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高应力软破岩采准巷道变形控制技术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小官庄铁矿东区高应力软破岩采准巷道变形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以喷锚网为主要支护手段的一次性强化综合治理技术 ,现场实施并取得了成功。该技术对有效控制高应力采准巷道的变形 ,实现无底柱采场的正常回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于高应力破碎围岩条件下采准巷道围岩控制的研究尚少.结合某矿高应力采区采准巷道围岩条件,摸索出一套适合处理该条件巷道围岩稳定性的控制方法.对巷道掘进期间的变形进行了观测,根据观测结果巷道整体变形很小,效果很好,该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耦合支护技术在高应力顶板煤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恒  吕继成 《煤矿开采》2007,12(2):42-44
针对向斜轴部高应力顶板煤巷存在变形量大、支护困难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进行了支护方案比较,选择了适合的锚杆、锚索、槽钢耦合支护技术,通过实践及矿压观测分析,此技术有效控制了高应力巷道围岩的变形,确保了巷道安全使用,达到可预期的目标。随着采深的不断增加,耦合支护技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下峪口煤矿1110回风巷道原U型棚支护的失稳机理、采动影响、围岩物理化学性质和底板破坏特征的分析,得出围岩失稳破坏的主要原因,并根据结构补偿原理提出了高应力破碎煤层巷道棚-索协同支护技术。通过对围岩变形信息的检测,表明该支护技术有效的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5.
以深井煤柱区下位采动高应力大变形软岩巷道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勘察总结出高应力软岩巷道的变形破坏特征和基本规律,分析了深井煤柱区高应力巷道和受下位采动影响的巷道围岩变形力学机制,根据高应力软岩巷道的支护特点,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匹配支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浅埋深高应力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浅埋深高应力巷道条件,在地质力学现场测试和钻孔窥视的基础上,分析了浅埋深高应力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提出采用高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进行此类巷道支护,并成功应用于枣泉煤矿11201工作面回风巷,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巷道变形降低80%以上,支护状况发生了本质改变。  相似文献   

7.
通过理论推导、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深部冲击高应力巷道卸压及支护问题,卸压钻孔应力分布规律和高应力巷道卸压控制区域的解析结果表明,破碎软化区半径主要受卸压钻孔半径、高地应力等影响,卸压钻孔周围煤岩体的破碎软化起到弱化高应力、转移高应力的作用,有利于保持巷道稳定.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并考虑钻孔效率和巷道支护,卸压钻孔直径宜为110~130 mm.针对高应力巷道提出的“卸压控制+让压支护”技术与卸压孔保护技术,提高了巷道支护体的完整性,新支护方式现场试验应用后,巷道帮部最大变形为300mm,顶板最大变形为171mm,巷道围岩裂隙范围明显减小,与原支护相比巷道未出现整体失稳现象,有效控制了高应力巷道的变形,维护了高应力巷道煤岩体的稳定性.研究成果为高应力巷道卸压控制和让压支护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深部高应力巷道支护困难的问题,在分析深井多煤层联合开采过程中巷道受上部煤柱及采动影响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高应力巷道矿压显现及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锚杆支护系统应该保证围岩处于弹性或弹塑性范围内,且其变形特性必须适合围岩变形特性的要求。据此提出采用让压锚索和让压锚杆支护技术,工程实践表明:采用让压支护技术后巷道变形量减小50%左右,顶底板平均移近速度为4.32 mm/d,两帮平均移近速度为2.70 mm/d,有效控制了深部高应力巷道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9.
高应力软岩巷道变形特征及其支护参数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讨高应力软岩巷道合理的控制方法,根据吕家坨煤矿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主要物性参数的实验室测试以及现场围岩变形的观测,利用FLAC3D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高应力软岩巷道的变形失稳特征.研究表明:高应力软岩巷道控制技术的关键在于支护结构和围岩体强度的耦合作用和控制底鼓.提出了以加强初次支护强度和采用底角锚杆为技术核心的支护方案.现场实践表明,该方案对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得到困难条件下大变形巷道围岩的变形机理与控制对策,以困难条件下巷道的类型划分和特点为基础,总结了巷道围岩表面变形特征和内部的变形与结构特征,详细分析了高应力大变形破坏、底鼓型巷道系统失稳、采动巷道的变形破坏、结构面错动变形机制、围岩与支护结构不耦合五类主要变形机制。结合巷道围岩控制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提出了目前困难条件下矿井巷道支护存在的主要问题、难点与控制关键。最后,结合工程实践,分别介绍了高应力软岩巷道、大断面斜井穿越采空区、承受采动影响巷道的围岩支护技术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武钢金山店铁矿和浙江漓渚铁矿自然崩落法的试验研究与应用情况,着重阐述了矿体可崩性、拉底结构和方式、采场支护与地压、放矿控制等,并对该法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北铭河铁矿的具体情况 ,在分析了国内外尾矿处理方法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提出了北铭河铁矿建设无尾矿山的设想 ,并从技术经济、环境保护等方面 ,对北铭河铁矿建设无尾矿山的可能性和优越性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西石门铁矿南区崩落卸载采矿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西石门铁矿南区底板含不稳矽卡岩层的结倾斜中厚矿体,应用无底柱崩落卸载法取代传统的有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解决了采准巷道遭地压破坏的技术难题,本文详细介绍无底柱崩落卸载法的基本原理,方案构成,施工顺序,出矿控制方法及其在西石门铁矿南区三年多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唐令广 《矿业工程》2003,1(6):58-60
以鞍钢集团新钢铁齐大山铁矿生产和测绘工程为例,介绍了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在矿山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同时介绍了GPS技术与传统测量技术的对比情况。  相似文献   

