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实现既具国际视野、中国情怀,又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时代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解决高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类课程思政供需关系存在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从供给侧视域分析了课程思政供给体系中存在的“产品供给”“技术供给”“制度供给”等方面问题,提出增加高质量课程思政内容,多维度加强课程思政效度,打造课程思政生态圈系统等路径。以期为相关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广泛关注的问题,而英语作为大学必修科目,是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以英语专业必修课程“英语综合教程2”作为切入点,结合课程内容及课程思政的特点,分析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提出改进建议,从而提升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效果,进而为大学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产出导向法”为教学理念指导,尝试将其运用于高职英语专业综合英语4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全新版大学高阶英语综合教程4(第三版)》第一、第二单元为例,进行了两个单元的教学实验;展示了基于这一理论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凸显课程思政教学;同时汇报了通过问卷、访谈、随行堂在线课程学习资源收集的学生学习情况数据分析,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的评价以及笔者基于课堂观察和反思日志的教学反思。教学以输出→输入→输出为顺序,经历课前、课中及课后3个步骤,完成驱动、促成和评价3个核心环节。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一系列的输入、输出任务,实现综合英语4课程思政教学润物细无声,语言与育人有机融合的教学效果。最后,就产出导向法在高职综合英语4课程思政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给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课程是面向经管类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务性较高的课程。在新文科建设中既要确保国际金融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固有价值,又要实现升级后思政价值的“增值”。基于此,在国际金融课程不同知识模块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上,要通过国际收支学习拓宽学生国际视野,通过汇率制度学习厚植学生家国情怀,通过国际储备知识学习增强学生多元化意识;要科学设计思政教学目标,形成课程思政目标框架;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提升课程思政质量;重塑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课程思政反馈效果。  相似文献   

5.
依托网络技术和现代化教学工具,在课程思政课程观的指导下,挖掘大学英语拓展课《商务英语基础》课程中的德育内涵,以“专业知识(语言+内容)”和“课外商务视频观看和时文阅读”为载体,展开“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构建融入隐性思政教育,商务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相互促进的混合式课堂,培养又红又专的国际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势在必行。以“产出导向法”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实践表明“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以及“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流程能很好地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相结合,对于课程思政的实施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建设尚未形成合理及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评价原则“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是清晰的。为有针对性地做好课程思政建设,从课程思政的建设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结果评价、综合评价视角,改革建筑装饰课程建设,旨在通过课程思政评价的导向及诊断,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途径,推动并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科学性、专业性和育人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职院校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理应担当起新时代的新使命,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以新时代为研究背景,以课程思政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属性及主要问题。通过聚焦“三教”改革实施方案,构建“三全”育人的课程思政实施体系,凸显行业、地域特色,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几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旨在为我国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9.
为了把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中,采用BOPPPS教学模型,深入挖掘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以《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为例,分别从课前思政启化、课中思政融合、课后思政内化和思政升华四个阶段入手,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合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实践表明: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能帮助学生培养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意识和树立文化自信,有利于推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0.
高质量的英语类人文通识课程能改善以“语言技能训练”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共核”素质与能力。以经典文化文本阅读为基础、专题式教学为主导的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设置,进一步完善了各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的人文通识课程体系,成为传统的英语文学类及概况类课程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从“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转化。分析目前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育人目标不明晰、考核机制不健全、教师育人意识不足及团队效应不突出等。提出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化策略:完善高校教师考评体系、构建思政教师与非思政教师沟通机制、完善教师队伍保障体系、健全教师培训体系及教师自身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等,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新工科专业向纵深发展,《工程材料》这一专业基础课程推行课程思政建设成为一项兼具紧迫性和重要性的任务。但该课程思政建设仍然面临着教学队伍“参差不齐”、教学过程“两张皮”、教学评价“一边重”等问题。在新工科背景下推进《工程材料》课程思政,应提升教学队伍课程思政能力、增强教学过程课程思政教育实效、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系列通识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课程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等方面分析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建设方面一些可行的举措和建议。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提炼课程思政元素、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水平,结合过程化考核方式,切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打造思政“金课”是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现实需求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在高校思政课体系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强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学理支撑、思想引领作用,打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金课”,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学生树立共产主义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自觉捍卫者和忠实践行者。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为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打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金课”提出了坚持“内容为王”,善用百年大党“大历史”、中国当下“大成就”、全球风云“大视野”讲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以及坚持“形式创新”,变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资源,让课程“活”“动”起来的几点思考和对策,力求为打造更多的思政“金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发挥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中的正面效应,探寻当前理工类课程思政实践共性难题的解决思路,以高职冶金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炼铁生产技术为例,构建了以“6项思政要求”“7种融入策略”和“8项教学环节”为中心的课程思政实施框架;结合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成绩、思政意识和教师的师德素养、育人能力和教学团队等方面取得的实践成效,探讨未来努力方向,以期对相关院校、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及人才高质量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如课程思政体系缺乏,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以理论说教为主,以及思政素质目标难测评等,依据产出导向法的理论,分析了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学用一体说”“全人教育说”的教学理念,通过“驱动”“促成”和“评价”教学实施流程,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同向同行、可评可测,构建了“一线四融五维三递进”的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关注思政元素的选择和隐性融入方法。基于电气类专业课程的特点和课程思政的现状,提出从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优选思政元素和合理评价体系3个角度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以“电路原理”和“自动控制原理”2门专业课程为例,从如何结合学校实际实现价值引领、如何结合课程本身坚定理想信念、如何结合所授知识树立文化自信和如何结合内外资源传授职业规范4个层面,分享了思政元素的挖掘和隐性融入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在课程思政理念下, 挖掘注塑成型工艺基本理论和模具设计过程中的思政元素, 对“注塑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CAD/CAE)” 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首先分析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然后制定课程思政目标; 最后在教学中坚持以科技自信为抓手,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以“宣传劳模精神, 塑造工匠精神, 厚植爱国精神” 为思政教育主线, 构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通过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思政改革效果较好, 研究为新时代专业课程思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推进职业学校“三全育人”的重要路径,目前职业学校普遍存在课程建设顶层设计缺乏,课程建设原动力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等现实困境,通过构建“课程思政”立体化格局、“课程思政”内涵化体系、“课程思政”多样化评价体系等途径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夯实职业学校在立德树人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元素不够系统和深入的问题,对该课程的主要单元进行了“主题—专题—话题—问题”的梳理和内容关联。研究结果发现:政治宏观层面,可补充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键术语和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英文翻译;教学中观层面,可引入各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引导学生用双语讲好中国故事;语言微观层面,可关注词、短语、句子、语篇不同语言单位层面上语言修辞的使用。教学实践证明:课程思政教学丰富了课堂话语,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有助于逐步实现知识、能力、价值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