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利 《中国科技博览》2013,(15):109-110
针对沙四段滩坝砂岩薄储层研究程度低、勘探难度大的问题,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的基础上,认为在沙四上亚段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和半深湖一深湖3种沉积体系类型;滩坝砂岩油层分布明显受储层物性和厚度的控制,地层压力高低决定油藏类型和油气充满程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江家店地区勘探过程的剖析,认识到地质特征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是影响该区勘探的关键因素。对该区的构造、储层、断层封堵性能等地质特征与油气成藏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指出了该区的主要勘探目的层系、油藏类型及分布特征,为下步勘探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不整合是最为常见的地质现象之一,与油气成藏关系密切。本文针对不整合油气成藏规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自石油工业产生以来,油气成藏机理研究一直是石油地质学家极为关注的课题,多年来油气成藏理论层出不穷,从背斜成藏理论、多个油气藏理论到流体封存箱理论、含油气系统理论;从天然气运聚动平衡理论、断裂控烃理论到相势控油气理论、排烃门限控油气理论;从流体势场油气聚集理论到成藏动力学和源盖共控论等。油气成藏条件的各种研究更加深人,学科分的更加细致。并且分别利用地温场和地压场、成藏史、含油气系统、成藏动力学及其系统、盆地模拟技术等多种技术方法来研究油气成藏,有关油藏的研究也向综合化、历史化、定量化、精细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孙宁 《中国科技博览》2012,(17):315-315
草桥-广饶潜山部署钻探了草古125、草古126井均获成功。其中草古125井获日油29.98t,草古126井获日油33.3t工业油流,发现了济阳坳陷目前产层埋深最浅的油藏,展示了广饶地区古潜山油藏将是油田下一步重要的重要产能接替阵地。  相似文献   

6.
东辛油田作为国内外极为经典的复杂断块油气田,在多年的滚动勘探和开发中,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对于沙一段而言,其基本地质规律研究较为薄弱,油气勘探程度较低。有必要弄清该地区沙一段油气成藏条件,以挖掘沙一段的勘探潜力,来指导该地区的滚动勘探开发。本文通过对东辛地区沙一段烃源岩条件、储集条件、盖层条件和油气运移及圈闭条件的分析,阐明该区油气藏形成的主要因素及油气藏类型,为该区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申红 《中国科技博览》2013,(10):312-312
本文提出了东营凹陷王家岗油田沙三段油气成藏机制及输导体系。分别对该区烃源岩、储盖特征、圈闭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有效油源岩生标特征上各有特点,并阐明了油气形成之后的输导体系。  相似文献   

8.
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纯下沉积时期,湖盆开始扩张,其主要沉积相类型为滨浅湖背景下砂质滩坝相,砂质滩坝相由附近的三角洲、扇三角洲和近岸水下扇等近岸较大砂体经湖浪和湖流再搬运和改造形成。本文主要综合钻、录、测、地震及试油试采等资料,对滨南地区东部滩坝砂油藏解剖,明确滨浅湖滩坝砂油藏的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9.
针对王家岗地区沙三段勘探程度低的特点,本文在对该区沙三段烃源岩特征、储盖特征、圈闭条件以及油气成藏过程的综合分析,确定了该区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为下步该区滚动勘探部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岩相、物性、压力、埋深、烃源岩等多种控藏因素深入剖析,明确了各个因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其中压力、烃源岩、构造是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明确了东营凹陷南坡东段碳酸盐岩油藏的成藏规律。  相似文献   

