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亚铁氰化钾钛从高放废液中去除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合成了一种球形亚铁氰化钾钛无机离子交换剂,研究了它对模拟酸性高放废液中铯的离子交换性能。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和水力学性能,对铯的离子交换选择性高。在硝酸盐含量达450g/l的模型酸性高放废液中,Cs^+的静态交换容量为1.0mmol/g(干树脂),动态(柱式流动实验)交换容量为0.81mmol/g(干树脂)。  相似文献   

2.
亚铁氰化钾钛从模拟高放废液中去除Cs^+冷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了无机离子交换剂亚铁氰化钾钛从模拟高放废液中去除Cs的双柱串级冷实验,结果表明,当模拟废液中Cs的质量浓度为0.50g/l,酸浓度为1.10mol/l,流速为2.70ml/h,柱I的穿透率大于90%时,干交换剂的交换容量为0.745mmol/g,柱II的穿透率为1%时,双柱中干交换剂总的交换容量为0.640mmol/g。  相似文献   

3.
李利宇  宋崇立 《辐射防护》1998,18(2):104-111
含铯量较高的亚铁氰化物的固化总问题未得很好解决的主要原因是高温操作中亚铁氰根会发生分解,放出剧毒的氰气,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本研究表明,金属氧化物CG-1以氰气的氧化分解有较强的催化作用,可以很好地将含氰废气中的氰除去,使之转变为无害的CO2和N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分解催化氧化法处理工艺,用以处理高放含铯废液分离流程中产生的含铯亚铁氰化钛钾无机离子交换剂,该工艺首次将含铯交换剂加热分解,然后用催  相似文献   

4.
《辐射防护通讯》2007,27(1):F0003-F0003
用于废液处理、核素浓集和核素分离等,批式或装柱均可。与有机离子交换剂相比,无机离子交换剂具有如下主要优点。  相似文献   

5.
李利宇  鲍卫民 《辐射防护》1999,19(3):172-178
本文对在我国高放废液全分离流程中产生的含铯亚铁氰化钛钾无机离子交换剂的固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含铯亚铁氰化钛钾无机离子交换剂,可先用热分解-催化氧化法除去其中的氰并将其转变为各种固体氧化物,然后用由碱硬锰矿(BaAl2Ti6O16)、假板钛矿(FeTi2O5)及金红石(TiO2)三种矿相组成的钛酸盐陶瓷固化体对其进行固化包容。制备出的陶瓷固化体性能稳定,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与硼硅酸盐玻  相似文献   

6.
亚铁氰化钾锌类交换剂去除Cs^+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亚铁氰化钾锌类无机离子交换剂并测量了其在模拟高放废液中对Cs^+的静态吸附 容量。亚铁氰化锌类交换剂可作为从酸性高效废液中去除^137Cs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放废液中铯分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于高放废液的放射性强、毒性大、组成复杂,从高放废液中分离铯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多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一直在探索研究从高放废液中分离铯的方法,开发适合工业应用的铯分离技术,以解决从高放废液中分离铯的难题。一方面,我国现存的生产堆高放废液,浓缩倍数大、盐分高、放射性强,长期贮存风险大,需要进行妥善处理;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核电的快速发展和民用核燃料后处理的工业化,动力堆高放废液的处理问题也日益突出。针对这些需求,我国科技工作者们开展了大量从高放废液中分离铯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近几十年来我国主要开展了离子交换、萃取色层和溶剂萃取分离高放废液中铯的研究,先后开发了亚铁氰化钛钾离子交换分离工艺以及杯芳烃冠醚萃取分离工艺,并进行了热实验验证以及台架实验。杯芳烃冠醚从高放废液中萃取分离铯的工作不但具备了工程应用的技术条件,也走在了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8.
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强放废液中的铷和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序言对于铷、铯的测定,现今最常用的方法是火焰光度法和原子吸收法。对常量的铷、铯测定有时可用络合滴定和沉淀滴定,只是后两种方法手续繁杂,有时干扰大,故应用受到限制。由于分析的料液成份复杂,各种杂质元素的含量变化很大,同时料液比放较强,采用灵敏度比较高的方法,可减少取样量。原子吸收测定的选择性强,分析成份比较复杂的样品,比用其它方法有它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从酸性高放废液中去除 137Cs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要综述了从酸性高放废液中去除 (回收 ) 137Cs的沉淀、挥发、溶剂萃取和无机离子交换等方法的研究进展 ,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冠醚萃取模拟高放废液中Sr^2+,Cs^+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同位素踪法研究冠醚对模拟高放废液中Sr^2+,Cs^+的提取,0.01mol/l二环己基-18-冠-6在CHCl2CHCl2和CHCl3中对Sr^2+的一次萃取率在90%以上,二苯并-21-冠-7-磷钼酸-硝基苯体系对Cs^+的萃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无机离子交换剂凭借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在去除放射性废水中137Cs的突出表现,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概述了硅铝酸盐、杂多酸盐、亚铁氰化物、不溶性多价金属酸性盐、不溶性多价金属水合氧化物、钛硅酸盐等不同类型无机离子交换剂去除放射性废水中137Cs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无机离子交换剂去除放射性废水中137Cs的典型应用,以期为我国放射性废水的处理及处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几种高选择性无机离子交换剂在放射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铯离子交换剂、锶离子交换剂和钴离子交换剂的特性、水处理运行条件、选择性吸附交换能力及其在放射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The authors have been investigating geysering, which may appear during start-up of a natural circulation boiling reactor. From the results, it became clear that a large slug bubble covering the entire channel and its condensation in the upper plenum were indispensable for geysering to occur. In this work, an image processing unit has been developed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coalescence process of multiple slug bubbles. The proposed system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oalescence process of multiple slug bubbles flow in vertical circular channel on air-water system. It was shown that a following slug bubble was influenced by the preceding slug bubble a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lug bubbles became 5 times inner channel diameter. The rise velocity of the following slug bubble increased due to the pressure drop induced by the wake behind the preceding slug bubble. The bubbles coalesced together in a fraction of a second.  相似文献   