15.
利用线弹性断裂力学的观点对程潮铁矿东主井支护开裂的现象以及其可能的发展情况做出了力学分析 ,计算中利用有限单元法来计算应力强度因子 ,通过最大周向应力理论来考虑裂纹可能的开裂及其开裂方向。  相似文献   

16.
西石门铁矿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严重,破坏形式复杂。影响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岩石强度、地应力、岩体完整性、采动影响等,以这些因素为分类指标,根据模糊聚类分析原理,采用VB6.0语言建立分类程序,把西石门铁矿回采巷道围岩分为非常稳定,稳定,一般稳定,不稳定和极不稳定等5类。针对不同类别的巷道围岩分别提出相应的支护方案。  相似文献   

17.
张志雄 《矿业工程》2011,9(4):23-25
介绍了峨口铁矿南区平峒绿泥岩变形段支护修复的技术措施,强调了锚网、锚索及管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金属露天矿山汽车自动调度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露天矿山汽车自动调度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并分别以美国模块采矿(MMS)公司和加拿大文科(Wenco)国际采矿公司的Dispatch系统为例,介绍了系统的构成,原理,功能等,根据首钢水厂铁矿的矿山实际,确定了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汽车自动调度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功能等,并对在我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为突破传统“应力集中程度”的定性概念, 提出了表征巷道断面应力集中程度的线系数K1和面系数K2。以舞阳铁矿典型巷道为例, 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 用有限元法对不同矢跨比下的巷道断面模型进行了应力分析, 并计算了对应的线系数K1和面系数K2, 同时研究了最优支护方案。结果表明: 应力集中系数K1、K2能够较好地反映一定围岩条件和应力场环境下巷道断面的应力集中程度, 可为巷道断面优化及支护问题提供依据。舞阳铁矿最优巷道断面为矢跨比1/3型, 支护层最优厚度为200 mm, 优化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20.
CAD成图软件在矿山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具有较强的制图和编辑功能,在矿山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齐大山铁矿为例,阐述如何应用CAD绘制矿山地形图、地籍图、地质图、工程施工图、采掘计划图以及在矿山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