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长庆陇东油田注水井具有"定向井、小水量"的特点,对分注工艺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使用的偏心分注工艺技术存在测试投捞成功率、效率低及测试误差大等问题,引进了桥式同心分注工艺。该工艺在南梁西、华152、白455区块37口分注井进行应用,通过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提高了分注井测调成功率、效率及精度,满足了陇东油田精细分层注水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针对偏心配水器在大斜度井、深井、多层分注井及采出水回注井中应用时测调成功率低等问题研制的常规同心配水器在实际应用中依旧不能满足小排量精细化注水要求。该配水器拥有较大的桥式过流通道,一体化可调水嘴结构设计,水嘴可无级连续调节,与同心测调仪配合使用进行水嘴开度大小调节。推广使用后效果良好,实验对接成功率100%,一次测试调节成功率90%以上,平均单井测调时间为8 h。  相似文献   

3.
桥式偏心精细分注工艺及测调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庆油田注水井具有"定向井、小水量"的特点和难点,对分注工艺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不断深入,常规分注工艺存在分注有效期短、测试投捞成功率低、测试误差大等问题。本文通过桥式偏心分注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完善配套了测调技术,初步满足了定向井小水量注水的技术需要,为精细化注水提供了新的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4.
分层注水是油田稳油控水、提高油层动用程度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井下分层注水工艺管柱结构一般包括锚定工具、封隔器和配水器等,其中配水器是分层注水管柱的核心工具之一,通过从地面下入测调仪器对接配水器调节配水器水嘴大小,从而实现注入水量精确测量及连续调节(简称测调)。目前桥式偏心配水器和桥式同心配水器是国内应用较多的两种配水器。桥式同心配水器相对于偏心配水器更易与测仪器对接,更适应于井斜大、水质较差的注水井中。但是由于注水井返吐出砂返吐粘油,造成洗井通道、球座及配水器水嘴堵塞,注水井洗井不通,无法进行井下测试调配,制约了油田注水开发,因此控返吐桥式同心配水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研究油田中新型大斜度井同心分层注水技术,研究了井下连续可调配水器、电缆直读测调仪和电缆直读验封仪。该技术使用同心测调方式,井下排水器采用的桥式通道设计方式,水量调节使用的偏心阀设计。最后将同心分层注水技术应用于实际的大斜度井中可以发现,能够提高对接成功率、节约测调时间、提高测调精度、降低成本等优势。  相似文献   

6.
辽河油田海南3断块大斜度水井采用桥式偏心和测调联动分注工艺,管柱寿命不到1年,测试成功率仅25%,针对此问题,辽河油田钻采院研制了一种适应大斜度井的分注管柱和工具,技术从2013年至今已累计在现场应用30井次,对应油井累计增油5100余t,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针对河南油田转入后续水驱后,现有分注工艺存在耐高压性能差、多级解封难、验封、分采工艺存在寿命短的问题,进行了聚驱后油藏水驱分注分采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创新完善了防返吐分注分采工艺技术,形成了适合多种井况的可验封耐高压防返吐分注工艺管柱,具有防返吐与验封两种功能,实现了分注管柱使用寿命及测试效率的大幅提升。完成了多级分注防返吐测调一体化配套工具应用研究,设计了防倒流阀,研制出防返吐井下同心测调配水器,解决了井下同心测调配水器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前油田使用的分层注水工艺管柱种类很多,有空心分注工艺管柱、液力投捞斜井分注工艺管柱、同心集成分层注水工艺管柱、偏心分注工艺管柱、旋压分注工艺管柱、桥式偏心分注工艺管柱、恒流量分注工艺管柱和压控开关分注工艺管柱。  相似文献   

9.
分注注水工艺是对各层段进行有效划分,再根据小层特性及开发需要,进行按需注水,可以解决多个层段之间的层间矛盾和提高注水效率。因此,需要对分注井进行分层调配,根据开发方案对各吸水层进行注入量的调节控制。目前调配技术主要有常规调配、测调联动、同心测调三种。主要对常规调配以及测调联动技术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0.
西峰油田储层矛盾和井筒状况复杂。为提高分注合格率及测调效率,针对常规偏心分注测试存在层间干扰、测试误差大等问题,在西峰油田引进并推广桥式偏心分注工艺技术。从现场应用情况来看,该工艺满足了小水量注水技术需要,为低渗透油田精细化注水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桥式偏心分注工艺在低渗透油藏中的开发应用不断深入,分注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开始显现。鉴于低渗透油藏小水量注水的要求,分层注水井存在着单层配注量较低,层间物性差异大,且各个层位吸水能力不同、单层配注不准确等问题,无法达到精细注水的目的。本文将通过对桥式偏心分注工艺在现场的应用情况以及配注误差的分析,优化分注工艺并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12.
发展分层注水技术,实现精细注水、有效注水,是油田进入稳产阶段改善开发效果的必然选择。21世纪以来,长庆油田根据不同油藏类型和注水环境,逐步开发了油套分注、桥式偏心分注、桥式同心分注、数字式分注,目前数字式分注正处于实验和推广阶段,本文重点阐述波码数字式分注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3.
多级分注井普遍采用常规偏心注水管柱,采用等压力降落测试方法,水量计算采用递减法,单井平均测试周期8天。采用可靠性设计理念,强化分注管柱工作可靠性,现场实施分注、细分注、层段重组、检管重配措施,砂岩油藏平均单井分注层数由2.9层增加到3.5层,主力砂岩油藏平均单井分注层数稳步提高,由3.0层提高到了3.8层。同时桥式偏心分注与测调联动工艺逐步推广,单井平均测试周期由8天缩短到2天。  相似文献   

