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伟勤  王健 《橡胶工业》1997,44(12):715-718
研究了乳液法PVC(简称乳PVC)悬浮法PVC(简称悬PVC)和粘合剂用量,阻燃增塑剂,带芯含棉量等因素对橡塑整芯难燃输送带粘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覆盖胶中可用20~25份乳PVC等量替代CR/NBR/氯化聚乙烯(CPE)(40/40/20)配方体系中的NBR,也可用40~60份悬PVC等量替代NBR配方体系中的NBR,浸渍液中增塑剂选择ZRS-50/DOP/42%氯化石蜡并用最适宜,覆盖胶中  相似文献   

2.
BR/PVC/SBS三元橡塑热弹性弹性体的配方设计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动态硫化法挤出制备丁腈橡胶/聚氯乙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BR/PVC/SBS)三元橡塑热塑性弹性体,并采用DSC、SEM、布拉本达流变仪和力学方法研究其工艺条件、配方组成与结构、性能的关系。本研究的BR/PVC/SBS三元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综合了PVC、SBS、BR三者的优点,可用于高档鞋料。  相似文献   

3.
PVC改性NVE在甲醇汽油混合燃料中溶胀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基明  庞秀艳 《橡胶工业》1995,42(3):137-139
研究了PVC改性NBR在高比例和低例甲醇的甲醇汽油混合燃料中的溶胀程度,考虑到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与溶胀性能,在前中应选用PVC改性的NBR-26或NBR-40,在后中应选用PVC改性的NBR-40,PVC用量以20-30份为宜。  相似文献   

4.
CPE,CV及其与ACR,MBS复合增韧RPVC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军  杜跃兵 《塑料工业》1998,26(1):97-100
考察了不同CPE牌号及用CPE-PVC接枝共聚物(CV)部分或全部代替CPE对改善R-PVC冲击和拉伸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复合增韧体系(CPE、CV分别与ACR、MBS并用或CPE、CV同时和ACR并用等)对提高R-PVC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PE的分子量高、氯含量分布窄和氯含量高、残余结晶度高分别对提高R-PVC的冲击和拉伸强度有利;CV与CPE并用能提高R-PVC的冲击强度,并且拉伸强度的损失较单独使用CPE为小,并用时其组成比以11为宜;CPE、CV与ACR或MBS联合使用,在适宜组成比下能对R-PVC产生协同增韧效应,改善体系的相容性,提高冲击性能并保留较高的其它力学强度,这是解决目前PVC/CPE共混材料性能缺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PVC改性NBR在甲醇汽油混合燃料中溶胀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PVC改性NBR在高比例和低比例甲醇的甲醇汽油混合燃料中的溶胀程度。考虑到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与溶胀性能,在前者中应选用PVC改性的NBR-26或NBR-40,在后者中应选用PVC改性的NBR-40。PVC用量以20-30份为宜。  相似文献   

6.
PVC/SBR热塑性弹性体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红革  赵树高 《弹性体》1999,9(1):28-32
以ABS、氯丁橡胶(CR)、马来酸酐(MA)接枝SBR(SBR-MA)作增容剂对PVC/SBR的共混比、增容剂、增塑剂用量做了优化选择。同时对动态硫化PVC/SBR的硫化体系、硫化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并比较了动态硫化对共混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SBR为80/20,增容剂ABS/SBR-MA为5/5时,选用半有效硫化体系,165℃下动态硫化6min,共混物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7.
粉末生SBR对PVC的增韧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炼石  蔡彤Min 《塑料工业》1997,25(3):102-105,108
研究了粉末改性SBR对PVC的增韧作用,用TEM、SEM和DSC对粉末改性SBR与PVC共混物进行了分析,发现粉末改性SBR对PVC有显著的增韧效果。当粉末改性SBR用量由5份增加到10份,共混物的冲击强度由10-20kJ/m^2突然升高到85-100kJ/m^2。这种突变是由改性SBR在PVC基体中的相形态由分散相转变为网状结构,导致共混物由脆性断裂过渡到韧性断裂造成的。DSC分析显示改性SBR  相似文献   

