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2.
BTA和PTD对铜的缓蚀作用的光电响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铜电极在含缓蚀剂BTA和PTD的硼砂和硼砂-硼酸缓冲溶液中的光电化学行为,研究了不同浓度缓蚀剂对铜电极表面Cu2O完全还原为Cu的电位φV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φV表征了缓蚀剂所形成的膜与Cu2O怪之间的结合力,缓蚀作用越强则φV越负。  相似文献   

3.
利用电化学方法和表面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了有机膦酸醇酯类缓蚀剂(YKI-05)对于907A钢在天然海水中的缓蚀行为.实验表明,在静态海水中,浓度为300mg/L的YKI-05缓蚀剂能在907A钢表面形成稳定的缓蚀膜层,是一负催化阴极型缓蚀剂,在实验周期内其对907A钢的缓蚀效率较高;并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俄歇电子能谱(AES)对该缓蚀膜的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化学阻抗技术研究了LiOH、Na_2MoO_4和BTA对铜镍合金在55%LiBr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LiOH和BTA都能显著减缓铜镍合金在LiBr溶液中的腐蚀,而Na_2MoO_4含量较低时可能会加速腐蚀。三种缓蚀剂复配使用,对铜镍合金在55%LiBr溶液中的腐蚀具有更好的缓蚀效果,复配后具有协同效应。试验表明,复合添加0.10 mol/L LiOH、150 mg/L Na_2MoO_4和150mg/L BTA时,对铜镍合金在55%LiBr溶液中的腐蚀具有最优的缓蚀效率。  相似文献   

5.
B10铜镍合金流动海水冲刷腐蚀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旋转圆桶冲刷腐蚀试验机,利用多种电化学测试手段,结合表面分析、失重测量研究了B10铜镍合金流动海水冲刷腐蚀、成膜过程和膜层的电化学信息,探讨了流速及腐蚀时间对成膜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B10合金在0、1、2、3、36、4m/s的试验流速海水中的腐蚀速度随着腐蚀时间的变化规律相似,在静止和流动海水中都会生成内、外双层保护性的腐蚀产物膜,随着流速增加,产物膜因受流体力学作用增大而被冲刷削薄;腐蚀反应阳极区随海水流速和时间变化较大,腐蚀受阳极反应和传质过程控制.   相似文献   

6.
弱碱性抛光液中铜化学机械抛光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弱碱性介质里以铁氰化钾为钝化剂,对铜化学机械抛光技术(CMP)过程中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在线测试,考察了铜在无铁氰化钾存在下的极化行为及铁氰化钾浓度对腐蚀电位的影响,研究了在不同压力下铜抛光前后的腐蚀电位(φE)和腐蚀电流密度(JC)的变化规律,比较了抛光前及抛光过程中铜极化曲线的变化。定性地通过成膜的快慢及抛光过程中腐蚀电流密度的大小来说明抛光速率的高低,证明了以弱碱性溶液为介质,铁氰化钾为成膜剂,纳米γ-Al2O3为磨粒的CMP配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碱性介质中铜镍合金及铜电极的光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动电位伏安法和光电化学方法对铜镍合金(7%Ni 93%Cu)和铜电极在碱性介质中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铜镍合金电极的阳极氧化膜呈p型光电响应,光电响应来自电极表面的Cu_2O膜,其厚度大于纯铜电极的Cu_2O膜。铜电极在碱性Na_2SO_4溶液中电位正向扫描时的光响应呈p型,点蚀电位以后光响应从p型转为n型。  相似文献   

8.
采用可原位测量的管流式试验装置,利用失重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对比研究了B10管在静态和动态天然海水中的腐蚀行为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并通过SEM、XPS等分析了其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结果表明,在两种海水暴露条件下,试样的腐蚀速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B10管表面在静态下生成的腐蚀产物主要是Cu2O,而在动态条件下则为NiO、Cu2O和FeOOH,其中NiO和FeOOH的存在降低了腐蚀速率,提高了B10管的耐蚀性。本文研究表明冲刷状态有利于B10管表面形成更为致密的腐蚀产物膜,对基体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海水管路动态条件下B10管成膜质量和服役性能评价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了电化学阻抗、极化曲线和循环伏安等方法研究了2-十一烷基-N-羧甲基-N-羟乙基咪唑啉(UHCI)在5%H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行为。结果表明,UHCI对铜有明显的缓蚀作用,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其缓蚀率增大,但当缓蚀剂质量浓度达到0.15%后,再增加缓蚀剂浓度,缓蚀效率不再提高;该缓蚀剂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同时抑制了阴极还原和阳极氧化过程。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缓蚀剂分子主要通过O(14)提供电子与金属原子成键,在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1.
铜在雨水中的腐蚀行为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化学动电位扫描和交流阻抗研究了铜在模拟斯 德哥尔摩雨水中的腐蚀行为.铜表面存在少量腐蚀产物时,铜在雨水中的腐蚀主要由电化学 机制控制;随着腐蚀产物在铜表面的大量生成和沉积,存在腐蚀产物的区域和不存在腐蚀产 物的区域,形成了电偶腐蚀电池,腐蚀产物区为阴极.  相似文献   

