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净水厂中嗅味物质的浓度变化规律与各级处理单元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净水厂更加高效地去除水中的嗅味物质提供依据,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太湖流域某净水厂中的2-甲基异莰醇(2-methylisobornel,2-MIB)、土臭素(Geosmin,GSM)、β-紫罗兰酮(β-Ionone,p-Ion)和β环柠檬醛...  相似文献   

2.
预氧化对混凝-气浮工艺去除铜绿微囊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预氧化(高锰酸钾、氯、过氧化氢)对混凝-溶气气浮工艺去除铜绿微囊藻的影响.通过检测出水浊度、藻类浓度以及UV254等指标来评价预氧化对藻类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氧化剂最佳投量下,经过KMnO4、Cl2和H2O2预氧化后,藻类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0.81%、11.65%以及9%,其中以氯对藻类去除效果最好,但预氯化过程中引起了藻细胞的破裂使得胞内有机物释放到水中,造成出水中UV254的升高.几种氧化剂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不仅能够节约经济费用,而且不会因藻体内有机物的大量外流而降低出水水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富营养化水源水中嗅味物质的去除技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介绍了富营养化水源水中嗅味物质的来源,讨论了放线菌和藻类数量与嗅味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吸附、生物氧化、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臭氧—生物活性炭等工艺对饮用水中嗅味物质的去除效果。针对原水中嗅味物质的种类和浓度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处理工艺,来满足消费者对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南太湖水华蓝藻铜绿微囊藻为材料,研究了核桃壳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高压灭菌的核桃壳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0.1%和0.5%高压灭菌核桃壳能有效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在BG-11培养基中添加0.5%和1%的核桃壳提取液后,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也被明显抑制;经过次氯酸钙消毒后的新鲜核桃壳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1 引言 近10多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我国城市河流面临严重挑战,很多河流出现不同程度水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甚至在一些河流出现黑臭问题.  相似文献   

6.
利用室内模拟实验,以壳聚糖(Chitosan)和聚丙烯酰胺(PAM)为絮凝剂,采用絮凝法去除铜绿微囊藻。系统研究了壳聚糖和聚丙烯酰胺投加量、p H值以及沉淀时间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对铜绿微囊藻絮凝进行优化。根据统计模型发现投加量、p H值、沉淀时间均对铜绿微囊藻的絮凝效果有显著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铜绿微囊藻絮凝的条件在温度为27℃下,壳聚糖的投加量为3.59 g/L,聚丙烯酰胺的最佳投加量为0.26 g/L,沉淀时间为13 min,p H为8.02。在上述的最优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去除率为98.03%,与模型预测值98.01%相近,表明采用响应面法对铜绿微囊藻絮凝沉淀条件进行优化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王举  陈荣  陈静  沈莹 《水资源保护》2019,35(1):87-94
针对磷和微量元素铁对藻类生长的共同作用,研究不同磷源下藻细胞生长与产毒过程中磷与铁的共同作用特性。试验选用产毒铜绿微囊藻为藻种,以硝态氮为氮源,分别以磷酸氢二钾(K_2HPO_4)、小分子有机磷甘油磷酸钠(Na Gly)和大分子有机磷卵磷脂(LEC)为磷源,同步考察不同铁离子(Fe~(3+))浓度下藻类的生长与产毒表现。结果表明:K_2HPO_4和NaGly是藻细胞优先利用的磷源,在这两种磷源条件下,藻细胞的生长与产毒均得到促进,藻细胞平均粒径随培养时间保持稳定; LEC不利于藻细胞的生长与产毒,且藻细胞平均粒径波动较大。在对数增长期中,叶绿素a与胞内藻毒素(MC-LR)呈现正相关关系,在培养过程中藻细胞胞内总磷与藻液中总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并未显现出相关性。不同磷源下微量元素铁对藻细胞的生长状况影响不同,NaGly与铁的协同作用更有利于藻细胞的生长与产毒。  相似文献   

8.
5种天然植物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种天然植物为抑藻材料,研究了植物干粉、水浸提液、厌氧15 d浸泡液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对不同抑藻剂进行筛选与分析,确定最佳抑藻剂。结果表明:5种抑藻材料干粉的抑制效果明显,均可以达到100%;小麦秆、黄连水浸提液的抑藻率达90%以上,烟叶水浸提液的抑藻率达80%左右,艾叶水浸提液的抑藻率达70%左右;黄连、大蒜、艾叶厌氧15 d浸泡液抑制效果均达到了100%。试验过程中出现的絮状体、细胞壁破裂等现象,为抑藻剂抑藻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N-氯代亚胺是水中氨基酸经氯(胺)消毒后衍生的一类重要副产物。这类消毒副产物嗅阈值很低,易引起饮用水强烈的氯嗅问题。为明晰N-氯代亚胺在供水系统中的浓度水平和季节变化规律,对华东地区某自来水厂出厂水以及某供水管网末梢龙头水连续采样监测。结果表明:供水系统中N-氯代亚胺广泛存在出厂水和管网水中,其浓度范围为195.45~1 048.71ng/L,检出频率为100%;N-氯代亚胺的浓度随季节变化明显,最高浓度水平出现在高藻期7、8月;在出厂水和龙头水所检样品中,N-氯代亚胺浓度超出嗅阈值的频率最高可达53.3%,对饮用水水质安全和品质提升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0.
陈罡  王良  王伟杰  王丹瑛  滕飞 《给水排水》2021,47(1):4-9,16
建立测定水中5种嗅味物质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逐层对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计算各不确定度分量并合成出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当试样中2-异丙基-3 甲氧基吡嗪(IPMP)含量为97.2ng/L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97.2±13.7)ng/L包含因子k=2;当试样中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IBMP)含量为98.8ng/L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98.8±13.0)ng/L包含因子k=2;当试样中2-甲基异莰醇(2-MIB)含量为97.4ng/L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97.4±14.1)ng/L包含因子k=2;当试样中2,4,6-三氯苯甲醚(TCA)含量为97.3 ng/L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97.3±13.7)ng/L包含因子k=2;当试样中土臭素(GSM)含量为100.0 ng/L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100.0±14.4)ng/L包含因子k =2.影响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样品顶空固相微萃取、标准系列溶液配制、内标物的加入,其他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生产试验结果为依据,较为系统地考察了高锰酸钾复合药剂(CP)预处理工艺去除水中藻类和嗅味的效果,并与聚合氯化铝(PAC)混凝效果做了对比研究。试验表明,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预处理工艺在去除藻类和嗅味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