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钢10 m2竖炉的设计特点及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马钢一烧10m^2竖炉(包括配料系统、烘干混匀系统、竖炉本体及控制系统等)的设计特点。该炉于2004年5月5日投产,当月即实现达产目标。  相似文献   

2.
钱存涛 《江苏冶金》2005,33(1):53-54
南钢球团厂针对竖炉引风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增加引风机风量,烟气管道重排及烘干床扩大等改造;同时为节约能源增加了余热回收系统,改造后效果明显,不仅解决了排烟系统问题,而且提高了球团矿产量,降低了煤气消耗。  相似文献   

3.
湘钢瑞通球团公司针对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对竖炉进行烘干床改进、导风墙和大水梁创新改造以及排料系统改造等,使其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满足了湘钢现阶段生产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安钢水铁对现有竖炉球团配混料系统进行工艺升级,新上了一套配料、烘干、润磨系统。该系统建成投产时,烘干与润磨部分存在一定问题,后经过不断的设备改进、工艺参数的调整,烘干与润磨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同时球团矿产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曹辉  徐发强  胡容 《甘肃冶金》2008,30(3):52-53
酒钢球团竖炉原生球烘干系统设计不合理,小水梁频繁发生堵塞空烧,严重变形,同时烘床蓖条缝夹球严重,导流罩支撑系统因高温导致变形下陷等,严重影响了生球的烘干效果,而且也限制了产能的提高。因此必须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对原生球烘干系统进行适应性改造,达到提高生球烘干效果及提高球团产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凌钢球团竖炉炉型的改造及热工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凌钢竖炉炉型改造前、后的情况对比,分析了烘干床面积与焙烧带面积的相关性;决定竖炉生产能力的因素;竖炉热工制度与炉型的关系。炉型各部尺寸的配合是否合理,最佳热工制度如何选定,其关键是看焙烧能力与烘干能力是否同步。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为增加竖炉球团矿产量,并保证球团矿质量的情况下,在原来杭钢成熟竖炉炉型的基础上,加大导风墙出风口面积,从而增加竖炉烘干床生球的干燥量,提高球团矿产量.导风墙出风口面积改变后,显著改变了炉内冷却风和热废气的分配,因此必须对竖炉的冷却系统、小水梁等设备进行适应性改造,对竖炉操作、各项热工参数进行适应性摸索.  相似文献   

8.
自从1968年我国第一座竖炉在济钢投产以来,经过改造和调整,竖炉球团在我国中型钢铁厂中有了一定发展。这一方面是由于竖炉具有投资少、设备简单和不需要耐热合金钢等优点;另一方面,还由于我国竖炉在工艺和设备上进行了不少改进(如采用导风墙、烘干篦子、使用膨润土作粘结剂、改  相似文献   

9.
程黄根 《烧结球团》2006,31(5):54-58
介绍了马钢一烧3座球团竖炉的电除尘器系统及其运行情况。其中,1^#、2^#竖炉于2001年7月投产,2005年4月扩容为10m^2,并对其电除尘系统进行了改造。3^#竖炉于2004年5月投产,由于汲取了1^#、2^#竖炉的经验,其电除尘系统的设计和设备选型合理,投产顺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美国LTV钢公司引进了中国的竖炉球团技术,根据其精矿、石灰石/白云石及球团性能的不同加以改造,发展成烘干床竖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