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斌  瞿志 《室内设计》2018,(1):96-100
乡土景观是地域性文化研究的重 要学科,拥有多学科的研究语境。当前对乡 土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学科和建筑学 科,而聚焦于宏观区域面貌的风景园林视角 下的乡土景观研究通常不是关注的重点。本 文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出发,将乡土景观的研 究划分为自然景观、农业景观和聚落景观。 在研究过程中以农业景观为主线,以成都平 原地区乡土景观的演变过程为对象,详细阐 述风景园林学科视角下的成都平原乡土形成 过程,并归纳成都平原乡土景观的核心特征, 旨在促进广大学者在更宏观的视野中解读乡 土景观,展开更多的乡土景观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With blessed assets in natural resources, cultural legacy,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a number of regions throughout China are qualified as world-class residential tourism destinations. However, for years, single-purpose tourism-oriented development modes, extensiv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generic l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have irreversibly destroyed a large number of vernacular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The author holds that with the increased urbanization level, people’s growing demand for a good life and aesthetic opportunities will boost residential tourism in the near future. To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in current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plan and build a new type of infrastructure system for vast areas of China where world-class tourist and residential destinations can be created based on vernacular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and to develop related rural land use strategies proactively. In this essay, the author proposes Three Suggestions to Achieve a World-Class Tourist City to the Guilin Municipal Government, and advocates that in the context of the upcoming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the ongo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t is the time to build future world-class residential tourism destinations by constructing a new type of infrastructure system. These suggestions can also provide reference for decision-makers of other areas with the same potential.  相似文献   

3.
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38  
该文探讨了乡土景观的含义,论述了解读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提出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和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大地上的投影。因此,乡土景观是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这种乡土景观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乡土景观的这种理解包含几个核心的关键词:即,它是适应于当地自然和土地的,它是当地人的,它是为了生存和生活的,三者缺一不可。这可以从乡土景观的主体、客体及相互关系方面来理解解读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在于理解景观是乡土经验的一种历史记载,帮助设计师用种新的、非自我的视角,设计内在人生活的景观,从种不自觉的、没有设计师的景观和唯设计师的景观,走向自觉的为使用者而设计的景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风土景观的相关概念,并通过丰富的例证,综述了美国各类风土景观的保护状况,及政府、组织、个人在风土景观保护中所采用的途径、方法和技术措施,其中包括:(1)地方性保护措施;(2)土地信托机构保护措施;(3)国家公园管理局保护措施;(4)遗产地区及走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建筑·环境·文化--以环境和文化的观点考察乡土建筑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志雄 《华中建筑》2006,24(6):116-118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建筑中蕴含大量的文化信息,尤其是广大的被忽略的普通村落.本文拟从乡土环境和乡土文化的角度对乡土建筑做一些探索,探究在乡土建筑的演变过程中乡土建筑与它所处的乡土环境和乡土文化之间的冲突.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最广大的乡土建筑所起的变化,并合理的引导这种变化,达到乡土建筑与现代文化的真正融合.  相似文献   

6.
上海的历史风貌保护与城市形象塑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风貌区是上海重要的城市文化遗产,它们既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和投影,又是构成城市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在分析上海历史风貌形成过程及其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制度创新解决风貌保护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必须重新认识历史风貌的多重价值,将其作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提升城市魅力和保持社区活力的根基,创新城市规划设计的源泉。  相似文献   

7.
川西藏羌民族地区地域建筑的现代演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九寨沟为中心的川西藏、羌民族地区正面临高强度的开发与文化的涵化。面对当地急剧变化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通过对地方历史过程和民族特性的认知,结合九寨沟地区典型的高原气候、场地特征以及传统藏、羌民族住屋风格,文中归纳了四种传统建筑语汇更新模式,并通过实际案例探索融合该地区民族文化特征的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8.
帅民曦 《规划师》2008,24(9):48-50
城市内河构成了城市重要的滨水景观空间,对内河的景观改造,是营造城市景观环境的重点。南宁心圩江环境景观规划旨在遵循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通过对定位、场所、形态、风格、技术、绿化等方面问题的解答,构建亚热带地区滨水空间的生态景观和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9.
吴晓敏  车震宇 《华中建筑》2010,28(2):144-147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新城镇景观特色丧失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文论述了云南民族众多,文化景观的形成的因素有民族独特的宗教、民间习俗和节庆活动等,传统建筑、聚落、园林、生产性景观等物质文化景观资源反映了上述文化因素的影响,是城镇新景观创造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0.
客家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类型的一种型式,发展至今,在赋予其时代使命的同时更需体现其地域性、民俗性的特色。“客天下”规划营造以客家建筑文化为脉,分析了国内首个文化旅游产业园——客天下文化旅游小镇在山水交融、空间结构、建筑营造、交通动线等方面的设计特色,体现出规划和建筑型式上的演变创新。探讨以生态营镇、业态立镇、形态塑镇“融合”的设计策略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民俗建筑文化传承与复兴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学院派之外:美国乡土建筑研究百年,1890—199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1890年至1990年之间美国乡土建筑研究的百年历史。作者指出,以艾沙姆为代表的早期美国乡土建筑研究者,表现出对异域风格、原始风格和民族风格的偏爱,和对建筑技术和实地调研的强调;以金博尔为代表的后期美国乡土建筑研究者,则用文化分析和整体论的方法,将乡土建筑视为社会传统和集体思维的体现,并由此发展出三种研究模式——1930年代的历史地理学模式、1940年代的“普通建筑”模式和1960年代的人类学与心灵主义模式。文章的结论是,随着研究观点与方法的日趋综合,乡土建筑和学院派建筑的界限将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广泛和更真实的建筑史。  相似文献   

