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碉楼作为羌寨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是羌族艰辛生存经历的见证和古羌文化符号,具有较高历史价值。本文通过历史文献查阅,现场调研测绘,对黄泥夯筑布瓦村现存碉楼的分布以及碉楼建筑形制进行研究。归纳总结了布瓦村碉楼遗产的建筑现状与功能特点,并对其维护与发展提出相关建议,这对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汶川县布瓦村作为四川省仅存的一处分布相对集中的羌族黄泥夯筑建筑群聚落,其民居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历史文献查阅,实地调研、测绘与数据整理等方法,引入景观基因理论对布瓦村现存民居的基因进行识别,分析该地区独有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归纳总结羌族黄泥夯筑传统民居的特征,为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邓鸿成  肖瑜 《四川建筑》2006,26(5):29-30
桃坪羌寨是有典型代表性的羌族村落,对其住宅、碉楼、水网以及历史文化的概略性介绍,对羌族文化以及中国史前文明的研究,对了解羌族建筑文化提供一点线索。  相似文献   

4.
羌族碉楼作为中国石建筑的典型代表,同时也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民居丰富性的重要元素之一,碉楼这种建筑形式更显得弥足珍贵。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之后,碉楼这种建筑形式因为它的坚固更是引人注目。羌族碉楼精湛的营造技艺和独特的防御结构和生态的结构,是我国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史上的一颗瑰宝。这里从羌族碉楼的结构营造及其生态性为出发点,诠释碉楼独特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羌族建筑空间的历史演变特点,从碉楼、民居、索桥、栈道、水利筑堰等角度,阐述了羌族传统建筑的类型,并探讨了羌族现代建筑的主要形式,反映出了羌族建筑空间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6.
羌族建筑与村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任浩 《建筑学报》2003,(8):62-64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许多民族的先祖,研究羌族民居的特点对于分析中国传统民居有特殊意义。本文通过对羌族住宅、碉楼、村落形态等的概略性介绍,为了解羌族建筑的文化艺术价值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7.
汶川大地震损毁了羌寨碉楼以及羌族的非物质文化,本文从震后羌族地区的重建:选址规划,民居建筑技术,挖掘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中国汶川"作为旅游资源,创建世界最大的羌族聚落群城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5):283-284
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之一,羌族碉楼构成了羌族文化的重要部分。从古至今碉楼的功能和作用随历史发展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古代碉楼具有防御、通风报信等军事作用,后来碉楼逐渐具有居住的功能,并成为维系亲属关系的纽带,到了现代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碉楼的居住功能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日常性的储存功能。如今碉楼已经被打造成为"景观化"产物,成为了重要景点,同时,羌族碉楼也是族群身份认同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9.
设计机构     
羌族碉楼与村寨抢救保护工程正式开工7月15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在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举行了"羌族碉楼与村寨抢救保护工程"开工仪式。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等各级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仪式.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王力军副所长代表该工程的勘测设计方出席了开工仪式。"羌族碉楼与村寨抢救保护工程"  相似文献   

10.
刘希  吕秋晨  孙裕顺  张磊 《四川建筑》2011,31(2):142-144,147
四川的羌族聚居区位于地震频发地带,其建筑与建造技术是我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汶川地震过后,羌族建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但仍然有部分建筑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通过对汶川威州镇布瓦寨的实地调查,并综合对比各地区羌寨不同受损状况,对羌寨建筑的破坏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思考羌寨建筑的抗震技术特点,可将其可取之处应用于乡镇房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设计教学是建筑教育的核心.针对由来已久的认知缺陷和现状问题,并依据建筑学“理论结合实践”的特点,提出衡量成果的标准应同时适用于理论与实践.对于“教授-实践者”的聘用、评价以及晋升和续聘,都存在挑战.需要适当的管理机制来区分不同设计教授的责任,规定设计课成果的呈现形式;并助其更好地在理论和实践双重层面进行教学;同时,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斑块.边界.基质.廊道”与城市的断想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文章试图通过对景观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的认识阐明景观生态学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学科交叉是可能而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14.
Abstract

This special issue examines the mobilization of heritage preservation concerns as part of different processes of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 in Muslim contexts. Through contributions from archaeological, ethnographic, historical, archival, visual, and discursive analysis in Afghanistan, Ghana, Mali, Bahrain, as well as in museum institutions elsewhere, the discussions in this issue consider where and how heritage value is created, located, and mobilized by Muslims and non-Muslims alike, the management and preservation practices that are deployed to support it, and the ways in which different scholarly disciplines and power structures are implicated in the authoriz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preservation of heritage.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