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依法治国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作为民主政治的产物,依法治国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又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和必经之路。在法治维度下,必须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提高科学立法能力,实现法治体系现代化;全面提升公民法律意识,创设良好的法治环境;优化网络公共空间,推进网络法治建设,最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善治的本质特征就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要实现善治就应该:追求善治的责任性价值取向,构建认同型责任政府;追求善治的透明性价值取向,构建透明型公正政府;追求善治的法治价值取向,构建现代化法治政府;追求善治的公共福利最大化的价值取向,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追求善治的重视公民参与的价值取向,构建合作型政府.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对这一重要历史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部署,必然加快推进其自身的现代化。伴随国家治理现代化在社会科学领域逐渐成为一个显性议题,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范畴进一步深化,引发了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问题的探讨,其中原则遵循和实施路径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首先要厘清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其次这一目标的实现还要遵循科学性与系统性、制度性与操作性、整体性与协同性“三个统一”的原则诉求;最终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依托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核心和关键是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是我国政府治理模式转变的内在要求,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政府治理仍存在政府过于垄断公共事务或管制市场,影响社会的自主性发挥和资源配置效率,利益聚合不充分造成偏离公共利益使政府面临治理危机等问题。这种局面的扭转有赖于我国政府治理的转型,政府治理的现代化转型必须遵循总体性发展原则,发扬公平、效率和服务的精神,倡导多中心协同治理,倡导培养现代政府治理理念,正确对待政府与社会、市场和公民的关系,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有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5.
6.
生态文明建设是十八大提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洞见,但要实现地方善治则需要考虑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嵌入到地方治理结构中,将生态文明建设变为一种政市共识的激励制度。这不仅需要审视我国地方政府以往发展所形成的经济本位路径,更需要揭示可能存在的各种固有冲突。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前提性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地方善治。  相似文献   

7.
党内法规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法律一体同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国家治理视域下的党内法规应具备四个方面的特点。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必须注重党内法治与国家法治的辩证统一和有机融合,应从三个方面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应根据国情党情进一步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的科学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考察,刑法不是管控社会而是治理社会的手段。应转变刑法观,以人为本,树立人本主义刑法观。要正确认识犯罪,侧重刑法的价值理性,尊重和保护犯罪人的人权;透视复杂的人性,构造刑法理论;把握刑罚发展趋势,提倡人权防卫的刑罚理念。  相似文献   

9.
大俄罗斯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与俄罗斯民族国家的形成、现代化的进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面对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挑战,俄国独特的地缘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宗教,使得俄国在政治体制建设、社会文化体系等方面走上了与西欧民主、公民社会迥异的现代化道路。大俄罗斯主义形成是在对抗现代化进程中的压力下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体现:是俄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渡时期产生的独特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善治必须以公共精神为支撑,分析了当代公共精神治理缺失的现状,探讨了加强社会公共精神生活治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彭伟 《商品与质量》2022,(8):121-123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2.
13.
14.
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千年理想的现代追求。与总体小康相比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志着中国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在小康建设上,物质生活提高外,将更加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以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全面小康建设,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现代法治是用法律来约束公共权力及其行使的一种社会组织结构,法治思维这一概念只能从此种结构中来理解,在该结构中“现代”和“公共权力的行使”始终居于重要地位.对于领导干部来说,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主要包括:义务思维、底线思维、人本思维、正当程序思维等.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在于“现代化”,而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能力,就我国当前的情况而言,有三种能力特别重要,即制度建构的能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改革开放的能力.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与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二者在“现代”和“公共权力行使”等方面高度一致,法治思维是提高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思维,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则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养成.  相似文献   

16.
"我们愿意做一个大胆创新的尝试者,用我们的智慧创造,为社会"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为加快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提供技术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场与病毒较量的战斗,也是一场典型的数字时代抗疫战争。作为国家网信事业的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践行初心使命,在认真加强自身防疫的同时,积极响应党中央要求,主动作为,第一时间开发上线并免费向公众提供"一网畅行"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大数据系统,以更有价值的方式投入到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去,以信息化手段为疫情防控和保障社会平稳有序运行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发挥了科技型央企在信息化抗击疫情战争中的排头兵作用,展现了新时代"大国重器"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7.
18.
"善政"和"善治"的统一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表征.杭州市"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人民的满意度"作为价值追求,依托互联网、大数据进行政府自我革命,是对"善治"和"善政"的有效探索,三年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形成了"杭州样本",但随着改革的深化,也出现了一些堵点和难点,需要保持深化改革的战略定力和攻坚克难的决心,在宣传手段、公...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对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善治的发展历程,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善治之区别,以及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理论和现实基础的分析,提出新时期社会治理体制改革要转变社会治理理念,创新社会治理手段,夯实社会治理基础等,最终实现政府负责、全社会参与、秩序井然的全新社会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指导,在领导革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过程中,把民主制度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从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开始,立足于国家的统治职能和社会职能,领导理念和执政理念不断演进,彰显了与时俱进的品格.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巩固政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奉行"国家统治"的执政理念.在改革开放时期,为了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执政理念由"国家统治"转向了"国家管理".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执政理念又一次得到升华,由"国家管理"提升为"国家治理".不同历史时期的执政理念体现了始终不渝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