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时间、建筑结构技术为线索,梳理从古至今的西方建筑空间与结构的演变过程,总结空间序列特征及演变规律,分析得出西方建筑空间序列基本沿一维度、二维度、三维度、自由流动序列、大跨多维空间序列、非线性序列的顺序变换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建筑发展的进程中,人类一直都在完善着材料、结构技术和设备,完善着建筑型制。建筑史的真正内容,是建筑空间不断得到拓展的历史。虽然世界建筑史纷繁芜杂,各个时期、各代表性国家和地区并不相同,但我们还是能够从空间发展这一主线入手,通过对西方建筑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空间形式的探讨,来把握建筑空间拓展这一历史过程。 开拓原始空间 在远古时代,原始人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创造了原始的建筑空间。他们最初或栖居于树上(巢居),或居住在天然的洞穴里。随着工具的进步,在建筑空间上逐渐创造出人工的竖穴居和地面居所(图1、图2)…  相似文献   

3.
建筑的形式,即建筑的外在,是建筑的外观、材料、型材和装饰等;建筑的内容,即建筑的内在,是建筑的功能、空间、性质和建筑的气质。现在,我们就可以顺着西方建筑 的发展,举例来看看内容与形式的辨证关系。 应该说,古埃及和古希腊都是在宗教性建筑方面表现突出,而且两者都善于使用石材。因为是宗教性建筑,大多是供祭奉神之用,可以说其功能是比较单纯的,但它们还是依循着从内容到形式的过程,即:功能 (祭典所在地和神灵的住所 )——所需要的氛围——形式。可以说,它们所采取的建筑形式,是依据功能所需的氛围,是依据两国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6,(12)
西方建筑史作为世界建筑史的主要组成部分,虽然不能代表整个建筑的发展过程,但它可以作为世界建筑史的一个缩影。在建筑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一直都在完善材料、结构技术和设备,完善着建筑形制。而建筑史其实是建筑空间的不断变化得到完善的历史。沿着古典时期以前、古典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现代建筑、当代建筑的脉络,观察建筑空间的动态变化,加深对建筑史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5.
张赢月 《城市建筑》2014,(9):260-260
本文通过对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的演变研究,反省和思考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发展过程与前景。并跳出对西方研究理论的过分依赖,寻找适合中国公共空间自身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林莉 《福建建筑》2011,(12):15-18
在总结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历史演变过程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演化受到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地理环境以及空间观念等的影响,是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演化的功能适配性机制、价值导向机制、环境衍生机制和系统“一体化”机制共同作用的过程与结果。以期用以指导我国城市,促进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和城市功能的高效运转...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作者的实地考察为根据,总结出中国与西方建筑的重要区别,在于两者各自空间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不同,因而造成了不同的空间形成和造型特征。同时,作者以此为切入点寻找设计灵感,总结了几次设计实践中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8.
西方空间战略规划的理论及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理论作为“知识和行动”的科学,与许多其他科学理论相比,更多地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即使是为了寻求提高实践经验方法的规划理论也是如此。然而,规划理论的创新以及思考多种答案的能力需要与日常的实践和正确的理论思想保持一定的距离。为此,规划理论必须通过跨学科的交流来不断丰富自己。规划理论发展的最好机遇就是处于实践与各学科思想交叉之间的媒介地位,城市空间战略规划就是这一现象的典型反映。  相似文献   

9.
马冶 《中外建筑》2010,(10):74-76
建筑空间的发展受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科学技术、艺术水平、意识形态等客观前提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建筑史上历代的一些空间形式展示了各个时代的不同空间观念。从古希腊到当代的建筑空间的变化,是一个由客观倾向转向主观倾向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祝侃  马航  龙江 《华中建筑》2009,27(9):96-98
绿色开放空间的发展演变是城市环境漫长变迁的结果,不仅是对城镇规划本身深刻地了解,也有助于分析城市中绿色开放空间的含义.该文研究基于欧洲国家,例如英国,德国、奥地利和法国的相关研究,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西方国家绿色开放空间与绿色城市的发展与演变,对中国的公共空间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武定 《规划师》2008,24(11):5-9
在全球化背景下,新的以消费主义为特征、以消费社会为其统一语景的全球文化网络正在形成,世界各地的城市文化和城市文化精神正被解构和重组,不同的城市文化具有各自的核心价值,不同的城市文化精神决定了不同的城市空间。在全球化的消费主义语景下,我国城市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中国城市文化精神与西方消费主义的结合正创造出一种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新文化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12.
地下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国家"平战结合"方针的指导下,人防工程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相结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结合丽水市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对丽水市城市特点和地下空间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地下空间资源进行了评估,对地下空间需求进行了预测,确定了发展目标和策略,制定了相应的总体布局和人防建设体系,提出了近中期建设规划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可以供国内其它城市编制地下空间规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现代城市的发展斌予了城市门户空间新的内涵与特征,其不但具有界定标志作用的一面,而且扮演着城市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过渡区的角色,对于现代的城市空间体系而言,城市门户空间已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做出新的解析与认识显得尤为必要。以宁波中心城门户空间为例,在对门户空间的功能及空间发展方面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化梳理,以期能在相关地区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引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城市水空间规划研究——兼谈郴州水空间与城市特色塑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英志 《规划师》1999,15(2):66-71
作者通过对滨水城市的聚落发展、场所形成和空间形态这三个方面与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指出:现代城市水空间缺乏魁力的原因在于对水的意义缺乏认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城市水空间的方法在于使水成为聚落的血脉、成为场所的纽带、成为空间形态的制约这样的观点,并结合郴州古城水空间规划实践对此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5.
欧阳杰  李旭宏 《规划师》2007,23(10):60-6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前我国的许多城市进入了区域空间整体发展阶段.为更好地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顺应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需求,应淡化区域内各城市的行政区划界线和道路环线,强化区域内各城域之间的互动,将城域空间和市域空间的协调发展纳入区域空间规划的范畴,从而形成由空间链、交通链、产业链、生态链等组成的区域链式空间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丁辉  谢振宇 《华中建筑》2005,23(4):68-70,76
城市滨水区空间的设计与开发该文在分析国内外城市滨水区建设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归纳出滨水空间设计的特点,并以常熟滨江邻里中心商业地块的设计为例,就城市滨水区商业空间的设计与开发作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秦洛峰 《华中建筑》2006,24(2):111-114
该文从空间中的线性元素入手分析了城市中的道路网,道路的形式、变化及景观,中轴线和城市轮廓。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21世纪全球的共同发展战略,本文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特征、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建设及其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探究“虚实”空间关系,创造个性化的城市空间场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春华  周安伟 《规划师》2003,19(3):39-41
作者利用空间的“虚、实”概念,结合格斯塔心理学的“图底”关系,类比分析中国水墨画的留白艺术手法及生态系统中的细胞繁衍规律,通过张家界城市绿化广场周边地段的概念设计的创作实践,提出创造个性化的城市空间场所工作中虚实空间的理念与原则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