12.
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复配对模拟水中铜的缓蚀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徐群杰  董孔祥  周国定 《腐蚀与防护》2005,26(10):415-417,421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和极化曲线方法研究了环境友好型缓蚀剂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对模拟水中铜的缓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单一聚天冬氨酸,在[PASP]=7mg/L时,对铜的缓蚀性能最佳;而单一钨酸钠,在[Na2WO4]=35mg/L时,对铜的缓蚀性能最好。在缓蚀剂总浓度一定时(7mg/L),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两者复配对铜的缓蚀效果要比单一配方明显增强,其中以配比为1:1时缓蚀效果最好,并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模拟冷却水中硫离子对不锈钢钝化膜的破坏作用.结果表明,不锈钢钝化膜显示n-型光响应,最大吸收峰出现在310 nm处.不锈钢钝化膜在电位约-0.35 V开始出现光电流,随电位升高,光电流增大.钝化膜禁带宽度Eg随电位的升高而减小,并逐渐向铁氧化物的Eg靠近.模拟冷却水中加入硫离子使不锈钢钝化膜的光电流增大,Eg减小.硫离子的浓度越大,测得的光电流越大,而Eg越小,这可归因于钝化膜膜电阻的降低及钝化膜中氧化铬含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14.
应用STM原位观察在不同氯离子浓度和pH值以及加入缓蚀剂前后的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的钢筋表面微观形貌.在pH=12.40的混凝土模拟孔溶液中,钢筋表面趋向均一,钝化膜的薄弱部分得到强化;在含3.5%NaCl,pH=10.40的混凝土模拟孔溶液中由于局部腐蚀的发生,可观察到不规则的沉积物的形成、生长;LD-2型复合缓蚀剂能消除腐蚀活性,促使表面微观缺陷消亡,增加钝化膜的耐蚀能力.研究结果说明,STM可在纳米尺度上观察表面形貌变化,可成为原位研究钢筋在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腐蚀和缓蚀的动态行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以内地某100MW机组为例,介绍了淡水环境下铜合金凝汽器的腐蚀情况和相应解决方法的确立、实施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旋转圆盘电极研究了NaHCO3溶液中吡唑对紫铜的缓蚀作用,并对其与BTA,MBT之间的协同效应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在0.05 mol/L NaHCO3溶液中吡唑在紫铜表面有着强烈的化学吸附作用,吡唑与BTA之间有着协同作用,而与MBT的协同作用不明显.   相似文献   

17.
在南海海域铜合金8年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7种铜合金在南海榆林站海水中8年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7种铜合金的平均腐蚀深度与时间关系符合H=aTb规律,其平均腐蚀速度随时间而下降,利用EPMA、X衍射分析了HSn62—1、QSn6.5-0.1腐蚀膜成分、结构与耐蚀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苯并三氮唑及其甲基衍生物在去离子水中对铜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电化学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苯并三氮唑和甲基苯并三氮唑在去离子水中对紫铜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和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当浓度大于5mg/L时,苯并三氮唑和甲基苯并三氮唑均具有较好缓蚀性能,且甲基苯并三氮唑的缓蚀性能优于苯并三氮唑。这两种缓蚀剂属于阳极型缓蚀剂,吸附过程为放热反应,属化学吸附,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19.
Na2WO4和BTA复配对铜缓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徐群杰  刘小华  刘月丽  周国定  陆柱 《腐蚀与防护》2001,22(10):424-425,429
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pH=9.2的硼砂硼酸缓冲溶液中缓蚀剂Na2WO4和BTA复配对铜电极的缓蚀效果。实验表明,单一缓蚀剂Na2WO4的缓蚀效果随其浓度的增加略有增加;单一缓蚀剂BTA随其浓度的增加,其缓蚀性也增加,当浓度达5mg/L时,缓蚀效果最佳。在缓蚀剂总浓度为3mg/L,Na2WO4和BTA复配时,显出较好的协同效应,其最佳配比为:1mg/L Na2WO4 2mg/L B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