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湘西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吞口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夏季和冬季典型日室内热环境实测及评价,得出了湘西传统民居PMV拟合曲线和可接受温度,分析了湘西传统民居的室内热环境状况,在此基础上探讨被动式节能改造措施在湘西传统民居中的应用,从建筑朝向优化、窗墙比优化、提高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强化自然通风等方面提出被动式节能改造策略,并模拟改造策略对热舒适度的影响,对湘西传统民居改造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泉州地区冬季农村民居室内热环境情况,选取了一户典型的传统石构民居进行调研,并对其室内热环境进行测试与分析。通过测试分析发现:泉州地区冬季室外温湿度存在较大的波动幅度,石构民居室内温湿度波动幅度较小,室内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热环境;石构民居室内平均温度为14. 6℃,平均相对湿度为65. 7%。但其室内湿冷特征显著,热环境品质差,对此从屋顶优化、合理的开窗时间段等方面提出被动式节能改造策略,并通过DesignBuilder模拟改造策略对热环境的影响,为泉州农村民居的发展和改善提供基础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陕南地区两栋不同类型的民居建筑室内热环境进行室内实地测试,比较分析测试结果,从建筑的构造做法及围护结构性能等角度出发,研究影响高湿高热地区民居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因素,并利用能耗模拟软件对环境进行模拟,得到更为科学精准的研究结果,提出改善高湿高热地区民居建筑室内热环境的设计策略,为秦巴山地新民居建设及移民搬迁建设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
巴渝地区夯土民居室内热环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传统民居的传统生态建造经验与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巴渝地区因特殊的地形与气候,传统民居在热环境的营造上有自身的特点。以重庆江津区龙塘村夯土民居为研究对象,以实地测量的冬季室内热工参数为基础,运用软件模拟分析,对民居全年室内热环境进行评价,发现夯土墙对改善夏季热环境更为有利,夯土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远比夏季差;民居建筑中阁楼空间在调节室内热环境方面作用显著,具有冬季保温,夏季隔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涛  张琪玮  买亚锋 《建筑科学》2021,37(8):104-109
本文以陕南秦巴山区的典型传统民居夯土石板房为研究对象,以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策略为目标,针对民居的夏季热特性展开研究.通过对民居夏季室内外热环境的现场调研、实地测试、综合分析,研究夯土石板房夏季室内热环境的特点及形成机理,因地制宜地提出民居夏季防热的优化措施,白天采用墙体被动式集热与屋面阁楼封闭空气间层绝热相结合的隔热模式,夜间利用热压自然通风原理进行室内降温.上述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民居的夏季室内热湿环境,推动秦巴山区传统民居的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被动式节能技术在传统民居的研究中一直被学者们所重视,但其中缺乏定量研究.通过2015年台达杯获奖作品为例,采用PHOENICS和Ecotect Analysis对青海传统民居更新方案进行定量模拟分析.并结合青海河湟地区气候特点,对当地传统民居的被动式节能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自然通风策略、紧凑高效策略、适宜技术策略、墙体改造策略,延续传统民居被动式节能经验的同时,为新民居创造出适应现代生活、低能耗且舒适度高的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7.
两种梅州客家传统民居自然通风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州现存有大量的传统民居,此类建筑冬暖夏凉,具有较好的室内热环境。而通风在岭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对建筑内部的热环境影响很大,本文通过模拟围龙屋和杠式屋这2种传统民居的室内、外通风情况,对不同类型民居的通风效果进行了分析,以期挖掘传统民居利于通风的建筑技术,为岭南民居建筑室内、外热环境的改善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拉萨地区民居是在高原寒冷干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居住形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量新式民居已逐步开始替代传统民居,其围护结构及建筑材料的使用也有较大差异,与传统民居相比,新式民居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及室内热环境方面的变化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选取拉萨赤角林村传统民居和新式民居进行了冬季室内热环境参数实测和计算机模拟,比较了2类民居的室内热环境及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分析了新式民居室内热环境的变化与特点,为该地区民居室内热环境的改善和对比研究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拉萨传统民居室内热环境现状,进一步为当地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的改善提供依据,对拉萨某传统民居的冬季室外气象环境和室内热环境进行了长期测试与结果分析.并根据当地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室内热环境进行评价,提出不舒适度日数(UCDD12)作为评价室内温度与最低舒适温度差距的量化指标.结果表明:该传统民居未生火炉的人员活动...  相似文献   

10.
闽南沿海地区在春冬交替会出现“回南天”这一特殊的高湿气候特征,导致室内较长时间处于高湿的环境。为了了解闽南地区农村民居“回南天”时室内热湿环境情况,选取典型现代砖混民居与传统石构民居进行调研,并对其室内热环境进行测试、分析与对比。通过实测数据分析,发现闽南地区“回南天”时期,相比砖混民居,石构民居室内温湿度波动幅度较小,且室内相对湿度较低,可维持相对稳定的室内热湿环境,具有更高的气候适宜性。对于非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进行评价时,使用室内相对湿度对“回南天”室内热湿环境进行评价较预计适应性平均热感觉指标(APMV)更为合适。最后通过室内环境模拟软件模拟砖混民居开窗时间段对室内相对湿度的影响,发现在下午开启窗户,室内湿环境较其他时间段更优。  相似文献   

