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果和蔬菜是维生素 C、黄酮类化合物、酚酸以及类胡萝卜素等活性物质的宝贵来源,这些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癌、抗炎和抗氧化等生理功效,然而其在果蔬中的含量通常较低。研究表明:采后非生物胁迫(如创伤应激)可诱导生鲜果蔬中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积累。近年来,非热技术如超声(US)、脉冲电场(PEF)和高压处理(HPP)等也被证明可作为非生物诱导因子,用于增加植物食品生物活性分子的合成和积累。综述了超声(US)、脉冲电场(PEF)和高压处理(HPP)对生鲜果蔬活性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其生理机制,以期为非热处理技术在采后生鲜果蔬中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斜风作用下结构静风荷载计算模型,考虑结构和静风荷载双重非线性因素,建立了斜风下大跨度桥梁三维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分析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以润扬长江大桥南汊 悬索桥为研究对象,采用该程序进行不同风偏角和风攻角组合的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分析,探明了斜风效应对大跨度悬索桥静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斜风下悬索桥的静风失稳形态仍然表现为主梁侧弯、竖弯和扭转耦合的空间失稳形态,斜风作用不改变悬索桥的静风失稳形态;斜风作用对悬索桥的静风稳定性存在正负效应,最低静风失稳临界风速出现在斜风情况下;静风失稳临界风速随初始风攻角的增加呈现偏态的倒 U 形变化规律,随着风偏角的增加,斜风作用对静风失稳临界风速的影响逐渐明显,影响幅度为-8%~6%,因此大跨度悬索桥静风分析需要充分考虑斜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无溶剂硅氢加成法,以1-辛烯、1-十二烯、1-十六烯、含氢硅油为原料,氯铂酸为催化剂,制备长链烷基改性硅油。产物的结构采用 FTIR 和 1H-NMR 进行表征。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n(Si—H)∶n(CC)对Si—H 转化率的影响,确定 了产物的最佳合成工艺。研究了不同烷基摩尔质量比和烷基长度对产物的黏度指数、表面张力、润 滑性能、折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工艺条件(n(Si—H)∶n(CC)=1∶1.2,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100℃,十二烯活化催化剂用量3mg/L)下,产物的SiH 转化率高达92.6%;随着烷 基摩尔质量比和烷基长度的增加,硅油的黏度指数逐渐下降至358,从而降低了硅油的黏温性能,但其表面张力变化不大。改性后的硅油的润滑性能和折光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其磨斑直径最小为 0.33mm,折光率最大值为1.4396。  相似文献   

4.
对生物反应器---膜过滤复合过程处理模拟腈纶废水进行了研究,探索了膜微滤过程中的污染机 理。通过对微滤膜处理模拟腈纶废水过程中各部分阻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较低操作压力条件下,膜的污染主要 是浓差极化和滤饼层污染;在较高操作压力条件下,则主要是来自滤饼层污染;来自膜孔阻力和膜自身的阻力较小 是膜污染的次要因素。提出了膜清洗的具体方案,用质量分数1%的双氧水溶液清洗30min或0.1mol/L的氢氧化 钠溶液清洗60min,均可以使膜通量恢复到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近地面臭氧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瓶颈.本研究基于2017年8—9月在湖州市城区开展的为期1个月的臭氧及其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在线观测数据,分析了臭氧及其前体物污染特征,利用正矩阵因子分析(PMF)解析了VOCs来源,并采用基于观测的模型(OBM)对臭氧生成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观测期间湖州市VOCs平均体积分数为(24.78±9.10)×10-9,其中占比最高的组成为烷烃、含氧VOCs (OVOCs)和卤代烃;2)在臭氧非超标时段,湖州市臭氧生成处于VOCs控制区,而在臭氧重污染期间湖州市处于以VOCs控制为主的过渡区;3)在臭氧超标时段,对臭氧生成潜势(OFP)贡献最大的是芳香烃(39.6%),其次是烯烃(21.5%)和OVOCs (19.4%),排名前三的关键组分为甲苯、乙烯和间/对二甲苯;4)源解析结果显示观测期间湖州市VOCs的主要来源是溶剂使用(27.0%)、交通排放(22.7%)、背景+传输(19.3%)、工业排放(16.9%)、汽油挥发(7.7%)和植物排放(6.4%),重污染过程期间对OFP贡献最大的两类源是交通排放源和溶剂使用源,贡献百分比分别为35.1%和30.5%.因此,对交通排放和溶剂使用方面进行控制管理对湖州市大气臭氧污染防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绝热和温度匹配(TMC)2 种温度历程养护模式,进行基准混凝土(F35混凝土)和超高掺 量粉煤灰大坝混凝土(F80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试验(TST)。由实测的2 种温度历程下的自由试件的应变获得大坝混凝土热膨胀系数和温度变形规律,进而得到2 种大坝混凝土的自收缩变形规律。分析2 种大坝混凝土的自收缩变形规律,提出大坝混凝土变温自收缩变形模型。结果表明:大坝混凝土的早龄期自收缩变形具有时变性,温度历程影响自收缩变形的发展。对于同种混凝土,绝热模式下自收缩变形大于温度匹配模式下的自收缩变形;F80混凝土的早龄期自收缩变形明显小于 F35 混凝土。提出的早龄期变温自收缩变形模型可较好地预测大坝混凝土的早龄期自收缩变形发展。  相似文献   

7.
