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反复正相硅胶层析与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结合方法提取、分离苦皮藤中化学成分,用1H NMR1、3C NMR和HPLC/Q-TOF液质联用技术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苦皮藤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化合物1(1β,6α,8β-三乙酰氧基-2β,12-二异丁酰氧基-9α-苯甲酰氧基-4α-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化合物2(1α,2α,8β-三乙酰氧基-9α-苯甲酰氧基-13-二异丁酰氧基-4β,6β-二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化合物3(1α,2α,6β,13-四乙酰氧基-8α-异丁酰氧基-9β-呋喃甲酰氧基-4β-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并在Q-TOF MS正离子模式下对化合物1~3裂解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苦皮藤中二氢沉香呋喃倍半萜类化合物分离纯化的方法,应用正相及反相高压制备柱层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以TLC及HPLC确定制备流动相条件并跟踪检测其分离效果.结果表明,对苦皮藤中富含二氢沉香呋喃倍半萜类化合物部分进行分离的过程中,采用正相、反相高压制备柱层析交替进行的方法最为有效.通过该方法,已得到两个二氢沉香呋喃倍半萜类化合物,纯度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3.
为了优化苦皮藤中二氢沉香呋喃倍半萜类化合物分离纯化的方法,应用正相及反相高压制备柱层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以TLC及HPLC确定制备流动相条件并跟踪检测其分离效果.结果表明,对苦皮藤中富含二氢沉香呋喃倍半萜类化合物部分进行分离的过程中,采用正相、反相高压制备柱层析交替进行的方法最为有效.通过该方法,已得到两个二氢沉香呋喃倍半萜类化合物,纯度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合成呋喃环需加入较多较昂贵的金属催化剂或者碱的问题,利用β-酮酯与对称的烯丙基二碳酸酯为原料,以烯丙基二碳酸酯的物质的量为用量标准,在以占标准用量2%的四(三苯基膦)钯与占标准用量2%的1,2-双-(二苯基膦)乙烷的作用下,合成了一系列的2,3-二取代-5-乙烯基-4,5-二氢呋喃衍生物。试验结果表明,取代基为吸电子基团时反应具有较高的产率,通过改变取代基,已得到了9个不同取代的2,3-二取代-5-乙烯基-4,5-二氢呋喃衍生物,所有产物结构均经1H及13C NMR确证。  相似文献   

5.
节杆菌10137产β-呋喃果糖苷酶条件及酶学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表明,节杆茵10137产β-呋喃果糖苷酶的最佳条件为:温度为30℃,pH值7.5,接种体积分数为2%,装液体积为40mL.该条件下β-呋喃果糖苷酶的转移酶活为177.78U/mL,酶作用最适pH值为6.5,最适温度为30℃,在pH值为6.0~8.0和45℃以下稳定.Ag^ 和Cu^2 对该酶有较强烈的抑制作用,EDTA和Mg^2 对酶活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裸燕麦麸皮中提取β-葡聚糖,用硫酸铵沉淀法对粗提物进行初步纯化得到组分POG,利用离子交换柱色谱和Sepharose CL-4B凝胶柱色谱对POG进一步纯化得到组分POG11和POG12,用气相色谱测定了它们的单糖组成,并经荧光吸收表明组分POG11为β-葡聚糖,用酶法测定其β-葡聚糖含量为98.6%,高效液相色谱显示该组分相对分子质量为2.62×106,红外光谱和13C核磁共振表明POG11是混合键(1→3)(1→4)-β-D-葡聚糖.  相似文献   

7.
8.
研究了以混合溶剂法生产酯基锡热稳定剂的中间体-二(β-甲氧甲酰乙基)二氯化锡的工艺路线,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混合溶剂的体积分数和影响反应的工艺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合成路线,并用二(β-甲氧甲酰乙基)二氯化锡与巯基乙酸异辛酯反应合成了酯基锡热稳定剂,对其主要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合成路线为两种溶剂的体积分数比为80%:20%(三氯甲烷:四氢呋喃),反应时间为5h,反应温度为20~25℃;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时间达41min.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两种芳香性β-二酮氧钒配合物,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3C NMR、51VNMR及EP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芳香性β-二酮氧钒配合物中一个VO2 均与两个β-二酮配体和一分子水结合.  相似文献   

10.
以脱脂豆粉为原料,利用碱溶酸沉法分离提取β-伴大豆球蛋白,采用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不同温度、加热时间、反应浓度下β-伴大豆球蛋白的抗原性变化,并对热处理后产物的溶解度、免疫原性及结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能显著影响β-伴大豆球蛋白的抗原性。热处理后,样品蛋白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热处理后β-伴大豆球蛋白的免疫原性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不能完全消除。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热处理之后样品蛋白中的α-螺旋和β-折叠的含量减少,β-转角含量和无规则卷曲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1.
以2-吡咯基三氯乙酮为主要原料,经过乙二醇单酯化、羟基氯取代、环合三步反应制得了3,4-二氢吡咯[2,1-c][1,4]噁嗪-1-酮;又经过Friedel—Crafts酰基化和环合反应制得了未见文献报道的7-芳酰基-3,4-二氢吡咯[2,1-c][1,4]噁嗪-1-酮它们及其某些重要中间体的结构分别采用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以及高分辨率质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对5-甲氧羰基-4,6-二甲基-3,4-二氢嘧啶-2(1H)-酮的合成过程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在HF/6—31G(d)和B3LYP/6—31G(d)水平优化各物种的构型,得到了较为精确的结构和能量。分析了某些分子的前线轨道HOMO和LUMO,讨论了它们的反应活性中心及可能的反应机理。计算了各反应的热力学函数熵变、焓变以及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对产物进行了频率分析。  相似文献   

13.
应用AM1方法,对2-(2,6-二氟苯基)-3-(6-溴-2-吡啶基)-4噻唑酮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得到该分子的空间构型和电子结构的信息,据此推测出它的活性部位,并探讨其结构-活性关系.结果表明该分子的稳定构型呈蝴蝶状,噻唑酮环上的3位N、5位C和吡啶环的4位C等原子很可能是该分子与RT酶作用的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