8.
王伟勤  王健  刘莉  穆英 《橡胶工业》1997,(12):715-718
研究了乳液法PVC(简称乳PVC)、悬浮法PVC(简称悬PVC)和粘合剂用量、阻燃增塑剂、带芯含棉量等因素对橡塑整芯难燃输送带粘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覆盖胶中可用20~25份乳PVC等量替代CR/NBR/氯化聚乙烯(CPE)(40/40/20)配方体系中的NBR,也可用40~60份悬PVC等量替代NBR配方体系中的NBR;浸渍液中增塑剂选择ZRS50/DOP/42%氯化石蜡并用最适宜;覆盖胶中加入粘合剂A,可提高粘合强度,用量宜为15~25份;带芯含棉量为30%~40%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聚氯乙烯/橡胶并用胶辊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军 《塑料科技》1994,(3):32-35
研究了采用聚氯乙烯(PVC),丁腈橡胶(NBR)和顺丁橡胶(BR)三元共混制备模压浅色胶辊的配方和工艺,主要探讨了PVC/NBR/BR共混比、稳定剂、填充剂、硫化体系等因素对橡塑并用胶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择PVC/NBR/BR=30/60/10,并配以白炭黑,过氧化物和少量硫黄硫化体系,可制得综合性能较好的浅色橡胶胶辊.  相似文献   

10.
NBR/PVC/CO耐油胶管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丁腈橡胶/ 聚氯乙烯/ 氯醇橡胶三元共混胶制备胶管的胶料配方和混炼制造工艺,主要探讨NBR/ PVC/ CO 共混比、硫化体系、补强剂等因素对胶管用混炼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BR/ PVC/ CO 共混胶经过合理的配合能够制得综合性能良好的胶料,并能改善NBR/ PVC老化硬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发泡剂的类型及加工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聚合物发泡剂的类型、分解特性、发泡助剂对发泡剂分解温度的影响以及复合发泡剂与发泡剂母料配制的原理。  相似文献   

12.
塑料用化学发泡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发泡剂的发展、分类以及国内外产品概况,重点从化学发泡剂、吸热性泡剂、复合型发泡剂、发泡剂母料等方面概述了发泡剂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偏氯乙烯/丙烯腈共聚树脂浸渍发泡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在偏氯乙烯/丙烯腈共聚树脂中引入发泡剂,研究了树脂组成和性能、浸渍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浸渍量和浸渍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热空气自由发泡制备EPDM海绵,研究发泡剂品种和用量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发泡剂AC、OBSH和H制备EPDM海绵,最佳用量分别为15、10和10份;当发泡剂用量为10份时,以发泡剂OBSH制备的EPDM海绵发泡倍率最大。  相似文献   

15.
16.
软质PVC鞋底发泡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化学发泡一步法模压成型.研究了放热发泡剂、吸热发泡剂、泡孔成核剂、改性剂等主要助剂用量对软质聚氯乙烯(PVC)发泡材料密度、泡孔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热发泡剂2.0份、吸热发泡剂0.6份.成核剂1.0份.改性剂丁腈橡胶(NBR)20.n份时.发泡材料性能较好.满足了软质PVL鞋底发泡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着重研究了国产抗氧剂、热稳定剂、滑爽剂、加工改性剂及开口剂等多种单一助剂,及复合使用基础树脂性能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多功能复合助剂物理性能及使用性能优良,完合可以代替目前引进LLDPE原料树脂生产装置上造粒使用的抗氧剂1076、预混合剂8~#、开口剂及滑爽剂(C15-38)等进口助剂。  相似文献   

18.
浅谈冰箱用聚氨酯发泡剂的替代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目前冰箱用聚氨酯发泡剂HCFC-141b和环戊烷的两种主要替代技术,叙述了两种替代技术在替代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几个主要因素,并对使用该替代技术发泡的泡沫物性做了一些比较。简单叙述了替代发泡剂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泡沫塑料发泡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泡沫塑料常用的发泡剂,比较了各种发泡剂,如AC发泡剂及多种物理发泡剂的优缺点,并提出水发泡是今后发泡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氢氟氯烃1,1-二氯-1-一氟乙烷(简称HCFC-141b)代替一氟三氯甲烷(简称CFC-11)作发泡剂帛得具有臻密表皮层的半硬质聚氨酯整皮泡沫塑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两种发泡剂帛得材料的内部泡孔结构,比较了两者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HCFC-141b代替CFC-11可以帛得性能良好的半硬质聚氨酯整皮泡沫塑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