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物馆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传统博物馆馆藏进行数字化改造,其结果是建成数字化博物馆,即建成基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博物馆。将这个系统在互联网上发布,向公众展示博物馆的活动、馆藏文物及标本,并提供藏品、展品的背景文字、图像和声音等资料信息,这是依赖实体博物馆的数字博物馆。还有一类数字博物馆,不依赖任何实体博物馆,人们称之为虚拟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并且逐渐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各个领域。就实体博物馆的建设来看,虚拟现实技术以多维度模拟仿真为特色,给观赏者带来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受,为实体博物馆的陈列和服务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方向的同时实现了交互、虚拟展示、数字导视等功能。此外,博物馆还承担着文物保护的重要任务,而虚拟现实也为文物的数字修护和文物研究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展示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建设中的发展状况,提出虚拟现实在本地博物馆建设中普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建筑是文化的创造,也是文化的延伸和体现,而科技在完善建筑,同时也在更好的呈现文化。博物馆就是科技与文化的结晶。而凝聚着中华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化与历史的博物馆如何展现其艺术魅力,体现出高度智能化的舒适与便捷,形成中华文化在互联网上的整体优势,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渗透力、辐射力和感召力,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立品格?这又是每一位博物馆建设者面临的挑战。如何立足文物实体,立足文物实体的验证,立足文物实体带给观众的体验,这是博物馆与图书馆、新闻、媒体、网站最根本的区别,也是博物馆生存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7)
如今,大量的数字媒介进入人们的生活,博物馆的展览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虚拟博物馆从诞生之初,就是以传统实体博物馆展示空间为基础,是传统实体博物馆的一种延伸。文章分析网络虚拟博物馆的现状,总结传统实体博物馆与网络虚拟博物馆二者的关系,对提升今后网络虚拟博物馆的设计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数字技术是当代高新技术的领头羊。数字技术的应用已经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今数字敦煌、虚拟故宫都已经跃上了网站页面。飞速的实践把理性认识抛在了后面。为了进一步探索博物馆数字化的规律,有必要从科技与文化、技术与工程的关系上深入讨论和认识文化、文物、信息和数字化等一系列基本概念。1 文物与信息文物是人类及其环境的实体见证物,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广义的历史信息载体。例如,书画作品不仅有其原始创作时所表现的主题和内容,还体现了当时的一种社会意识,表达了作者的理念和世界观,表现了当时的民俗风貌;…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3)
民族高校博物馆拥有特色鲜明、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肩负着传播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物的重任。结合"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国内当前博物馆信息化的建设情况,本文以民族学博物馆为例,通过分析其信息化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现状,探索新时代民族高校博物馆信息化建设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博物馆在这方面的建设长期处于空白,需要解决的问题头绪纷繁,加之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各种概念层出不穷、交织不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博物馆信息化工作的认识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第一个以“国家”冠名的博物馆一国家博物馆新近挂牌的同时,北京市举行的文物工作会议传出信息:到2008年,北京地区各级各类博物馆新建、改扩建的总投资将达到70亿元,使博物馆总数由目前的118座增至130座,这一数字将跃居各国首都博物馆拥有量的第二位,仅次于伦敦。 早在2月26日北京召开的文物工作会议上,北京市副市长张茅就表示:“北京将有计划地完成一批重点文物古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进一步推进我国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为我国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作出科学、全面、系统规划,中国博物馆学会经过长期酝酿和认真筹备,由中国博物馆学会主办,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首都博物馆承办的“中国博物馆学会数字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学术交流及成果展示会议”于2003年11月28~30日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0.
1 发展现状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加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一批现代化的新型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无论在建筑艺术形式、陈列展览形式、文物保藏手段、学术研究方法、数字化管理水平、宣传教育手段、消防安全技术以及建筑设备设施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了新的水平。新颖的建筑造型具有丰富的内涵,使得各地的博物馆成为地标性建筑。博物馆成为代表当地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亮点,很好地发挥着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作用。2 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博物馆的工作中心是围绕“文物”这条主线展开的,…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作为收藏保护文物的重要建筑,做好文物藏品的安全保护尤其重要。保障文物的安全,博物馆需要建立健全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主要由防盗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和出入控制系统、供电及防雷等组成,加上“技防”“人防”“物防”三防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作用。本文从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设计原则、系统功能和技术标准等方面,对博物馆的安防系统设计进行了阐述。并探析了新颖架构内的安防体系,提出了设计最佳思路,以供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天府广场西面,有一幢即将完工的钢结构幕墙建筑,这便是成都博物馆,而就在其南边不远处的人民南路边上,耸立着四川省博物院。我一直在想,相距不到三千米的人民南路沿线上,是否有必要修建两座博物馆?建成后的成都博物馆,是否有足够的文物藏品可供展览陈列?去年年底,在天府广场周边的建筑工地,分别出土了被网友称为“萌牛牛”的汉代石兽,以及一处南宋花园遗址等文物,据说这些文物将来会安家落户在成都博物馆。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8)
当前随着文物博物馆数量快速增加,特别是基层博物馆的数量逐年增长。我国基层博物馆还存在展示内容和保护手段相对落后、工作人员和经费欠缺等问题。怎么发展基层博物馆、展现基层博物馆的特色,切实让广大群众参与到基层博物馆的建设中来,基层文物博物馆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4.
“以信息化作为杠杆和支点,改造传统的博物馆,全面提高综合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和学术水平,使故宫博物院尽快跻身世界一流现代化博物馆之列”是故宫博物院领导提出的治院方针。但是,什么是“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与现实博物馆之间应该是怎样一个关系?“数字故宫”到底应该怎样架构?这些问题对于长期沿着传统工作模式运行的故宫博物院来说,都是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李鹏 《城市建筑》2014,(15):30-30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很多地方都建有博物馆。博物馆中通常收藏着大量的文物,甚至还有一部分十分珍贵的国宝级文物。文物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遗产,其防雷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李强 《华中建筑》2001,1(3):39-40,47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一切传统的事物都受到了前所不有的冲击和挑战。如何使博物馆的发展适应时代的要求是建筑师必须面对的课题。该文就此从几个方面分析和阐述了信息时代的博物馆:1、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2、“虚拟博物馆”概念的产生;3、传统博物馆的意义;4、艺术文脉关系的转变。笔者希求从博物馆概念和博物馆建筑两方面对建筑师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华中建筑》2008,26(10):244-244
鄂州市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具有“品种多,数量大”、“精品多,时代跨度大”、“特色多,社会影响大”的三大特点,工程目标是建设“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地市级博物馆”。建筑采用仿汉高台建筑形式,建筑总面积18806m^2,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型博物馆标准。方案由中南建筑设计院第二设计所于2008年7月完成。  相似文献   

