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道治理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工程建设区的水土流失程度,如不及时进行有效防护和治理,则会对当地的水土资源及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以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焦头河河道治理工程为例,依据主体工程总体布置、施工布置以及各区域的水土流失特征对工程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针对各防治区不同的水土流失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水土保持措施,同时对中小河流治理主体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河道治理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河堤开挖、临时堆土等工程手段均会对沿线原地貌造成较大扰动甚至破坏,从而引发水土流失。为避免对项目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损伤应采取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以海淀区温泉沟上游段治理工程为例,论述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流程和事项,全过程分析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土壤侵蚀量预测以及防治标准和防治目标,结合现状提出相应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和布局方案,可为有关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长江下游流域某河道治理工程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为例,进行水土流失预测、防治分区及措施总体布局,思考防治措施顺利实施的保证措施,选择合适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案.旨在通过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实施,能够基本控制项目责任范围内因工程活动引起的水土流失,绿化美化区内环境,为项目责任范围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4.
汾河上游干流河道治理对环境的综合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汾河上游干流河道治理工程从宁武县头马营至汾河水库库尾,长71km,是万家寨引黄工程输水线路引黄至太原市的唯一一段采用天然河道输水的线路。治理工程既有工程措施,又有生物措施,其长远有利影响远大于其施工造成的临时不利影响,本工程将使现有水土流失得到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某铁路物流基地工程建设所带来的水土流失,把工程建设与水土流失治理、改善工程区域的生态环境相结合,制定了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并新增和完善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为类似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防治水土流失,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在分析鹤毛河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情况等基础上,对流域水土流失分布区域采取拦沙坝、河道护岸、村庄人居环境改善等典型治理措施,并利用林草措施及封育治理有机结合的措施,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流域内水土保持措施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堤防滩地的水土流失,直接淤积河床,影响河道的行洪及航运安全.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应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搞好河道堤防滩地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可分为工程、植物以及预防人为水土流失三大措施,特别是河道治理工程项目应编报水土保持方案,认真落实"三同时"制度,以有效防治河道堤防滩地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8.
基于河道清淤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与环境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道清淤工程不可避免地将对河道产生干扰和破坏,对河流水质、河流生态产生不利的影响。清淤工程产生的大量泥沙、淤泥处理不当,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对弃渣区的生态环境带来损害。针对近年来大中小河流治理中,实施河道清淤工程较多的现状,分析河道清淤工程的环境影响,探讨消除和减免环境影响的措施和手段,使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黄山洞河小流域及周边地区由于长期遭到人为开垦,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库径流泥沙含量高、河道淤积严重、河岸边坡遭到侵蚀、岸坡抗冲刷能力与稳定性较差等,时常发生小规模岸坡失稳、滑坡、塌方现象,造成汛期排洪不畅,严重影响到行洪安全。为了减少水土流失面积,降低水土流失强度,提高河道排洪能力,改善水库水质与生态环境,亟需对黄山洞河小流域及周边地区进行综合整治。本次综合治理主要采取植物治理措施与工程治理措施。通过工程建设,流域内水土流失水土和生态环境可得到显著改善,防洪减灾能力大幅度增强,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安阳地区河道治理工程的特点,对占地面积大、且土方工程量较大、施工中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根据安阳市多条中小河道治理工程的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的水土保持措施,以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对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的设计进行了一些归纳总结,提出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为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近年来,人民胜利渠灌区主要采取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等为主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在河道两岸、堤防边坡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玛纳斯河上游水土流失危害和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通过红山嘴项目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按照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各项措施的布局,结合当地经济特点及发展方向,采取退耕还林还草、人工造林、人工草场建设、河道整治工程等具体措施,对水土流失进行基本治理,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从而减轻水土流失程度,为当地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水土流失所带来的泥沙堆积影响了河道的畅通,同时也影响了河道的防洪功能。为了提高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结合项目实际,对水土保持治理效益进行总结,对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某排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措施及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评价。实践表明,该生态措施的实施有效防治了因工程建设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保护了项目区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江威 《吉林水利》2023,(8):74-78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关键,以小流域为基础的综合治理是我国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根本路径。为了减少水土流失,缓解人地矛盾,建瓯市川石乡以松溪支流上埞溪小流域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按照小流域目前的水土流失现状,综合考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各项治理措施,可实现小流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技术层面对比分析河道护岸类型后,选取生态护岸、植树种草、封育治理等防治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优化协调完善防治体系,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了可推广应用的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新野礓石河王集段河道治理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期间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涉及诸多建筑主体工程施工等内容,受当地的自然条件影响,很容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从而为周边生态环境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基于此,必须要对河道加强治理工作,围绕治理工程实际内容,落实水土保持措施,从而能够有效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更好地保护...  相似文献   

17.
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道治理工程的实施会对工程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带来负面影响。以独流减河左堤治理工程为例 ,分析工程建设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 ,从工程和生物两方面提出水土保持的防治措施 ,并对其投资进行了初步估算。  相似文献   

18.
山区小河道工程区与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安全息息相关,但随着农村水土流失状况的不断加剧,小河道泥沙含量不断加大,洪涝灾害频发。为了保证山区小河道工程区内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展开对山区小河道疏溪固堤、封禁治理等至关重要。文章依托于建平县朱碌科镇二道河子河七台营子段坊岸工程区小河道治理工程,对小河道治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河道治理规范,制定了设计原则和防洪标准,对防护堤设计影响因素进行了计算,设计并且确定了防护堤的高度和基础深度,并对工程结构设计进行了稳定性验算。根据工程区小河道林地破坏情况,提出了封禁方法和封禁措施,为山区小河道堤坝工程设计以及山区小河道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在进行河道整治工程的过程中,会影响到区域生态环境,甚至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破坏区域原本生态系统。因此,在开展此项工程时应加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程度,文章以佛寺镇解放村为例,重点探讨了河道整治工程中水土保持方案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涡河1958年以前是一条排水条件良好的河道,由于引黄及水土流失造成河道严重淤积,降低了涡河的防洪、除涝能力,需进行全面治理。为了使涡河治理后能切实发挥工程效益,在此简要介绍引黄灌溉的过程,分析了引黄的引水量、引沙量和河道淤积等情况,并提出了泥沙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