1∶1,以6 mol/L HCl进行反萃时,一级反萃率可达到50%以上,采用六级可达近90%。  相似文献   

13.
LiFePO_4/C粉末盐酸浸出液中主要离子为Li~+、Fe~(3+)与少量的Cl~-,符合TBP萃取Li~+必须存在过渡族金属离子与Cl~-的理论。探究了TBP萃取Li~+的机制以及氯离子供给剂、Fe~(3+)/Li~+摩尔比、Cl~-浓度与Li~+浓度对萃取的影响,得到Li~+最佳萃取分离条件。结果表明,以FeCl~(3+)AlCl_3为氯离子供给剂,模拟配制酸浸出液中Li~+是以[LiFeCl_4]·n TBP的络合形式被萃取; TBP萃取Li~+的最佳条件为:溶液中Fe~(3+)/Li~+摩尔比为1.5、Cl~-浓度为5 mol/L、Li~+质量浓度为1 g/L;当相比(O/A)为0.5时,在最佳条件下TBP对LiFePO_4/C粉末盐酸浸出液中Li~+的二级萃取率达到92%以上,以6 mol/L盐酸为反萃剂三级反萃后Li~+反萃率约为93%,反萃后有机相中Fe~(3+)等杂质质量分数低于1%。该方法使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的锂分离率达到83%以上,实现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金属锂资源再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使用P204[二-(2-乙基己基)磷酸]与NSpa(芳香酯类萃取剂)进行协同萃取,以除去磷酸中的铁杂质。考察了萃取剂配比、相比(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萃取时间、萃取温度、震荡转速等因素对磷酸中铁萃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铁的单级萃取率最高可达83.93%。实验条件:萃取时间为50 min,萃取温度为303 K,震荡转速为200 r/min,萃取剂配比为0.6 mol/L NSpa、1.4 mol/L P204,相比为5∶1,使用磺化煤油作为稀释剂。这一研究结果对于高浓度磷酸的净化与杂质铁的回收及综合利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磷酸三丁酯(TBP)与二异丙醚为溶剂,采用溶剂萃取法净化湿法磷酸。研究了萃取剂中TBP体积分数、相比、萃取时间、搅拌转速、反萃取剂加入量对湿法磷酸净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TBP与二异丙醚混合溶剂体系净化湿法磷酸的工艺条件。适宜工艺条件:萃取剂组成为TBP与二异丙醚体积比为1∶1,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 4∶1,萃取时间为25 min,搅拌转速为300 r/min,反萃取剂加入量为萃取相体积的20%。在此条件下,TBP与二异丙醚萃取体系对金属阳离子和氟离子有较好的分离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质量分数39%的湿法磷酸为研究对象,采用酸-酯复合萃取剂及酯-酯复合萃取剂对湿法磷酸中的镁离子进行净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酸性萃取剂二壬基萘磺酸(DNNSA)含量固定的情况下,磷酯类萃取剂磷酸二异辛酯(P204)在一定范围内产生正协同作用;在磷酯类萃取剂PS含量固定时,添加P204可完全产生正协同作用,且PS与P204复合萃取剂的协同萃取效果优于DNNSA与P204复合萃取剂的协同萃取效果;当PS质量分数为62.20%、P204质量分数为7.17%时,镁离子的萃取率最高,可达57.4%。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伯胺萃取剂N1923萃取攀枝花钛业公司硫酸法工艺生产工业级TiOSO4液中的钛离子。试验考察了萃取剂浓度、相比、温度、平衡时间、酸值F等因素对钛的萃取率的影响,并测出了钛的萃取等温线。试验结果表明,伯胺萃取剂N1923在工业钛液中具有良好的萃钛性能和钛铁分离性能,Ti(Ⅳ)的萃取率可达98%以上,而Fe(Ⅱ)基本不被萃取。  相似文献   

18.
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是一种良好的萃取剂,已广泛地被应用于稀土和有色金属的萃取分离,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国内外都有报导但用P204在石蜡相中对铜(Ⅱ)萃取的研究未见报导。本文指在探索在以石蜡为溶剂的体系中P204对铜(Ⅱ)的萃取机理,即用常温下为固态的石蜡加热  相似文献   

19.
P507与Cyanex272协同萃取分离溶液中钴镍离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507与Cyanex272协同萃取分离回收浸出液中的Ni2+, Co2+,考察了初始pH值、有机相复配比(P/C)和水油相比(A/O)的影响. 结果表明,协萃优化条件为:有机相皂化率50%,皂化时间30 min;有机相组成为10%复配萃取剂[P507:Cyanex272为3:2(j)]+85%磺化煤油+5% TBP;相比为3:1,水相pH值为2.5. 在此条件下,Co2+的一级萃取率为92.96%. 利用200 g/L硫酸反萃负载有机相,在相比2:3、振荡强度225 r/min、时间4 min的条件下,Co2+的反萃率为98.68%,实现了低pH值下Ni2+和Co2+的萃取分离.  相似文献   

20.
以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甲基异丁基酮(MIBK)为稀释剂、FeCl3为共萃剂,采用溶剂萃取法开展从高黏土浸出液中分离提取锂的研究,考察了水相组成、负载有机相金属离子种类、负载有机相AlCl3浓度、有机相TBP浓度、Fe与Li物质的量比、相比等因素对萃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相组成确定为0.028 8 mol/L LiCl+0.036 5 mol/L FeCl3+2 mol/L AlCl3、负载有机相金属离子为Al3+、负载有机相中AlCl3浓度为2 mol/L、TBP体积分数为50%、Fe与Li物质的量比为1.7、萃取相比(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2∶1时,萃取效果最佳。为了实现负载有机相的循环使用,3 mol/L HCl和1 mol/L Na2CO3分别被确定为反萃液和再生液。此外,采用三级逆流串级实验进行锂的串级萃取实验,经串级实验后,锂的萃取率达到了99.72%。以上研究结果表明TBP-MIBK-FeCl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