14.
~(137)Cs示踪法研究黄土丘陵区坡面侵蚀空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对黄土丘陵区不同坡长坡面土壤剖面中137Cs含量测定与分析,研究了坡面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坡长对坡面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有重要影响,坡面侵蚀强度呈波动变化趋势.小流域全坡面水流汇集过程中,净泥沙流失强度随流程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  相似文献   

15.
16.
利用对气溶胶中典型放射性核素(~(131)I和134,~(137)Cs)的分析,可以评估福岛核事故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对上海及全球的大气放射性本底水平造成的影响。本工作结合核事故释放过程、核素的天然衰变以及气象条件等因素,获得核事故期间上海的气溶胶中~(131)I和134,~(137)Cs活度浓度及其比值的分布特征:~(131)I被检出的时间(2011-03-27)早于~(134)Cs(2011-04-06)和~(137)Cs(2011-04-08),~(131)I的活度浓度(0.01~1.20 mBq/m3)比~(134)Cs(0.01~0.58mBq/m3)和~(137)Cs(0.01~0.65mBq/m3)大2~10倍,而且在不同的时间段出现相应的多峰值现象;~(131)I/~(137)Cs活度浓度比值(1.3~10.6)在2011年4月5日之后呈递减趋势,但是~(134)Cs/~(137)Cs活度浓度比值(0.8~2.9)则一直在1.1左右波动。利用HYSPLIT模型模拟放射性气团运移轨迹的分析方法,表明在核事故期间输入到上海的放射性气溶胶的途径有东北和西北两条主要迁移路径。同时通过结合国内相关城市核事故期间大气放射性监测数据,证实了东北路径在中国境内的控制地位。另外,通过总结和分析北半球大气监测数据中~(131)I/~(137)Cs和~(134)Cs/~(137)Cs活度浓度比值最大值的分布特征,验证了日本核事故产生的放射性气溶胶在北半球的传输过程。  相似文献   

17.
1Introduction137Csisoneoftheprimaryfisionproductsdischargedintoenvironmentatnuclearaccident.Becauseofthelonghalflifeithasaro...  相似文献   

18.
离子交换法速度快、能与检测仪器联用,已逐渐成为水体中放射性Cs的主要富集方法。由于单一的离子交换材料无法兼顾抗辐照性、强选择性和高吸附速率等性能,因此研发兼顾各种性能的新型离子交换材料将成为提高水体中放射性Cs富集效率的关键。本文通过总结复合无机离子交换材料在水体放射性Cs富集分离方面的研究进展及相关应用,分析了各类复合无机离子交换材料的优缺点,并针对不同复合无机离子交换材料的制备提出了溶胶 凝胶、多孔支撑体和有机物黏接等改进方法。这为制备更高效的复合无机离子交换材料和提高放射性Cs检测的效率提供了参考,也为离子交换法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在环境放射性污染修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放射性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耐辐射真菌曲霉F77,研究了它对水中Cs+的吸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酸对Cs+在曲霉F77上的吸附存在竞争作用,pH=2.0~3.5溶液中的Cs+几乎不被曲霉F77吸附;曲霉F77生长过程中代谢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Cs+的吸附随着曲霉F77培养时间的增长而增大,在曲霉F77逐渐衰亡时吸附降低;K+质量浓度小于500mg/L时对Cs+在曲霉F77上的吸附没有影响,当K+质量浓度大于500mg/L时Cs+的吸附随K+浓度增大而减少;溶液中Cs+质量浓度为0~500mg/L范围内,曲霉F77对Cs+均有较高的吸附,Cs+质量浓度为500mg/L时,Cs+的吸附量为27.6mg/g。温度影响曲霉F77对Cs+吸附的快慢,不影响最后的吸附量;曲霉F77对Cs+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表明曲霉F77具有吸附剂的潜质。  相似文献   

20.
The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Kd) of Cs on ferrierit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the coexisting inorganic cations in the order of Na+>H+>K+>NH4 +.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a slope of about —1 was obtained between log K d and log[M+] above 0.1M (=mol/dm3). The retention volume (V R ) of Cs in chromatography also decreased in a similar manner to K d , depending on the kind of inorganic cations. The V R value can be predicted from the K d value based on the linear relation. The column efficiency was improved with fine particles of ferrierite, yielding the elution percentage above 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