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追求、崇尚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中国哲学的根本范畴。构建和谐社会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政治理念和价值诉求,更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更好的融人国际社会的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所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儒家和谐思想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凝聚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今天仍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为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深刻理解、充分吸收和借鉴儒家的生态和谐、人际和谐、自我和谐,以及儒家的"以民为本"与"和而不同"等和谐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儒家和谐思想自形成以来,就推崇“和为贵”的思想,描绘了古人对“和谐社会”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丰厚的思想内涵,所以“和谐”成了儒家孜孜追求的至高境界。其中包括“天人合一”、“人我合一”、“身心合一”、“协和万邦”等思想内容。深入发掘和分析儒家的和谐思想,理论联系实际,为当今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构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民族与国家之间相互和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综合解决现实社会的良性运动和协调发展问题,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资源,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在有选择性地继承前人思想精华的精华上,提出了系统且深刻的“和谐社会”共产主义的理念马克思主义对“和谐社会”的论述主要是围绕着四个方面进行,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和自身的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5.
追求“和谐”,一直是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共同奉行的美的原则。艺术与社会有着紧密的互动关系,艺术的没落也标志着社会的没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是认识上的一个大飞跃,它体现的不仅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是生活质量的升华。艺术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归根结蒂表现为对人的个体的作用。当我们社会的人都能将生活美化、艺术化,都能拥有精神“愉悦”时,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就会拥有坚实的基础和充盈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老子》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见解独到的整体论思想有助于实现社会整体和谐;全面深刻的矛盾论思想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化解社会矛盾,不断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唯物辩证的运动观有助于动态把握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从而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从协调和谐校园的各种关系、重视解决和谐教育、打造校园和谐精神几方面构建高等院校和谐的校园氛围,以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这一命题的指导下,国内许多教育家提出了建设“和谐大学”的设想。那么,作为服务地市经济、文化和政治诸方面的地市高校在构建“和谐地市高校”中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那些影响呢?主要从角色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地市高校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探讨了新时代下地市高校的使命观。  相似文献   

9.
“和谐”是中国儒家伦理思想的主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早在公元前11世纪,周公就提出了“唯德是辅”的主张,倡导道德辅政。孔子则在治国方略上明确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思想。主张用“德”“礼”“乐”教育民众、治理国家。这些优秀的传统和谐思想道德都应成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扬弃,应以优秀的传统道德架构为基础,赋予传统和谐思想以现代意蕴。  相似文献   

10.
论和谐社会中和谐图书馆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建设和谐图书馆的必要性,论述了建设和谐图书馆的基本内容和目标,概括地提出了建设和谐图书馆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社会的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建设民主法制,保障社会稳定——为和谐社会奠定政治基础;统筹兼顾,促进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为和谐社会指明科学发展道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2.
对于“以人为本”和“和谐社会”,不能割裂开来考察,而应该基于人与社会的辨证统一,把二者联系起来认识。“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是辨证统一,相辅相成,互相映照的。“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成为实现“以人为本”终极目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真实的集体"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和理想的社会状态是人类几千年来的梦想,其核心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的"真实的集体"理论作为无产阶级的一整套革命和建设理论,为我们今天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我国建立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政治制度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提供了现实可能。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全国人民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而作出的现实努力。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是要追求一种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状态,"真实的集体"是其终极价值旨规。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和谐教育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系统地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而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基础性作用和先导性作用。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详细地论述了如何实现和谐教育,进一步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提出的必然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立足于和平与发展时代背景下时代特征的变化所引发的新要求,是在科学总结执政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继承、借鉴和发展人类思想史上“和谐”理念的精华,是正确回答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所产生的新课题而得出的必然结论。深入探讨这一发展目标提出的必然性,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其现实意义,进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孕育心理和谐,心理和谐造就和谐社会。重视人的心理健康,对于促进社会个体发展,最终实现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政府要多渠道完善社会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心理疏导机制,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满情绪,开创“人和”局面。唯其如此,才能实现大众心理健康,形成和谐的坚强支撑,开创和谐社会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和谐思想的本质超越。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和谐社会的内在根据,指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前提"和重要条件,阐明了和谐社会的本质,论证了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我国存在的权力腐败、政治不够透明、对弱势群体关注不够等现象和问题,是影响政府形象的主要的不和谐因素。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政府,必须努力塑造廉洁政府、阳光政府、公正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19.
生态问题是21世纪人类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的生存悖论。现实的严峻性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期望从理论层面上寻找解决生态问题的良策。通过研究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找出其对当代的重要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为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相关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为外企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外部环境,外企的完善发展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持,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非法经营、偷税漏税、员工权益受到侵害及企业内部存在矛盾等问题。因此,特提出解决上述问题对策:(1)推动外企履行社会责任;(2)引导外企重视环保问题;(3)使外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4)要求外企遵守法纪法规;(5)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