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防汛抗旱》2020,(1):102-103
2019年,云南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减灾救灾工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分别作出批示、指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防指)及时召开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动员部署工作。省水利厅、省应急管理厅多次会商研究落实机构改革事宜、健全防灾减灾救灾协调联动机制,为抓好水旱灾害防御和防汛抗旱减灾救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全力抗旱减灾救灾。①及早谋划部署高位推动。5月17日,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抗旱工作;5月20日,省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抗旱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明确提出决不允许出现受旱群众没有水喝的情况,决不允许因旱情影响全省脱贫攻坚大局的抗旱减灾救灾目标任务。②真金白银全力抗旱。  相似文献   

2.
2005年安徽省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水旱灾害,省防指适时启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确保了防汛抗旱工作顺利进行,本文对2005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运用进行总结,并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水旱灾害应急管理是新时期防汛抗旱工作的新课题、新要求,是有力、有序、有效应对水旱灾害的可靠保证。本文从湖北近几年来水旱灾害应急管理的实践出发,从体系建设、预案编制及组织实施等三个应急管理的核心方面展开分析与阐述,对应急管理实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对于重庆市,当前,洪涝灾害仍然是心腹之患,干旱缺水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防洪抗旱减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重庆市历来高度重视水旱灾害的防御工作,在加强工程措施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非工程措施建设,通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防洪抗旱组织领导、防御预案、监测预警、调度指挥、应急保障等水旱灾害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加强洪水管理,实行全面抗旱,大力提高了防汛抗旱现代化水平,增强了防洪抗旱综合能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防汛抗旱》2008,18(5):32-32
根据突发水旱灾害应急处置工作需要,为进一步规范国家防汛抗旱应急响应工作程序和应急响应行动,提高应急处置工作效率和水平,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制定了《防汛抗旱应急响应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  相似文献   

6.
防汛抗旱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为做好水资源管理和水旱灾害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水旱灾害突发事故的危害,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  相似文献   

7.
水旱灾害应急管理是新时期防汛抗旱工作的新课题、新要求,是有力、有序、有效应对水旱灾害的可靠保证。从湖北省近几年水旱灾害应急管理的实践出发,提出了湖北省水旱灾害应急管理要从体系建设、预案编制及组织实施着手。  相似文献   

8.
各级防汛抗旱办公室和防汛抢险应急队伍是防汛抗旱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力量。宣城市坚持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并拳,大力加强防汛抗旱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有效应对了历次重大水旱灾害,最大限度减轻了灾害损失。针对存在的组织机构不健全、预案体系不完善、应急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今后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极端天气的频率增加,强度增大,给各级防汛抗旱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是个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防汛抗旱的理念就是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防汛抗旱预案保障体系,把防汛抗旱工作纳入风险管理框架,主动预防和应对水旱灾害的威胁,全面加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建立防洪应急预案体系,是深入推动两个转变的具体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防汛抗旱》2020,(1):98-99
2019年是机构改革后四川应急管理部门履职应对水旱灾害的开局之年。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应急管理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立足省情、科学谋划,扎实推进防汛抗旱应急管理工作,全力防范化解重大水旱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四川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应急管理和防汛减灾工作。5月,召开全省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省委主要领导对2019年防汛减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汛期多次对抗洪抢险救援工作作出指示批示。省政府主要领导、分管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深入灾区一线指导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省委、省政府督察室牵头,组织对全省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开展两轮综合督导,督促指导基层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全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轻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1.
在总结多年应对水旱灾害经验的基础上,辽宁省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体系.以辽宁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现状为基础,立足于防汛抗旱工作的实际需要,从制度规范、组织管理和基层能力3个方面提出辽宁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通过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辽宁省防汛抗旱应急预...  相似文献   

12.
陈予倩 《治淮》2009,(2):17-18
2003年非典事件之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制订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对预案的制定作出明确规定。为做好淮河流域防汛抗旱应急处置工作,明确细化工作权限和程序,淮委编制发布了《淮委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并在2007年淮河流域水旱灾害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9年2月6日,省政府办公厅批准实施甘肃省抗旱应急预案,标志着我省抗旱应急工作进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我省降水稀少,水资源贫乏,长期以来,干旱缺水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现实问题。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干旱天气频繁,旱灾影响日益加剧,干旱已严重制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为了切实增强干旱风险意识,提高抗旱应急工作的科学性、主动性和时效性,提升抗旱减灾的应急能力,保证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甘肃省抗旱防汛指挥部编制了甘肃省抗旱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4.
2019年,安徽省旱涝交织,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防指)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抢先抓早,精心组织,强化落实,有效应对强降雨、台风暴雨和干旱灾害。(1)坚持改革引领,强化机制建设。①健全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及时调整省防指组成人员,明确省政府领导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分工。市、县防指于主汛期前完成调整,全省有12个市、50个县(市、区)防指日常工作由应急部门承担,其余仍由水利部门承担,确保了改革期间防汛抗旱工作有人抓、不断档。②完善工作职责和预案。研究制定省防指工作机制,修订省防指成员单位防汛抗旱工作职责,厘清相关部门防汛抗旱职责分工。修订上报《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③完善军地联防机制。进一步完善与省军区、武警安徽省总队、安徽省消防救援总队等抗洪抢险队伍对接,构建应急联动机制。④加强培训演练。省防指分别在淮河、巢湖水域开展了防汛抢险综合演习,对180余名市、县指挥长和省防指新调整成员以及市、县应急系统150余名防汛抗旱人员进行了培训,提高指挥调度能力和业务水平。全省各级共开展防汛演练220场、1.1万人次参加。  相似文献   

15.
张智吾 《中国水利》2007,(24):42-44
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这一基本待征决定了我国防汛抗旱任务艰巨而繁重。党中央、国务院对防汛抗旱工作高度重视,近年,防汛抗旱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科学防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7年,我国水旱灾害都较为严重,水旱灾害总体呈现先旱后涝、北旱南涝、旱涝急转和旱涝并发格局。  相似文献   

16.
机构改革后,我国防汛抗旱工作体制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其职责由水利部和应急管理部共同承担。根据批复的"三定"方案,水利部成立了水旱灾害防御司,应急管理部成立了防汛抗旱司,各自职责也做了相关规定。如何做好新格局下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每一位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者都必须加以认真思考并着力推进。简要回顾了我国防汛抗旱工作发展进程,分析了新格局下我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重点和难点,提出了做好新时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举措。  相似文献   

17.
2019年,湖南省汛情旱情复杂多变,总体呈先涝后旱态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应急管理部的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饮水安全放在首位,团结带领全省党政军民奋起抗御,最大力度化解了水旱灾害风险,最大程度减轻了水旱灾害损失,实现遭遇特大暴雨洪水没有发生群死群伤、遭遇长时间晴热高温没有发生大范围旱灾,夺取了防汛抗旱新胜利。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我省水旱灾害给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影响入手,介绍小型移动应急平台功能和优势,提出依托省政府移动应急平台,建立突发信息报告和防汛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全省防汛应急指挥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中国防汛抗旱》2020,(1):78-80
2019年是防汛抗旱体制改革后的第一年,水利部门由过去全面组织协调防汛抗旱工作转变为承担水情旱情监测预警、水工程防洪调度、防汛抗旱抢险技术支撑及山洪灾害防治等职责。一年来,湖北省水利厅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理念,按照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科学防控,充分发挥水利工程防洪减灾作用,最大限度减少了水旱灾害损失,为全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为使水旱灾害处于可控状态,做好水旱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是必要的.文中针对南郑县防汛抗旱部署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