11.
对于岩性油气藏的研究主要是在1966年美国著名石油学家莱复生提出勘探隐蔽圈闭以来,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地层不整合、岩性及古地貌等圈闭的油气勘探。岩性油气藏是含油气盆地进入中后期勘探阶段的主要勘探目标,在世界含油气盆地的勘探中取得了突破胜成果,国内外发现了许多大、中型油气藏(田)。在中国东部盆地,特别是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勘探的难度也不断增加,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变得日趋重要,已成为增加油气储量的重要方向。本文首先阐述了岩性油气藏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从成藏动力系统、成藏模式、成藏主控因素等方面对岩性油气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分析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罗正宇  余婷 《硅谷》2015,(1):195+208
本文通过分析轮古中部斜坡地区原油的类型与分布、流体包裹体和储层沥青等特征,以进一步了解轮古油田中部斜坡带油气成藏特征,为下步开发、开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依据孤北地区沙四上亚段的油源对比、储层特征、盖层特征及油气藏特征,将其划分为源内自生自储油气成藏组合和源外旁生侧储油气成藏组成。孤北区域沙四上亚段存有三类油气成藏模式:源内初期成藏垂向运聚形式、近源中期成藏侧向运聚模式、源外晚期成藏混向运聚模式。不整合面、构造圈闭及断层发展是油气成藏组合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沾化凹陷南部三合村地区馆陶组油气成藏认识不清这一制约勘探的主要问题,对油气成藏规律展开了系统研究。通过油藏解剖明确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油源断层活动强度控制油气运移起始点,微幅构造脊控制油气平面运移路径,储盖组合影响油气富集程度。最后总结三合村地区馆陶组油气成藏模式为它源阶梯式侧向运移浅层成藏。  相似文献   

15.
文东断裂带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文留构造带,油藏受文东、文70和文147三条东倾的断层控制,为东倾的断层和一系列西倾的断层形成的断块。断层切割关系复杂,造成断层组合多解性强;另外油藏含油层系多,油藏较小,油水关系复杂,油藏成因、富集规律及控制因素不明确,油藏动用困难。针对区带存在问题,运用地质综合分析和三维地震解释等多种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强调整体解释的基础上,重点解剖了文东断裂带各断层的空间展布及组合关系,落实了构造形态和圈闭特征,并对所形成构造圈闭的含油气性及潜力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库车坳陷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开展油气藏分布规律、控制因素和成藏模式研究,对于该区油气的下一步勘探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针对陈官庄地区沙四段滚动勘探程度低的特点,本文在对该区沙四段油源条件、储集层分布、构造及圈闭条件、断层及断层活动、异常压力研究等,确定了该区成藏模式及成藏规律,为下步该区滚动勘探部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黄骅坳陷自来屯地区地层剥蚀严重,油气成藏规律复杂等特点,笔者引入“主运移通道控烃成藏理论”,对油气运移通道、空间分布形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进而在重构自来屯地区构造模型的基础上,对该区的构造特征、已探明油藏与主运移通道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油气成藏规律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自来屯地区油气成藏模式剖面图,井结合地震构造图部署滚动勘探井位,达到了增储与建产的双重目的。该技术方法对我国复杂断块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港油田黄骅坳陷埕北断阶带具有含油气目的层多,油气藏类型多样,纵向叠置、平面连片,油气复式聚集的特点。影响该区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充足的油气源、良好储集条件和储盖组合、基岩潜山背景下的断阶构造、长期继承性发育的断层等。其中,断层和盖层是控制油气纵向成藏的关键因素;基岩潜山背景下断阶构造和输导体系是控制油气横向成藏的主导因素。而埕北断阶断裂、不整合面及砂岩输导层三者不同的配置关系,构成了研究区多种油气运聚方式,并形成研究区主导成藏模式一阶梯状输导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生代海相油气成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0-1978年笔者在塔里木油气地质调研中首次提出古生代有发育的烃源岩,1984年沙参2井实现了古生代海相油田的首次重大突破。1992年通过多个古生代油气田深入研究建立了古生代海相油气成藏理论。其理论内涵:叠加复合盆地成藏,多时代多层系生油,多期成藏,多时代多类型储盖组合,多成藏模式,油气主要分布在古隆起、古斜坡、断裂带和不整合面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