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酿酒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面临诸多问题,急需既能开展酿酒基础理论研究,又能解决酿酒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四川理工学院通过酿酒工程专业建设,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及其运行保障体系,培养兼具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
酿酒工程是一门涉及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等多种学科领域的新兴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以四川轻化工大学酿酒工程专业毕业环节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在其所拥有的办学优势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酿酒工程专业毕业教学环节的措施,从而保障酿酒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毕业环节这"最后一道防线",以期为酿酒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酿酒》2015,(3)
依托校企合作理事会、酿酒工业研究会、酿酒技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微生物技术示范实训中心和酿酒微生物重点实验室等产学研平台,专业与产业互动,实施"企业订单,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开展项目化教学改革,深化了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基于产学研平台,组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生产性实训室、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和开展技能大赛等措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践表明,产学研平台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彭继宾 《酿酒科技》2023,(8):141-144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酿酒技术专业始建于1983年,是贵州省最早为培养白酒酿造、检测、品评和勾调技能人才而开设酿酒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办学至今,已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酿酒企业输送4000余名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针对新形势下酿酒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对实训基地的需要,简述了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酿酒技术专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的理念及经验。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酿酒工程专业课程实施质量与效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校从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结构五个层次,提出酿酒工程专业多层次建设改革路径,形成了卓有成效的专业培养体系,取得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明显成效,旨在为酿酒工程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酿酒工程产业的全球国际化发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复合型人才需求与日俱增。酿酒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可为培养综合专业素质过硬、知识构架系统的国际复合型人才提供支撑。但目前专业英语教学仍旧面临缺少系统环境训练的困境,学生学习的专业英语知识点多、杂、繁、复。尤其是独具中国特色的酱香型白酒,涉及传统复杂酿造工艺,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综合性及系统性专业英语训练与应用的需求。酿酒工程虚拟仿真技术可为专业英语教学提供虚拟系统训练的平台。因此,在酿酒工程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入了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小型啤酒生产及发酵工艺和葡萄酒生产工艺三个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学生在虚拟仿真环境中以专业英语视角进行系统训练,并在线下实习实践环节强化专业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该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切实有效地实现对大型综合实训酿酒专业英语知识的巩固与应用,可供同类专业或院校进行持续探索,进一步推广完善。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白酒产业的飞速发展,对酿酒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而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本研究对酿酒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具有一定意义,核心岗位的确定、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理论教学的衔接、实习、素质工程、教学资源整合、考核标准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基于工作岗位的酿酒技术专业人才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在酿酒技术专业教学实践中运用该模式,促进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酿酒》1987,(1)
我国第一所酿酒职工中专—江苏省淮阴市酿酒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最近在泗洪县双沟镇诞生,并举行了首届新生开学典礼。淮阴市目前已形成以省名酒厂汤沟、高沟和国家名酒厂双沟、洋河等四厂为龙头的酿酒群体。为培养酿酒人才,淮阴市人民政府委托双沟酒厂建起的这所学校,开设有酿酒工艺、酿酒机械与设备、酒类分析和企业管理等四个  相似文献   

9.
赵天惠  刘竟成 《酿酒》2024,(2):14-17
地方高校是地方文化普及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根据地。以梳理融合泸酒文化的酿酒技术高水平专业群构建的内涵和必要性为起点,客观分析酿酒技术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现状,在酒文化推广视域下,探索酿酒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与泸酒文化融合的创新发展路径。酿酒技术专业群以泸酒文化铸魂育人,培养高度认同并践行泸酒文化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人才反哺地方,服务泸州白酒产业转型升级,使泸酒文化得到了传承创新与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人才竞争激烈,应用型人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其的培养,只有培养出应用能力较强的毕业生,才能有机会在社会上取得一定成功。通过分析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措施,使高校能够培养出高素质成本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11.
