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热源环网供热技术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多热源环网的实际运行基础上,总结经验,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多热源联合运行时的规律、管网的水力工况和运行调节方法。认为这种系统可以满足城市热网不断扩大的供热需求,既可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又可使供热量灵活调节,节能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大型多热源环状供热管网快速地水力计算,文中结合某市供热环网的案例,在已知有限个节点流量和热源流量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力计算软件的水力计算方法,基于图论建立热网拓扑结构进行水力计算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为大型多热源环状管网快速水力计算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谈城市区域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供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牡丹江市铁南区热网两种形式的双热源联网供热的试运行和生产运行实践开始,叙述其联网供热的基本原理,从而得出多热源联网供热的可行性有其优越性。建议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最好采用间接供热和环型管网。提出了多热源联网供热的效果如何关键是热网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以太原市供热现状为基础,分析多热源联合供热现状,探讨二次网分布式调峰锅炉与集中供热系统串、并联两种运行方式下的系统性能,建立热平衡方程和调节公式,并对相关运行参数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相比串联连接,并联连接能耗更低。研究结果对区域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的设计及优化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多热源联网运行供热的优点,以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和太原城西热源厂为例,对太原市集中供热多热源联网运行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阐明其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秦绪忠 《区域供热》2012,(1):25-28,49
某市在集中供热多年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多热源环形网的供热格局,这一格局对于热源或管网在事故工况下的互补供热,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起到了作用。然而由于在多热源环形网的并网运行上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在实际运行中只能通过在主干管上设置阀门,各热源分片割裂独立运行,环形管网也用阀门割裂,"环状管网,枝状运行"。这种运行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多热源环形网在负荷匹配方面的灵活性,不能有效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本文针对这一集中供热系统实现并网运行在设计和运行调度上进行了研究,目前该供热系统已经按这一运行模式成功投入运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1]  相似文献   

7.
申政 《山西建筑》2016,(6):117-119
分析了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的特点,从运行方案选择、管网设计、热源优化调度、网路水力计算等方面,阐述了多热源联合供热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联合供热系统的运行方式,指出该供热系统可有效提高集中供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定压点设置在循环泵入口的定压方式,介绍适用于小型锅炉房供热系统定压压力计算方法.结合多热源供热系统的特点,对多热源分别运行、解列运行、联网运行工况下的定压压力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集中供热事业的迅速发展,供热规模愈来愈大,供热系统的连接方式愈来愈复杂。这就给供热系统的合理运行提出许多新的难题。本文所述“多热源共网热水供热系统运行方案优选”,是以沈阳市铁西区集中供热系统为例,就其运行中的供热量平衡、运行流量平衡和系统可能运行工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复杂的供热系统的运行方案优化作了较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多热源环网联合供热方式系统的组成、多热源联合循环运行时的规律、管网的水力工况和运行调节的方法,认为这种系统方式可以满足城市热网不断扩大的供热需求,既可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又可灵活调节供热量,节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继2002年第2期《区域供热》中“谈城市区域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供热”一文之后,根据我公司铁南热网80年代末引进芬兰的供热技术、我公司的运行实践及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作者认为:为优化多热源区域供热系统的设计及可靠的运行,建议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最好采用间接连接的环型管网。同时本文重点分析了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调节的特点,并提出四种可供选择的调节模式。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所使用的环网供热系统存在水利失调,从而是供热系统出现不均匀的现象.据此,提出一种基于水利平衡的环网供热系统,分析了环网供热系统水力平衡和水力失调的主要原因与现象,改进水力失调的调节措施,并对环网供热系统内部管网的监控管理策略进行探讨.通过该系统的运行状况,来进行温流控制,利用水力平衡调节阀门控制供热系统管道内...  相似文献   

13.
双热源或各热源联网运行是当前或今后城市集中供热的发展方向,我国许多城市均设计了热电厂与锅炉联合供热方案,但是绝大多数仍为独立运行,没有实现多热源运行方式,本文介绍了包头市昆区集中供热系统联网运行方案的优化过程,确立了理想运行工况。该方案在95-96采暖期应用后,我们对理想运行方案下的实际运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实践证明了方案是可行的,由此得出双热供热系统比单热源供热系统安全可靠,便于调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流量与管段长度比例关系的管长比例法用于初始流量分配,并对德州市供热枝状管网改环状管网后的多热源环状供热管网进行了水力计算和事故工况分析。环网运行事故工况的分析结果阐明了采用部分提高供热管网可靠性措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双热源联网集中供热系统运行方案的选择及实际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热源或各热源联网运行是当前或今后城市集中供热的发展方向,我国许多城市均设计了热电厂与锅炉房联合供热方案,但是绝大多数仍为独立运行,没有实现多热源运行方式。本文介绍了包头市昆区集中供热系统联网运行方案的优化过程,确立了理想运行工况。该方案在95-96采暖期应用后,我们对理想运行方案下的实际运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实践证明该方案是可行的,由此得出了双热源供热系统比单热源供热系统安全可靠、便于调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以东北某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为例,对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的优化运行方案进行了分析.从节能角度分析,当热负荷小于161.2 MW时,采用350 MW抽凝机组作为主热源供热;当热负荷大于等于161.2 MW时,采用200 MW光轴机组作为主热源供热,且首先采用350 MW抽凝机组作为调峰热源补充供热,其次采用200 MW抽凝机...  相似文献   

17.
孙春艳 《山西建筑》2008,34(3):202-203
介绍了供热系统可靠性的含义,从系统的角度与供热系统可靠性指标两个方面阐述了多热源环状管网系统的可靠性,对多热源环状管网可靠性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枝状管网做了比较,指出多热源环状管网的可靠性高于单热源枝状管网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黄涛 《区域供热》2010,(3):45-47,51
奎屯热电厂已建成包括两个热源首站及配套供热环网在内的供热系统。奎屯热电厂热网设计时即是双热源环状管网系统,经过详细的水力计算及方案比较,具备双热源联合运行的基本条件。本文根据运行实践和理论分析,简要叙述了联合运行的综合调节方法和此种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水源热泵(地热尾水作为低温热源)作为调峰热源的地热水供热系统流程,探讨供热系统的运行策略,对供热系统的造价及年运行费用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20.
区域供热蓄热器是节能设施,因此在芬兰等北欧国家以及韩国得到了很普遍的应用,但是在中国仍然是新事物而未大规模应用。蓄热器将热负荷低谷时热源的部分供热量蓄存,在热负荷高峰时段与热源共同向热用户供热。蓄热器的投资远低于建设调峰热源,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热电联产以及最经济热源的优势,降低供热系统的运营成本,使热电厂与热力公司在经济与运行方面获得最大的收益。热电厂建设的蓄热器是热电厂优化其运行的有效手段;而热力公司建设的蓄热器可使其优化外购热与自产热,满足供热系统的成本优化,减少高成本尖峰热源的建设与运行,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经济性与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在举国上下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形势下,蓄热器是热电联产与区域供热行业实现节能以及优化运行的最切合实际的举措。本文旨在通过介绍热水型蓄热器的应用原理与功能,企盼越来越多的热电企业与热力公司逐步认识它,到最终投资建设并使用它,使蓄热器成为热电与供热领域对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