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杂山地不仅地表地震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而且环境恶劣,导致激发及接收条件差,原始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复杂的山地地震地质条件使得地震波波场无章可循,实际情况与勘探假设的基本模型相差甚远,致使地震资料成像困难。针对这些难点,就山地地震勘探常用的数据采集技术特点进行分析,为以后山地复杂地形条件下地震勘探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彭红卫 《煤》2008,17(8)
阐述了沙漠草原区地震勘探的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条件的选择以及施工技术等,说明在沙漠草原区复杂的地形地质和地震地质条件下,用震源车激发进行地震勘探有极大优越性,并取得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某煤矿采区二维地震勘探为实例,介绍了在南方地震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开展二维地震勘探的施工方法、资料处理方法和解释方法。根据该区二维地震勘探取得的成果,表明在复杂地震地质条件下,合理设置观测系统、注重地震激发和接收方法,运用二维地震勘探方法在查明含煤区的地质构造和煤系赋存形态等方面可以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4.
复杂的山区煤田三维地震勘探中,由于地形和地表地质条件复杂,野外地震数据采集技术成为关键。文章结合阳泉某矿三维地震勘探实例,通过野外的试验对比,选择良好的地震激发和接收条件,进行观测系统优化等多项技术措施,保证野外地震记录的质量,从而更好地为下一步的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服务。  相似文献   

5.
地震弯线自由网在复杂山区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杂山区由于相对高差较大,激发和接收条件很差,加之覆盖层的厚度和岩性在横向上变化剧烈,静校正量难以取准,常规的直线施工地震勘探技术受到很多限制。根据在山区地震勘探经验,因地制宜,结合地形条件采用自由网弯线地震施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6.
结合南岔煤业井田地质资料,针对晋北黄土塬区复杂地质条件地震勘探进行研究,运用煤炭三维地震炸药与可控震源互补协同勘探技术对其首采区地质勘探,为煤炭三维地震炸药与可控震源互补协同勘探技术在晋北黄土塬区复杂地质条件下实际运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复杂地区由于地质条件及地表条件复杂,在激发方式的选择上也趋于多样化.对复杂地区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激发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不同激发方式及其所存在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对在复杂地区进行地震勘探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于水 《煤炭技术》2014,(8):42-44
针对测区地形条件较复杂、地震地质条件困难的技术难点,在野外采集、资料处理、资料解释阶段分别采取了有效技术措施,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在条件非常复杂的地区,获得了成功的找煤方法,取得了丰富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9.
许彩琦  黄璇 《中州煤炭》2016,(8):149-153
激发和接收是影响地震野外数据采集质量的2个主要因素,尤其是激发参数的选择直接决定了一个工区施工的成败,在地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以炸药为震源的激发方式有时显得无能为力,成为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的瓶颈,而可控震源可能要比炸药震源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质量更好。在分析以往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炸药与可控震源的试验对比,依据2种震源各自的应用条件,进行炸药与可控震源组合交替激发,采用正演模型确定的接收参数,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适应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进行城市地下空间的调查刻不容缓。地震勘探方法是进行浅层地下构造、断层、岩性划分的最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技术之一。浅层超浅层地震勘探对地表要求更严格,很难避开障碍物。弯线地震勘探可以因地制宜地优选激发与接收条件以提高采集资料品质,为减少地表复杂的影响,采用公路弯线施工,改善激发、接收条件。采用弯线施工能够获得较高信噪比原始资料,但也面临着反射中心点分布离散度过大、叠加成像分辨率降低等问题。在精确计算接收点和激发点坐标的基础上,确定了弯曲测线折线转角大小、面元大小、叠加次数等主要参数,并利用共反射面元叠加原理进行资料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最后综合多信息融合技术进行地质解译,其成果满足城市地下空间调查的需要,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山地煤田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难点是资料采集问题,激发、接收参数的合理选取是决定采集效果与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山西省河东煤田某矿三维地震勘探的现场采集资料为基础,通过多次试验对比分析,选择适合于本区勘探的激发因素和接收因素,以确保资料采集的质量。研究结果表明,针对该区三维地震资料数据采集,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有效,能够满足地质任务的要求,对邻近地区地震勘探数据的采集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复杂地区地震勘探成孔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勘探作为较好的一种地质勘探手段,已由平原区转向复杂的山地和丘陵地区,而这些地区由于表、浅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差,给地震从施工方法到采集数据的质量上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这些问题产生的最根本的问题是激发成孔问题,如果激发孔深较浅,势必要产生较多干扰波,影响有效波的接收。因此,要根据不同的表、浅层地震地质条件来选择不同的成孔设备,以期获得最佳的激发效果。本文主要针对不同的复杂地区,对如何选择合适成孔设备,以及它们所具有的适用条件,成孔深度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高分辩率地震勘探技术是一种矿区勘探的重要手段,在地震地质条件好的地区已经得到较好的推广与应用.而在黄土原等一些地震地质的条件差的地区,高分辩率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相对较为滞后.用一个实例介绍了在黄土原复杂地形条件下,采用有关的技术和方法取得的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14.
新疆戈壁滩砾石层厚度超200 m,地震反射波在砾石层中能量衰减严重,煤层层数多、间距小、厚度薄、倾角大,地震地质条件复杂,气候条件恶劣。采用可控震源进行三维地震勘探,必须采取相对应的技术措施才能完成地质任务。本次地震勘探数据采集优选观测系统,采用了适合在厚砾石层中激发、接收的技术措施,取得了真实、可靠、品质较高的野外原始地震勘探数据。数据处理重点抓住静校正、去噪、反褶积、叠前偏移等关键技术环节,获得了信噪比较高、分辨率较高的三维数据体。地质成果经钻孔验证精度满足规范要求。该勘探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刘岩 《煤炭技术》2008,27(5):129-131
在地震地质条件较好,地势平坦的地区,三维地震勘探作为一种先进的勘探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在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三维地震勘探起步较晚,但近几年也取得了一定突破,并在部分地区进行了成功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在地震地质条件较好,地势平坦的地区,采区三维地震勘探作为一种先进的勘探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三维地震勘探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突破,并在部分地区进行了成功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吴江  温中义 《煤矿现代化》2011,(4):45-47,49
高山煤矿由于钻、勘探程度不够,决定采用三维地震勘探作技术为补充勘探。但是由于矿区内表层地震地质条件恶劣,给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带来极大困难。通过多次试验研究,最终确定采用变观措施来解决表浅层地震地质条件极差问题。通过变观处理,记录品质明显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孙卫东 《煤炭技术》2007,26(1):107-109
在地震地质条件较好,地势平坦的地区,采区三维地震勘探已作为一种先进的勘探技术被普遍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三维地震勘探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突破,并在部分地区进行了成功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山区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地震地质条件较好 ,地势平坦的地区 ,采区三维地震勘探已作为一种先进的勘探技术被普遍采用 ,并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三维地震勘探起步较晚 ,但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突破 ,并在部分地区进行了成功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宁东煤田某矿区的三维地震勘探,浅表层地震地质条件复杂,采用常规钻机成孔比较困难、成本过高。为完成地质任务,提高地震勘探应用效果,从改善激发条件入手,结合生产实践,对炸药震源和可控震源两种激发源作了对比试验。通过试验点和试验线的资料对比分析,可控震源激发效果优于炸药震源。采用可控震源施工的勘探成果经后期巷道验证,其成果吻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