11.
以甘肃省会宁县的"现代夯土绿色民居建造研究示范项目"为例,对当地新型夯土民居的室内热环境进行测试及能耗模拟分析,并与当地传统夯土民居和传统砖混民居进行比较,得出新型夯土民居的室内热环境要优于后两者,是值得继续大力推广的绿色民居模式。  相似文献   

12.
传统民居包含着一种建筑与周围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有机关系,然而其中原始的被动式设计手法仅为对环境的有限控制,存在着一些技术性缺陷。如何客观分析和评价其设计策略,对于传统民居的发展和现代建筑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黔东南地区郎德苗寨传统民居的实地调研,初步探讨了苗寨传统民居与当地环境的适应关系以及存在的不足。而后,选取当地1栋典型民居进行了室内热环境测试,定量分析了室内热环境及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3.
掌握热环境舒适度现状信息是传统建筑更新改造的必要条件,当前,物理实测和主观感受调查是热环境评价的基本方法,但两者之间决策模型的侧重不同导致了评价结果的明显差异。以寒冷地区豫北道口镇典型砖木民居为例,通过风环境模拟、物理环境实测与现场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获取研究数据,采用PMV、APMV、热适应评价模型与实际热感觉TSV模型进行评价并做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居民关于热环境的主观感受与客观评价存在较大出入,从评价结果来看,APMV模型所得结果与实际热感觉更接近;2)居民的耐冷适应性是不同模型评价结果差异的重要原因,考虑到居民对热舒适的渴望,民居更新改造应充分考虑当地人群的热适应性与热期望值;3)室内热环境现状与城镇住宅热舒适标准偏离较大,不宜采取城市标准进行传统民居热环境提升;4)围护结构气密性、室内温度波动规律及风貌保护兼顾是传统民居更新改造的重要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大理白族传统民居中的“三坊一照壁”作为白族典型传统民居,利用CFD模拟技术对在自然通风状态下的典型传统民居进行室内外自然通风模拟分析,并探讨其自然通风的优化设计策略,提高白族传统民居室内热舒适度,为将来白族传统民居的建设发展提供可行性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选取关中农村地区三类民居——传统、自建、统建民居进行测试,以对比分析这三类民居在夏季的室内热环境与能耗情况。根据测试数据分析及热环境评价指标计算发现,三类民居室内热环境总体上处于夏季较热的现状,同时为改善室内热环境而产生了较高的能耗;其中传统民居在夏季的室内热环境与能耗要优于其余两种类型民居。由此提出采用适宜采暖与围护结构构造的方式优化门窗设计及屋顶形式等措施,改善民居室内热环境并降低能耗,为农村民居生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邢台县英谈村传统民居室内天然采光模拟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英谈传统民居采光较差,为研究其实际的室内天然采光情况,在对英谈传统民居进行调研实测的基础上,将墙的厚度、窗地比、格栅的有无等作为变量,应用建筑环境模拟分析软件ECOTECT对英谈传统民居室内的天然采光情况进行数值模拟,总结归纳其室内天然采光的特征,定量分析不同变量对室内采光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室内光环境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7.
徽州民居冬季室内湿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徽州地区两栋典型民居冬季室内温度、湿度进行连续测试,通过对比徽州传统民居与现代民居室内热湿条件,考察了不同功能区域室内湿环境及热舒适性。结果表明,传统民居冬季室内处于潮湿及非常潮湿等级,相对湿度值高于现代民居,但传统民居室内湿度日较差小于现代民居,室内湿环境稳定性良好;传统民居与现代民居室内外含湿量相关性系数均高于0.8,室内湿环境对室外湿环境响应明显;在自然通风条件下,传统民居厅堂、厢房热舒适时间段占比分别为7.36%、8.77%,冬季室内热舒适性差,建议采用局部采暖设施。  相似文献   

18.
现场实测调查鄂西南传统干栏式民居室内热舒适水平,首次构建居民的热舒适模型。研究分冬夏两季进行,对208户民居进行热环境参数实测、387位居民的主观热感觉进行问卷调查,再用回归方程进行大量数据分析,确立其热舒适阈值为:夏季热中性温度为26.0℃,可接受的温度范围是22.2~29.7℃;冬季热中性温度为13.2℃,可接受的温度范围是8.1~18.4℃。按此值选取两户典型传统民居进行热环境评价,发现夏季室内热环境较舒适,冬季室内热环境较差;进而提出当地传统民居的优化重点是冬季保温,适当兼顾夏季防热。最后结合当地乡村住宅的现状,分析适宜的热环境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饶永  曲飞  程浩然 《安徽建筑》2013,(3):196-198
传统民居由于年代久远、破损严重、修复费用无法解决等原因,现有民居室内热环境已无法满足人们对室内热舒适度的要求。文章对江苏宜兴丁蜀古南街民居室内热环境进行实地测试并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对比分析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过渡空间"作为建筑室内外环境转换的空间形式从生理心理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民居建筑为了适应地域气候、文化,提出了丰富的空间模式系统。新疆吐鲁番气候条件、绿洲分布等对建筑空间布局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探究极端气候下不同空间模式对室内热舒适影响作用规律,采用物理环境实测结合现场问卷方法对夏季室内热环境进行量化研究,提出适用于极端炎热气候的民居空间调节模式,并通过IES数值模拟方法对建筑室外环境影响室内环境的调控优化策略进行讨论,从而为极端气候区民居建筑发展与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