众多大跨度斜拉桥的投入使用给该类桥梁工程的变形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大跨度叠合梁斜拉桥的复杂状态,以浙江省某大跨度斜拉桥为监测对象,使用具有较为精准的预测功能的卡尔曼滤波预测模型,研究桥梁变形监测点的布设,基于应变和挠度监测点的监测数据,预测其他相近位置的应变和挠度监测点的实测值,以获取该桥的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能较为精确地预测大跨度斜拉桥的抗变形能力,为此类桥后续的健康监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正确评价白鹤滩大坝低热水泥湿筛混凝土断裂性能,在施工现场浇筑成型5组有效高度为200~600mm,初始缝高比为0.4的楔入劈拉混凝土试件,开展不同尺寸试件的断裂性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采用双 K 断裂准则对低热水泥湿筛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尺寸效应展开分析。结 果 表明:不同尺寸试件起裂荷载与峰值荷载的比值为0.66~0.87;当试件有效高度达到500mm 时,即可得到稳定的起裂断裂韧度、失稳断裂韧度和断裂能,分别为1.26MPa·m1/2,1.98 MPa·m1/2和320.79N/m。研究成果可为白鹤滩大坝开裂风险分析提供必要的材料参数。  相似文献   

9.

针对疫情期间北京市的大气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后向轨迹模型(Hysplit)、潜在源贡献因子算法(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oncentration weighted trajectory,CWT)研究了重污染期间污染气团的主要传输路径和潜在源区. 结果表明:与疫情暴发前(2020年1月1—22日)和2019年同期相比,低风速和高湿度的气象条件导致疫情暴发后(23—31日)北京市PM2.5质量浓度分别增加149.7%和62.2%,SO2分别增加40.6%和6.8%,CO分别增加42.6%和37.8%,O3分别增加73.6%和28.0%,NO2分别下降27.9%和21.6%. 选取污染最严重的1月28日分析气团来向和潜在污染源区,来自北京市近周边的气团是此次重污染过程的主要传输轨迹,潜在污染源区主要集中在北京本地、廊坊北部和天津北部,来自内蒙古中西部和北京市北部的远距离传输对此次重污染过程几乎没有影响. 因此,仍需通过区域联防联控改善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不同类型的加筋材料对桩-网复合地基加固处理后沉降特性的影响,根据某市城际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情况进行了7组室内模型试验,对比不同加筋材料、桩基布置形式和桩帽连接方式对软土地基沉降、桩土差异沉降和桩土应力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桩-网复合地基可有效减小深厚软土的地基沉降和桩土差异沉降;三向土工格栅控制沉降的效果优于双向土工格栅和单向土工格栅;正三角形桩基布置形式比正方形布置形式更有利于达到控制沉降的效果;桩顶桩帽设 置增大了桩体与上部垫层的接触面积,减小地基的整体沉降和桩土差异沉降;采用有限元分析了桩-网复合地基的长期沉降变形,结果表明沉降在早期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东北地区石化企业主要利用天然气制氢和作燃料,用气装置包括原油蒸馏装置、重整装置、加氢装置、催化裂化装置、乙烯装置、延迟焦化装置、分子筛脱蜡装置、烷基苯装置、苯乙烯装置等。年加工原油1000×104 t的石化企业日用天然气量为(25~30)×104 m3,影响天然气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可替代能源、季节、维检修、市场、突发事件等。应用替代价值法对天然气价格承受能力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石脑油、液化气等可替代能源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天然气利用的经济性。理清石化企业用气特征和经济性,有利于企业用气计划的制定、成本控制及与上游供气单位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南宁地区秋季一次连续灰霾过程的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宁市秋季某次连续灰霾过程为例,利用单站地面激光雷达数据,结合地面气溶胶观测数据、气象资料和HYSPLIT轨迹模式分析此次灰霾的边界层高度、气溶胶垂直分布特征及成因。