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降解淀粉与乙烯基单体AA-AN-AM接枝共聚物复鞣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氧化降解的玉米淀粉与丙烯酸(AA)、丙烯腈(AN)和丙烯酰胺(AM)在引发剂(NH4)2S2O8作用下进行了接枝共聚合反应,制得改性淀粉复鞣剂。研究了单体浓度及配比、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接枝共聚合反应的接枝率、单体转化率、接枝效率等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同时进行了应用实验。 相似文献
3.
4.
5.
6.
氧化降解淀粉-乙烯基类单体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pan80为乳化剂 ,过硫酸铵 /亚硫酸氢钠氧化 -还原体系为引发剂 ,用乙烯基类单体与氧化降解淀粉接枝共聚 ,制备可用于皮革复鞣的改性淀粉产品。采用逐步寻优法研究了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 ,对接枝率、接枝效率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得到较佳的合成条件为单体配比 :丙烯酸 (AA)1 0 g、丙烯腈 (AN) 5 g、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1 5 g、丙烯酸丁酯 (BA) 1 0 g;乳化剂用量 :十二烷基硫酸钠 0 .75g,Span80为 5 g;引发剂用量 2 .5 g。对接枝共聚产物进行FT -IR、XRD和SEM表征。 相似文献
7.
8.
以液体石蜡为连续相,Span80和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玉米淀粉丙烯酸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并对树脂吸水动力学和耐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体(AA)与淀粉(St)质量比5∶1、油水体积比1.2∶1、引发剂(KPS)质量2 g、交联剂(NMBA)质量0.175 g、单体中和度60%、反应时间2.5 h、反应温度60℃下产品最大吸水率为70 g/g,树脂吸水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产品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10.
11.
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氮气保护的情况下,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用过硫酸铵引发玉米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经干燥制备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反应时间、交联剂用量、单体中和度(pH值)、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干燥温度对吸水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4h、单体与淀粉的质量比2:1、单体中和到pH值6.50、交联剂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占淀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83%和2.50%、反应温度55℃、干燥温度150℃,在该条件下制得吸去离子水高达580倍的吸水性树脂。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研究了用过硫酸钾(K_2S_2O_8)作引发剂,引发小麦淀粉与丙烯腈的接枝共聚反应,讨论了反应条件对该反应的影响及所得接枝淀粉的性质与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4.
15.
引发剂对淀粉接枝共聚反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经过酸解处理的改性淀粉与醋酸乙烯酯的接枝共聚反应,主要分析了引发剂对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引发剂对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非常显著。在摩尔浓度相同的情况下,过硫酸铵对该体系的引发效果最佳;且过硫酸铵引发剂采取分阶段加入的方式有利于接枝共聚反应的进行,第一次在酸解开始时加入,这样既可以达到预引发的目的,还能对淀粉起到一定的氧化作用;第二次在接枝反应开始1.5h后加入;两次引发剂的最佳用量分别为淀粉干基质量的2.2%和0.45%。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以马铃薯淀粉为接枝骨架,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醋酸乙烯酯(VAc)为接枝单体进行接枝共聚。考察了不同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配比、淀粉浓度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及接枝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引发剂浓度18 mmol/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5 h,单体配比2.5:1,淀粉浓度5%。并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淀粉接枝共聚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淀粉接枝共聚后,淀粉的微观形貌已经改变,结晶度降低且醋酸乙烯酯成功接枝在马铃薯淀粉上。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了物理引发与化学引发对接枝指标的影响,通过对三种常见而价廉的化学引发剂的比较,得出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较为理想。以 Fe(11)/H_2O_2为引发剂,探讨了各种因素对丙烯酰胺与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为接枝淀粉的利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