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有社区检测算法无法对社交活动和交互行为迅速发展的动态社交网络进行有效检测。为此,提出一种社区快速检测算法。使用现有网络知识确定的网络结构来更新网络社区,利用模块化技术自适应地检测和跟踪动态在线社交网络的社区结构。基于现实世界的动态社交网络对该算法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算法作为社区检测内核的社交感知路由策略,其性能要优于MIEN算法和Blondel算法。  相似文献   

2.
如今微博和Twitter等社交网络平台被广泛地用于交流、创建在线社区并进行社交活动。用户所发布的内容可以被推理出大量隐私信息,这导致社交网络中针对用户的隐私推理技术的兴起。利用用户的文本内容及在线行为等知识可以对用户进行推理攻击,社交关系推理和属性推理是对社交网络用户隐私的两种基本攻击。针对推理攻击保护机制和方法的研究也在日益增加,对隐私推理和保护技术相关的研究和文献进行了分类并总结,最后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社交网络在为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拉近距离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社交网络散播谣言、招募团队成员等,进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快速排查犯罪嫌疑人的社交关系,查找犯罪嫌疑人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的关系网,对社交网络进行分析和取证,将有助于公安机关尽早查清犯罪成员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将犯罪团伙彻底清除。该文以新浪微博为例,提出一种四层的网络取证模型,利用网络爬虫程序获取微博用户的信息,绘制用户的微博关系图,并将其以有向图的形式进行直观展示。通过分析微博关系图,可以直观地显示相关微博用户的关联关系,有助于提高公安机关寻找线索和排查犯罪嫌疑人社会关系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以其独特的魅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于此同时,基于P2P(peer to peer)网络环境的社交网络的安全问题、大量网络节点连入网络所带来的IP地址消耗等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结合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技术的优势,提出了一种针对社交网络特点的SVPN虚拟网络模型。该模型有效地解决了网络节点之间建立安全网络连接的问题,并且通过动态IP地址分配技术明显缓解了大量节点的接入,对IP地址的消耗问题。原型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SVPN模型虽然在P2P网络环境中引入了一系列安全处理过程,但对节点连接时间和网络整体带宽消耗都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5.
社交物联网是社交网络与物联网有机融合的新型网络,相应的社交物联网应用系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社交物联网应用系统主流的架构是基于代理的模式连接物联网与社交网络,而有关社交网络直接应用物联网设备资源及其服务的模式仍有欠缺。物联网设备和服务资源如何作为社交网络的重要属性被社交网络发现、搜索和应用;用户、设备和服务资源如何通过社交网络进行共享等问题还有待解决。该研究面向社交物联网的基本应用,设计了一种将社交网络与物联网统一起来的应用系统。该系统以移动端应用程序开发平台作为开发工具,在应用程序开发框架内进行相关设计和开发,以社交网络应用、物联网设备管理、物联网设备的服务搜索等功能为主,解决了社交物联网中用户、设备和服务资源的统一共享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存在于社交网络平台中的虚拟团队进行语义描述以及本体构建是研究社交网络下群体活动规律、演变规律的重要手段。运用形式概念分析的方法对虚拟团队的角色-行为及基本属性进行语义描述。首先,通过分析虚拟团队在社交网络中的静态特点,构造其基本形式概念背景;其次,根据虚拟团队中的各类角色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对虚拟团队的动态属性进行描述,再结合基本属性概念,生成更完善的概念格;最后,利用概念格转换语义本体的方法和工具,构建虚拟团队的语义本体。  相似文献   

7.
社交网络中的安全隐私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交网络作为人类在互联网上传播信息、进行社会交流活动的平台,引发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然而,安全和隐私问题的不断出现,已经开始制约社会网络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从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社交网络的安全需求,并进一步讨论了几家知名社交网站的安全性,最后给出了解决安全问题几个途径。我们希望引起政策制定者、网络服务提供商、用户以及学术研究者对社交网络安全隐私问题的重视,从而使社交网络向更好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汪潜  申德荣  冯朔  寇月  聂铁铮  于戈 《软件学报》2018,29(3):811-82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不断发展,用户通过多个社交网络进行社交活动,使用社交网络带来的丰富内容和服务.通过识别出不同社网上的同一用户,可以有助于进行用户推荐、行为分析、影响力最大化,因而显得尤为重要.已有方法主要基于用户的结构特征和属性特征来识别匹配用户,大多仅考虑局部结构,并且受已知匹配用户数量的限制.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视角特征结合众包的跨社交网络用户识别方法(OCSA).首先,利用众包来提高已知匹配用户的数量,接着,应用全视角特征评价用户的相似度,以提升用户匹配的准确性,最后,利用两阶段的迭代式匹配方法完成用户识别工作.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可显著提高用户识别的召回率和准确率,并解决了已知匹配用户数量不足时的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9.
赵佳男 《软件》2014,(4):175-177
随着Facebook、人人网的兴起,社交网络这一基于web2.0的互联网新应用正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如火如荼。同时,社交网络也正在为人们的非正式学习提供一种新途径和新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社交网络进行非正式学习。文章阐述了社交网络环境下非正式学习的特点,并且提出一种基于社交网络进行非正式学习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线社交网络中的位置服务研究进展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中, 用户通过发布嵌入了位置数据的媒体信息获得服务, 如位置或好友推荐、旅行路线推荐等。用户和位置都是网络的主体, 位置作为桥梁将用户的虚拟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综述了基于位置的在线社交网络中的位置信息获取、用户识别、位置识别、信息的共享与传播及位置隐私的相关研究, 预测了基于位置的在线社交网络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1.
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保密通信原理,本文讨论了现阶段主流社交软件微信系统的通信方式和加密原理,其基于RSA加密、随机AES私钥的加密方式设计是通信保密的关键核心,也是目前绝大部分移动端社交软件的主流加密方式。  相似文献   