12.
吴隽宇  谢薇 《室内设计》2023,38(3):9-16
自古以来,河流及其流域构成了一些最 具活力和最复杂的景观。河流维系着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则以多种方式利用河流,从而产生璀璨 的流域文明。广州作为西方人眼中的一座 “神 奇”城市,两千年来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海上门 户,现如今,我们可以从外国商人、船长、旅行 者、传教士等游记、报告或图像记录中获得大量 关于珠江流域文化景观的详细描述。本文尝试 将珠江流域的河流系统及其相关的文化景观作 为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研究,透过西 方人的视野,去分析其对珠江流域及其文化景 观的所见所闻,并深入挖掘珠江流域文化景观 的构成与特征,从而归纳出珠江流域文化景观 中的人水共生关系,为珠江流域文化遗产保护 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思路。  相似文献   

13.
Landscapes by definition include interaction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Our actions, perceptions and beliefs create and shape the landscape over tim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aspects of the Lycian landscape in the Turkish Mediterranean, testing an approach based on interpreting cultural interfaces. Interfaces between past and present,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etween culture and space and between the visual and the spiritual were evaluated in relation to a selection of specific landscape elements: ancient tombs and local vernacular structures. The Lycians constructed tombs to be their houses for the afterlife using the inspiration of their actual houses. The persistence and the continuity of the origin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utilised in the tombs, still found today in granaries, beehives and chimneys, was explored in terms of the types of cultural interface.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Lycian landscape is a unique agreement between past and present on land sharing the same knowledge and forms, and in this respect cultural interface can be an instinctive communication tool between pattern, process and product in understanding the associative cultural values within the landscape that are worthy of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14.
陈尚峰 《华中建筑》2010,28(4):55-58
该文以一个中标项目"江南土墩墓博物馆与江南文物工作站"为例,从基本设计理念、总平面思路以及单体建筑思路三个方面来谈一下创作思路,这也体现了笔者对地域性建筑创作中所关注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万达集团在合肥酒店群项目规划设计之初就将其定位为以现代中式+地域元素的新徽派建筑风格。在此基础上,万达商业规划院联合万达酒店管理公司及设计团队在酒店景观整体策划上突出强调挖掘安徽独特的地域文化,通过景观空间规划和设计营造出富有文化内涵和意境的景观。景观整体理念以"迎祥,圆梦,雅居"为三大主题概念,打造了合肥万达文华十景。在规划和设计手法上不仅融合了徽州地域文化,同时将现代海绵城市生态设计融入景观之中,更结合酒店功能及慢跑道(绿道)等打造出一个浸染中国文化底蕴,满足度假酒店功能需求,并有着无限意境的现代酒店新景观。  相似文献   

16.
高凯  何沁遥  张宝文 《风景园林》2020,27(3):103-106
乡土聚落是国土景观的空间单元,是国土景观多样性、独特性的载体,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以云南省元阳县垭口村为例,研究文化景观视角下的乡土聚落。依据文化景观的研究主线,从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2个方面研究垭口村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垭口村哈尼族人以农业为主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方式。最后,从乡土聚落景观格局和文化体系2个方面研究垭口村乡土聚落人文自然系统,作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结果的研究。对风景园林学科体系下的乡土聚落研究及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维持国土景观多样性和独特性、保护文化多样性等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风景中的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作者文化景观设计的作品,探讨风景建筑与周围自然风景、地域文化、地形地貌、景观元素的关系,以期对未来风景建筑设计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贡宇 《中国园林》2003,19(7):29-32
以四川省德阳市旌湖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讨了在城市景观创造过程中,如何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性,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城市建设中,创造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5)
Taking the renovation project of vernacular dwellings in Chadong Village in Nanlang Town, Zhongshan City for exampl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urism and concrete situation of the project were combined to elaborate the principles, methods and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of vernacular dwellings in such projects. Renovation projects of vernacular dwellings could protect historical buildings, coordinate regional historical imag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o it could be widely applied i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urism of villages and towns.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绍兴市对浙东古运河进行了较全面的整治,其中最成功之举是“运河园”建设。系统阐述了“运河园“建设的思路、理念和实践,认为整治历史名河,其一、应正本清源,把握以往的历史和文化内容;其二、形成天人融合、自然和谐的理念定位,做到天人和谐,展示运河文化;其三、保护历史遗存,收集古材料,选择地方性传统树种,使文脉相承,充分展示古越文化的地方特色。建成后的“运河园”是一幅浙东运河园的历史风情画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