14.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为解决层间(层内)吸水矛盾日益突出,剖面吸水状况逐渐变差,降低油藏递减,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的目的。各油田大力开展注水井分层注水工作,由于对注水层位的精细管理、注水单元的细化,一是对分注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射孔段在1.7m至3m的分注井需将井下工具精准的下入指定位置,必须利用磁定位曲线来校正,保证封隔器在薄夹层中的坐封位置无误;二是分注井的数量逐年增加后期测试调配工作量也随之增大,测试调配技术需进一步提高。采油三厂2013年开始试验实施小卡距分注及桥式同心直测配水工艺。本文结合这两项技术在采油三厂的现场实验应用结果,分析其现场适应性和存在的问题,为我厂分层注水工作新的发展走向提供技术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工艺下的分层注水技术所带来的一些问题,研究并实现了一种新型分层注水自动控制测调技术.利用动力与数据组合电缆使PC机对井下各层段进行实时配注,实现了注水井的自动控制测调.自动控制测调分注工艺技术是在原有的常规测调注水工艺基础上进行的一次较大变革,使常规注水测调工艺带来的几个关键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井下偏心分注投捞测试工艺难以适应伊通地区深井高压分注的问题,从简化投捞调配入手,研制出新型深井高温高压分注工艺管柱。该管柱上部采用防返吐偏心配水、下部采用两级同心恒流配水的桥式结构,实现三段配水的同时,减少了测试投捞次数。  相似文献   

17.
注水质量的好坏,在油田生产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在注水方面主要采用两种管柱形式:其一为同心分层工艺管柱,特点是可一次投捞多个堵塞器,但分层最多为四层;其二为偏心注水分层工艺管柱,其特点为分层数量不限,但堵塞器投捞、分层测试复杂,耗时长,反复工作量大。我厂成功研制了井下智能测调仪,并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将智能测调仪器的单导向改为双导向,适应了智能测调的发展,提高了测调一次成功率,实现了在一次下井过程中同时完成井下多层流量测试和目标流量配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斜度井分注困难,分注管柱有效期短及分注管柱小修解封率低等问题,采用同心分注管柱技术。该管柱由防卡锚定器、同心配水器、Y341自验封封隔器和辅助解封工具等组成,采用同心配水器,实现大斜度井的分层注水;采用上下锚定结构,避免管柱蠕动导致分注管柱失效的问题;采用辅助解封工具,提高分注管柱小修解封成功率。该管柱现场应用5井次,分注成功率100%,取得较好效果。应用表明,同心分注管柱满足60°井斜以内、5~60 m~3/层的精细注水要求,实现封隔器自验封的效果,达到小修动力解封解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三叠系长6油藏一般为分注合采开发、层间矛盾突出,但前期采用桥式同心等常规分注方式,受限于遇阻遇卡现象普遍、成功率低,难以满足油藏精细分层注水配水的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2015年推广同心双管分注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分注效果。但该技术目前仍无法有效测试吸水剖面,不能及时了解层内的吸水状况,有效指导注水技术政策调整和措施制定,层内矛盾加剧,油藏稳产形势变差。结合同心双管分注的管柱结构和吸水剖面测试原理,开展吸水剖面测试技术研究,巧妙地利用了Y341可洗井封隔器洗井通道双向开启的机理,完成了吸水剖面测试作业;从测试结果和注水调整效果来看,测试结果能有效反映各层层内的吸水状况,该测试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分层注水是实现油田开发长期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手段。国内已形成了"桥式偏心+钢管电缆直读测调"主体分注技术,技术适应性不断提高和完善,满足了常规注水井的开发需要。随着水驱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注水井防砂、低配注量分层流量测试、高温高压井分层注水、大斜度井分层注水、分层注水实时监测与控制等技术的研究成为分层注水工艺的发展趋势,引领分层注水向自动化、智能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不同油藏、不同井型条件下注水开发对分注工艺的需求,确保水驱油田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