12.
张昭  魏青  张原  王述运 《软件》2012,(2):36-38
分析了特种设备课程的教学现状,介绍了某型飞机特种设备虚拟仿真训练系统的总体结构。利用Client/Server网络通信模式和TCP/IP通信协议,实现了系统间的数据通信;运用OpenGL纹理映射技术实现了虚拟仪表的绘制;采用Flash技术构建了设备原理演示系统;选用VegaPrime开发了视景系统。  相似文献   

13.
WH证券虚拟专用网(VPN)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专用网VPN是依托ISP或NSP,构建在公共网络上的,虚拟、私人专用数据通信网络。文章在简要说明VPN技术特征和应用类型的基础上,介绍WH证券虚拟专用网(WH-VPN)的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分布式虚拟现实的环境中数据传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分布式环境下满足多人实时参与虚拟环境的要求.较好地实现了信息的交互、文中从分布式虚拟现实的特征、网络模型以及数据的传输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减少网络通讯负载一直是分布式虚拟现实致力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分布式虚拟环境介绍了兴趣管理技术,并提出了多阈值DR技术的思想。多阈值DR技术为解决大规模分布式虚拟环境的通讯负载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Virtual teams consist of geographically distributed employees working with a common goal using mostly technology for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Virtual teams face a number of challenges, discussed in the literature in terms of communication through technology, difficulty in building trust, conveying social cues, and creating awareness, as well as cultural differences. These challenges impact collaboration, but also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how a social medium, the 3D virtual environment, is perceived to enable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in virtual teams. We study this through a qualitative study based on interviews of distributed work managers’ perception of VEs. The major findings are that VEs are perceived to creat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tmospheres for virtual teams in terms of enabling engagement, a shared context awareness, and support in social network building. Another finding is that VEs are perceived to enable team learning,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collaboration through persistence of content, information sharing, learning through role-plays and simulations, and visualization. Furthermore, VEs enable the development of co-created content as well as new ways of working in virtual teams.  相似文献   

1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虚拟企业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杨永  蒋建华 《计算机仿真》2009,26(12):261-264
虚拟企业是21世纪企业的潜在发展模式,虚拟企业在帮助企业获得反应灵活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蕴涵了诸多的风险因素.在研究阐述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全面考察影响虚拟企业整体风险水平的各种因素,针对目前风险研究不足的现状,根据虚拟企业的特点,构造了虚拟企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虚拟企业风险评判方法,通过MATLAB神经网络工具对其进行仿真计算,并给出了一个实例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为虚拟企业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7.
基于网络的虚拟博物馆不仅可以解决现在大多数美术院校教学和展示空间不足的问题,而且能提供师生及时互动,学生适时学习与资源共享,校际交流便捷和无围墙式社会服务等功能。建设虚拟博物馆是美术院校的急切需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文章通过对虚拟博物馆优势、特色和功能分析,提出美术院校虚拟博物馆网站内容、界面和互动概念设计的系统方案。旨在为国内美术院校虚拟博物馆设计提供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Virtual Interface(VI)Architecture是一种受保护的用户级通信机制,它能够提供高的传送带宽,显著降低消息延迟.VI Architecture(VIA)通过消除数据传输过程中用户态和核心态之间上下文切换、将应用程序空间直接作为网络数据缓存来降低通信开销.本文对VIA的发展作了回顾,给出了VI的实现方法.将VIA和传统网络体系结构的特性进行了比较,讨论了VI实现的若干问题.最后讨论了与VIA相关的技术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虚拟网络教学系统是一种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和虚拟技术的教学方式,本文重点介绍虚拟教室和虚拟办公室的组成、功能以及用VRML(虚拟现实建模语言)的实现,最后说明该系统实现的功能以及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Virtual communities supported by computers and communication facilities have existed for about two decades. Virtual meetings around the world became technically feasible once there was a sufficient number of satellites to relay data communication, and became commonplace at companies that could affor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 Today, technological advances, coupled with social changes, mean that virtual communities can be useful to many people. The goal of this session is to demonstrate how virtual communities can be established and kept going using inexpensive technical means. The meeting will be held during a scientific conference on worldwide distributed work, by presenters who have organized and run at least one virtual event. It will itself be a virtual event,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Philadelphia in the west to Hong Kong in the east and South Africa in the south. The physical auditorium will be present in Berchtesgaden, a small town in the south of Germany; virtual participants may be anywhe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