18.
武威市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地、县级优秀博物馆”、“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区重点防火单位”。全馆总占地面积约25000多平方米,有全省保存较完整的“武威文庙”古建筑群,馆藏文物3万多件,在古建筑里陈列有《石刻》、《木乃伊》、《书画》、《铜佛像》、《武威简史陈列》、《武威历代文物精品展》、《西夏文物展》等9个  相似文献   

19.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家琨 《世界建筑》2001,(10):91-91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曲一家企业出资兴建 主题是“南传佛教石刻”。在中国 由企业出资兴建博物馆(而不是由政府),是新的经济体制下出现的新鲜事物,虽然现模不大,也不能算作成熟和完备,但对中国的文物收藏和保护意义重大。 博物馆选址于四川成都郫县新民镇云桥村府河河畔 定名为“鹿野苑”。“鹿野”按字面意义是鹿跑的原野,在佛教用语中意为释迦牟尼教义所及之地。用地为 6 670m2,是河滩与树林相间的一块平地。上游有一座石桥,下游不远处是河湾。河床中和平地的簿土下回是沉积的卵石, 本地的野生杂树和竹林无规则地生长。由于…  相似文献   

20.
《室内设计与装修》2009,(7):142-142
据悉,坐落于上海浦东滴水湖畔的中国航海博物馆建设进入内部装修阶段,今年底将对外开馆。目前,文物征集工作推进顺利,已征集入库文物(实物)5000余件,包括南汇籍船长彭维源率领“振华4号”船员击退索马里海盗的380余件实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