南宁市此次灰霾过程PM2.5日均浓度值连续9天超标。灰霾持续期间,边界层高度波动范围0.4~0.8km,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地面监测的颗粒物浓度与激光雷达反演的边界层高度呈负相关关系,12:00-17:00时段内,地面PM2.5与边界层高度相关系数r=-0.671,激光雷达反演的边界层高度较好地反映了颗粒物的扩散条件。PM2.5浓度与近地面消光系数呈正相关关系,12:00-17:00时段PM2.5浓度与近地面消光系数相关系数r=0.986,说明激光雷达所反演的消光系数可以较好地反映PM25污染程度。此次连续灰霾期间最强消光系数出现在下午14:00,为0.7km-1,高度在2.0km左右;其次是中午12:00,为0.4km-1,高度在1.0~1.2km;消光系数较弱的时段为下午16:00,峰值约为0.25km-1,高度在1.5~2.0km。结合气象条件和HYSPLIT轨迹模式分析,南宁市此次连续灰霾天气是由区域传输叠加本地污染源排放,加上不良的气象条件共同影响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简称 ESI)和中国知网,统计浙江工业大学近6次进入ESI前1%的学科情况和《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简称《学报》)2010-2019年学术影响力情况,分析《学报》与学科建设的发展现状和协同模式,提出高校学报实现自身跨越发展,并助力于学科建设的协同路径,以期推动高校学报向世界一流期刊迈进。结果表明:《学报》学科虽然与“省一流学科”、ESI学科的匹配度均较高,但对学校 ESI前1%,1‰学科和一流学科的贡献度仍需进一步提升。具体路径为:紧抓“双一流”契机,与学科协同发展;客观认识贡献度,打造一流期刊;关注前沿热点,加强实质性互动;纳入评价体系,推动互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次区域性大气重污染过程的诊断分析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区域大气污染现象及其成因,对一次区域性大气重污染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尺度高压、低压的弱气压场控制背景下,污染物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达到重污染;在锋区背景下污染物消散,区域空气质量好转.引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形成区域重污染过程的有关气象要素,能较好地说明我国北部城市重污染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炼焦过程VOCs排放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对顶装焦炉Ⅰ和侧装捣固焦炉Ⅱ的焦炉炉顶无组织烟气、装煤和出焦烟气、干熄焦烟气进行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样品采集和测试分析,研究了炼焦过程各环节的VOCs排放特征,并分别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MIR)和OH自由基的反应速率法(LOH)分析了VOCs各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及反应活性.研究发现,炼焦过程中焦炉炉顶无组织烟气的VOCs质量浓度较高,达到几百μg/m3.顶装焦炉与捣固焦炉的焦炉炉顶无组织烟气VOCs的化学成份谱相似性高,乙烷、乙烯、苯为主要物种,它们的体积分数分别达到22.7%±2.1%和24.2%±0.6%、44.3%±1.9%和54.1%±2.0%、14.3%±3.8%和7.3%±0.5%.顶装焦炉与捣固焦炉装煤和出焦烟气以癸烷、乙烯、乙炔为主,它们的体积分数分别为6.5%±2.4%和20.3%±7.5%、29.4%±3.3%和39.8%±4.2%、31.6%±3.8%和15.0%±3.8%.干熄焦烟气中癸烷体积分数最大为53.8%±6.3%.炼焦过程中焦炉炉顶无组织烟气、装煤和出焦烟气中的烯烃类物质(乙烯和丙烯)、干熄焦烟气中的烷烃类物质(癸烷),是焦化行业排放VOCs中臭氧生成潜势最大的物种,同时也是对光化学污染贡献最为突出的污染物质.  相似文献   

16.