随着印刷领域工业技术的不断革新,培养满足行业实际需求的工程创新型人才是印刷工程专业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本研究结合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行业对印刷工程专业高等人才的需求特点,提出以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以产学研用教育资源平台建设为基础,改革产学研用创新人才培养方法,探索研究印刷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束霞平  张蓓蓓 《丝绸》2012,49(5):65-69
针对中国服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充分认识到高校旧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服装企业的发展需要。提出了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途径,以服装产业为背景,加大高校服装人才培养改革力度,从企业人才需求、教学实践体系等角度,积极探索具有创新能力及创业精神的复合型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出服装企业需求的高素质的复合型服装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纺织服装产业链之间的关联度与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对"能工会商"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以纺织服装专业为特色的高职院校需在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整合纺织服装专业与商科专业,确定"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构建"工商融合"复合型专业课程体系,同时依托校内外综合实训基地,开展"工商融合"型课程教学改革,从师资力量、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共享、质量评价等方面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家具产业在数量级上排名世界第一,国际间竞争日益加剧,整个产业面临着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转型、升级的历史性挑战和机遇.产业的提升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不仅要在人才规格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同时也应发挥其支撑和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产业发展趋势野和时代发展的眼...  相似文献   

15.
针对食品专业工程人才培养过程重科学轻工程的问题,为培育新时期食品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复合工程人才,以新工科的全新视角探索食品工程人才的培养新模式。在食品工程人才专业培养方案中,充分发挥食品物理类课程群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的支撑作用,以物理类知识体系为主线,从基础物理、工程物理、应用物理三个层面打造食品人才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强化食品产业优质资源融入高校人才培养、高校智力资源融入产业创新与创业的机制,激活产业与高校之间共同创新、融通育人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服装与时尚产业发展需求日益显现,区域经济转型迫切需要多渠道营销策划与展示型人才。同时,新媒体技术革新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推动了多元化学科交叉背景下的艺科融合教育体系建设。文章从高校服装表演人才培养的现状入手,分析现有产业发展与学科滞后的矛盾,提出在新媒体语境下,以时尚营销与展示作为服装表演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基于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格局在学习和借鉴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得以奠定,新建了一批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这些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急需、支撑行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环境的变迁和办学定位、办学规模和办学内涵的变化,不少行业特色类高校纷纷向学科门类大而全的综合类大学转变,也有不少采取更名等追求办学的学科和学术含量,向大而全的方向急速迈进。旧有的高校办学领域被打破,办学边界日趋模糊,办学特色日趋褪色,与行业的关系渐行渐远。如何彻底扭转这一局面,围绕行业需要培养适用人才成为实践向高校提出的一大问题。本文立足于行业高校的办学特点,从围绕行业需求,设立人才培养特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适用型人才,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尚润玲 《纺织报告》2020,(1):101-103
智能制造的号角已在全球吹响,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了纺织产业领域发展的战略,毋庸置疑,谁在智能纺织中抢得人才,谁就抢得先机,谁就能赢得突破与未来。我国高职教育在应对纺织智能制造挑战中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不健全、实训平台不智能、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调研纺织智能制造企业岗位、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力促校企深度融合、重构课程体系和共商课程内容,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力推师资队伍建设,紧握纺织智能制造企业之手、共建智能实训平台,优化考核体系、健全多元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印刷工程学科内涵和研究生培养目标决定着印刷工程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质.在全数字化、全媒体化的印刷发展新形式下,印刷学科内涵和研究生培养目标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需要更新并充实印刷工程研究生课程体系内容,以适应印刷技术的发展.本文提出信息的可视化是印刷工程学科内涵的核心内容,与之相关的各交叉学科应始终处于辅助地位,为信息视觉再现提供支撑和服务.印刷工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印刷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研究能力和能独立承担复杂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课程体系建设应结合印刷工程学科的时代特征、突出专业性质与特色;强调技术创新与实践,兼顾研究生培养类型;注重培养方案质量,充分体现研究生教育的价值.组建兼容并蓄、统一开放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平台,推动中国印刷产业的发展进步,加速印刷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工程教育改革已经成为高等院校重要任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为了构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提高工程专业教学质量而推行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改善教风学风,推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本文以兰州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探索满足专业认证要求的地方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