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人行悬索桥结构自振频率低、整体刚度和阻尼小,人致振动问题需要特别关注。以某景区人行悬索桥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与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人行悬索桥人致振动响应的规律。考虑不同人群激励方式对人致振动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参数分析,包括人群附加质量、激励频率、激励分布和阻尼比,得到了各参数对人致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人行悬索桥加速度响应与激励人数呈正相关,在相同测试人数下,行走激励的加速度响应随行走频率的增加而增大;人群附加质量对人行悬索桥振动的影响不可忽略,宜根据桥梁的设计承载人数构造振动激励及确定桥面人群附加质量;人行悬索桥频率较低,直接按照步频构造人行激励更为恰当;为获得更不利的人致振动响应,当激励频率与结构某对称竖向振型频率接近时,人群行走激励取为全桥同向分布,当激励频率与结构某反对称竖向振型频率接近时,人群行走激励则按悬索桥的最低阶反对称竖向振型分布。对于一般的人行悬索桥,人致振动分析时阻尼比建议取为0.20%~0.40%。 相似文献
3.
对目前国内外人行桥的振动舒适度标准进行了分析讨论,选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范作为标准,对人行悬索桥进行人致振动的动力时程分析,并对人行悬索桥的舒适度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4.
5.
6.
通过模拟人行随机荷载激励,分别采用四种人行荷载工况对一座既有钢结构人行桥进行了人致振动时程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该人行桥在行人激励下的动力特性。考虑到现有人行桥的动力特点及对其振动舒适度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了考虑结构双向耦合振动的舒适度评价方法,并对该桥进行了舒适度评价,证明了该桥在动力性能上存在的问题。这对人行桥人行荷载模拟、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评价以及防振减振研究都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8.
人行天桥通常跨度较大,容易造成较大的振动响应,而振动有可能会造成人体感到不舒适,还可能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TMD减振装置可以有效提高人行天桥人致振动舒适度.本文以国内某在建的大跨人行景观桥为背景,基于MIDAS有限元软件建模分析了其自振特性和人致激励下结构的动力时程响应,并对比分析了该人行天桥增加TMD减振系统后,... 相似文献
9.
10.
以人行悬索桥为研究对象,根据我国行人的步行特性,用影响线原理将同步调行人荷载分别以集中力的方式单独施加在结构最不利位置,进行人致振动响应分析,最终求得最大振动响应,并且对主缆吊索间距、加劲梁布置形式以及抗风缆分张角度的改变,给人行悬索桥舒适度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结构的舒适度会随着行人数量或步频的增大而变差,因此要严格控制桥上的行人数量和步频,保证结构的舒适度;基于背景工程,以舒适度为选型标准,最终确定出吊索间距应选择 3.0 m或6.0 m,加劲梁应选择\"三根纵梁+全部斜撑\"的布置形式,抗风缆分张角度在30 °、45 °或60 °中选择为宜. 相似文献
11.
13.
14.
为研究抗风缆对双塔单跨悬索桥动力性能及抗风稳定性的影响,以某双塔单跨悬索桥为例,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对抗风缆的布置形式、水平张拉力、不同立面倾角对悬索桥的自振频率、失稳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其动力特性和静风稳定性,荷载试验表明:双塔单跨悬索桥设置抗风缆可提高其各关键振型、加劲梁竖弯和扭转频率,增强结构抗风稳定性能;抗风缆水... 相似文献
15.
福州东部新城设置了跨度为70m的空中连廊、由于建筑功能限制,该连廊采用空腹桁架体系。本文主要介绍了对该结构进行的舒适度验算以及消能减振设计,对于计算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实测的振动频率、振幅和振动加速度等方面动力响应对一大跨度人行悬索桥进行了综合的舒适度评价。环境振动试验和人群激励试验实测结果表明在人群荷载作用下,该桥振动感觉指标满足人行舒适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陈隽;曾东鋆;曹雷;王浩祺;黄茜 《建筑结构》2024,(20):25-33+47
人致结构振动在大跨工程结构设计中日益受到重视,但振动评价标准的相关研究却相对滞后。首先通过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得到了近期研究关键词的共性分析图、聚类分析图和突现性表。结果表明:振动舒适度限值是振动舒适度领域近期研究的热点。进而从试验研究和标准规范两个维度,对近百年来代表性的振动舒适度限值研究进行了梳理,整理了近40部规范的规定及相互承启关系。结果表明:传统研究方式难以避免人的特殊性和主观感受差异性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各规范存在数据基础薄弱、振动指标不统一、影响因素单一、覆盖性和延续性差等问题。最后讨论了未来两个可能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8.
选取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配套精品酒店第三层会议室27.3 m×15.6 m装配式钢结构集成楼盖建立足尺模型进行人致振动舒适度试验,获得该楼盖在单人行走、5人行走和10人行走等8种激励工况下的加速度响应,测试结果表明该集成楼盖人致振动舒适度满足要求。采用行走路线法对上述行走激励工况进行有限元模拟,将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数据吻合较好。研究发现,当沿楼盖X向行走时,楼盖加速度响应较大于沿Y向行走;各主板间采用的灌缝处理削弱了楼盖的整体刚度;对人流进行分流可以有效的降低楼盖人致振动响应。 相似文献
19.
指出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是我国最早建成的跨径超千米的特大跨径钢结构悬索桥,在运营中主缆出现了渗水现象,管理部门采用聚硫橡胶包裹的方法对主缆进行了重新防护涂装,彻底解决了主缆渗水问题,为我国悬索桥主缆系统的防腐延寿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