采用MM5-CAMx耦合模式模拟和气象观测诊断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一次PM10污染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利用颗粒物来源识别(PSAT)技术模拟分析了华北地区各区域污染物排放对北京市PM10的贡献,模拟结果发现来自周边地区特别是河北、天津地区PM10的跨界输送是造成本次北京市PM10污染过程的主导原因.气象观测诊断分析发现本次PM10污染过程与区域气象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同时发现PM10高质量浓度过程经历了2个阶段.第1个阶段为在西南风作用下污染物跨界输送造成了北京市PM10质量浓度的增高,诱发了北京市PM10污染的产生,第2个阶段为在均压场和弱低压作用下,北京市PM10本地排放的累积作用维持了PM10的高质量浓度,同时第2个阶段还伴随着东南风的输送,天津源对北京地区的输送也加强了北京市PM10的高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2年海南岛沿海6个常规气象站、2个海岛站的逐时风向、风速资料,分别对全年以及不同季节内近地面风速大小、风速日变化以及风向频率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全年海南岛沿海近地面风速约在1.8~5.7 m/s之间,其中三亚站风速最大,冬季高达6.5 m/s,大部分站点夏季风速最弱,最大风速出现在春、冬季;海南岛南部沿海风速大于北部,东部大于西部;各站24 h风速基本呈现白天大、夜晚小的典型特征,由于所处地形、植被独特,三亚部分季节风速呈现相反的日变化特征;全年各站基本存在两个盛行风向,大部分站点近地面风向与南海季风的风向变化较为一致,夏季以南风、西南风为主,冬季以北风、东北风为主;各季沿海近地面风向南北部差异较大,东西部差异较小,随着季节转变,南部沿海盛行风转向最明显,东西部次之,北部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提出了“非典型隐伏岩溶”的概念, 其特征为: 位于高原山区, 库区碳酸盐岩地层所占面积及规模小, 夹在两个隔水层之间, 地表很难发现其迹象; 由于岩溶体破碎、 透水性强、 地下水侵蚀基准面低 水力坡度大、上覆地层厚薄不一等因素, 上部隔水层易被库水击穿。以云南大雪山水库为例, 通过地质资料分析、 水文地质调查、 钻探、 物探、 区域水化学试验、 同位素试验和示踪试验等手段, 查明了渗漏发生的原因。该库区岩溶地质体岩性为石炭系下统平掌组灰岩、 白云质灰岩等, 上下隔水分别为平掌组安山玄武岩和泥盆系下统温泉组砂 泥岩; 水平向上, 岩溶地质体夹在F3 断层和温泉组砂、 泥岩之间, 或与F3 断裂伴生;库水沿着地下岩溶管道由北向南直接穿过地表分水岭向南部泄露。由于库区碳酸盐岩破碎 透水性强、岩溶、地下河管道复杂深度超过100 m, 因此建议采用水平铺盖方案或南北两侧的悬挂式防渗帷幕。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4月11日出现在宁夏境内的大到暴雪过程进行了流型配置、物理量诊断,并结合卫星和雷达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持续性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出现是在有利环流背景下,400 hPa以下偏西、偏南、东北3支急流或气流强盛,且随高度顺转,是这次大到暴雪过程流型配置的主要特征.大到暴雪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动力条件.高空辐散、低层辐合的散度场配置,强而深厚的上升气流,对降雪区上空的上升运动非常有利,是降雪天气维持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到暴雪的落区与散度场,水汽通量散度场和垂直速度场高低层的辐散、辐合强度,湿层的厚度及上升运动的强度成正比.通过单站剖面图分析,进一步证实了风的垂直切变是降水维持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为在天气学分析的基础上更有效地利用数值预报产品,提高宁夏石嘴山市强降水的预报水平,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对石嘴山市一次强降水天气(2008-07-13)的天气形势、卫星云图和物理量场进行了天气学成因分析,并就欧洲中心、T213、WRF和日本等数值预报产品对该次强降水的预报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是在有利的天气尺度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场条件下,2个中尺度系统的作用结果所致。各类数值预报产品对该次强降水天气的预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