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芹 《上海包装》2024,(1):195-197
拥有独特地域特色的产品包装设计不仅能够赋予包装鲜明的地方特征和独具辨识度的视觉特征,更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审美共鸣。设计专业学生要深刻认识到地域文化与包装设计之间的关系,并在设计实践过程中巧妙融合地域文化。阐述了包装设计课程在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传统包装设计课程的特点和限制;介绍了项目教学的概念和特点、优势和挑战以及项目教学在包装设计课程中的必要性;探讨了河东地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的项目实践,讨论了项目实施和评估的重要性。研究表明,项目教学为包装设计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践技能和文化敏感性,加深了学生对文化与设计之间互动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包装结构设计的教学现状和课程特点,结合同等高校的教学经验,从"见"和"践"两方面着手包装结构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提出包装结构设计素材库的建设、包装展览参观、基础和创新包装结构设计环节的实践教学改革的一系列措施,以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包装结构设计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非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包装机械课程教学上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对典型的包装机械、机构有所了解和掌握,更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培养具备包装机械设计能力的包装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依据《江南大学卓越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卓越课程须对课内外教学内容与时数进行统筹安排,实践教学方法及其考核方式须进行改革。包装结构设计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在卓越课程改革中,将包装结构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为"实践(课堂讨论+课程项目调研+实验课+创意设计教学=设计实践与作品)+物化成果"模式;课程考核包含了平时课堂讨论情况、设计实践与作品、卷面成绩几个部分,物化成果已成为学生考核成绩的重要参考项目。实践性教学的加强与具有创新激励作用的公平评价方案,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其学习的主动性及其综合能力均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包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的物化成果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周小雪 《绿色包装》2022,(11):43-46
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关键阶段。包装设计课程作为视觉传达专业的专业课程,对培养学生设计兴趣、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具有重大影响。从教学对象的比较与分析,教学目标的选择与评价,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现等方面,探究包装设计课程知识体系整合建构。对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实施与过程管理分析,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加强设计实践训练,改进课程考核方法。在教学中融入设计教赛内容,提高包装设计专业课程质量,从而提升人才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艺术设计学院中.包装结构设计课程往往作为包装课程的一部分,占用的学时较少。在这较短的课时时间里,留给学生思考,学习、实践的时间也相应减少,导致课程最后的授课效果不理想,很难达到课程预期效果。众所周知,包装设计是门应用学科。而包装结构设计则是门基础性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它既是独立的课程。也是包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的艺术设计类院校的课程设置来看,对包装结构设计的重视程度不高,但从该课程的教学过程及教学目标来看。此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当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7.
包装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包装工艺学课程的特点及其在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阐述了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教学、完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实践,对如何提高包装工艺学课程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针对疫情下线上教学困难,化教学困境为教改机会,探索"包装设计"线上教学和实践过程可视化的方式。通过对"包装设计"线上教学课程整体设计、包装课题设定、实践过程设计、线上教学互动、线上作品展览,形成从课程框架——课题设计——过程执行——互动管理——评估体系一体化的线上课程模式。以过程可视化为导向的"包装设计"线上教学,促进教学的深度交流,使教学能量聚集,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包装设计"课程基础知识,还有设计观、方法论、执行力。  相似文献   

9.
作为高等院校包装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包装材料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按照项目化教学组织实施课程,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文章从创新实验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三个方面对《包装材料学》课程进行改革探索。结果表明:《包装材料学》课程实施创新实验项目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了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0.
包装设计课程包含理论、技术和工艺等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引入涠洲岛农产品包装实际项目,提高了学生体验感和实践能力。阐述了包装设计课程的现状,分析了乡村振兴和包装设计课程的联系,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实践表明,以地域文化资源为导向、倡导“企业进校园、项目进课堂”的包装设计课程改革,对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设计日新月异,不断前进,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也要不断的更新开拓,当下高校《包装设计》课程要得以发展,如何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如何创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工作室,是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打造行业内需要的包装设计人才的首要前提,因此必须继承并改革以往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针对包装结构设计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现状和特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教学改革的内容:1.明确实践环节主线;2.加强实践环节与其他专业课程的结合渗透;3.增强校企合作,引导学生将包装结构设计作为包装整体设计中的一个环节来考虑,提高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包装印刷作为包装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的重要性,并分析归纳了包装印刷的课程特点及其在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完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实践,对如何提高包装印刷课程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教学目标,通过项目式教学探索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教学的路径和方法。课程构建了包装设计创新性教学体系,包括立体化包装设计实践体系和文化创新设计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与设计实践能力。设计成果从包装设计视角传承了中国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旨在增强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包装造型与装潢设计课程在国内的教学现状。提出从明确课程主线、优化知识结构、加强团队合作、创作获奖作品和改革课程考评机制五个方面分析教学改革的内容。实践表明,改革后的课程设置更具有完整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6.
缓冲包装材料力学课程设置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适应包装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完善包装人才培养计划和包装工程专业的相关课程体系看,"缓冲包装材料力学"应是包装工程专业一门必修专业课程.从人才培养要求和课程体系完善的角度分析了开设缓冲包装材料力学课程的必要性,确立了该课程的知识体系,详细介绍了该课程相应的知识点、实验大纲及内容,推荐了该课程的教学参考书目.按照该课程设置的要求,本研究组成员经过2a的缓冲包装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实践,发现该课程教学效果较好;针对在校生和就业生从课程内容新颖性、实用性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满意度等方面所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该课程的开设对于包装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学生工程能力的提高、学生就业的便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余佳 《绿色包装》2023,(9):24-27
包装设计作为一门覆盖色彩、结构等视觉语言和材料、工艺等技术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传统教学模式侧重于理论说教,较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应用型本科大学”教学基础背景下,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应加快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包装设计人才提供支持。基于应用型本科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符合“两型”社会的发展要求,对产品设计专业包装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使得学生具备相应专业技术与专业素养,帮助学生顺利与工作岗位对接。  相似文献   

18.
龚宁平 《包装工程》2004,25(5):213-215
对包装管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改进,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的生产管理模式、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制造技术,以及充分包装与物流的关系,从课程和教学方法上提出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9.
包装信息     
全自动包装码垛 成套设备研制成功 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又获进展,全自动包装码垛成套设备已由北京兴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实华包装装备技术开发公司研制成功。这一国家“八五”重大技术装备科技攻关项目日前在京通过国家级鉴定。 在北京燕山石化公司4万吨聚丙烯和14万吨聚乙烯生产线上,看到由实华包装装备技术开发公司提供的4套全自  相似文献   

20.
结合食品保藏与包装技术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性质和作用,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提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与建设,以及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以适应新世纪创新人才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