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连铸连轧过程中SPA-H钢板表面的氧化锈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和XRD衍射物相分析等手段,研究了SPA-H钢经连铸连轧后表面黄色锈斑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黄色锈斑的外层主要由Fe2O3、里层由FeO组成,在钢板表面呈条带状分布;而无黄色锈斑的钢板表面主要是由FeO组成.黄色锈斑是由于在轧制过程中,钢表面的高温氧化产物(FeO)破裂,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破裂处特别是裂纹的尖端形成大量的Fe2O3所致,高温氧化产物FeO的应变速率和该氧化膜的横向生长比较高,高温氧化膜开裂后,裂纹不能自愈,较低温度时合金表面发生了线性氧化.  相似文献   

2.
用AE技术和SEM研究了离子注入Y^+对Ni30Cr定向凝固合金1000℃形成的氧化膜在冷却过程中的破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的横向和纵向虽具有不同的显微结构,但表面氧化膜的破裂行为相似。未注Y^+合金氧化膜在冷却过程中发生了开裂和剥落。  相似文献   

3.
<正> 在汽车生产中,有大量的覆盖件在成形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缺陷。除了存在表面划伤等缺陷外,危害性最大的莫过于破裂和起皱。产生这两种缺陷的原因很多,其中有:零件的结构设计是否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工序安排、工艺补偿、毛料外形、零件选材是否合适,毛料板面及周边状态是否良好,有否锈蚀;模具间隙是否均匀,模具  相似文献   

4.
铅纳米薄膜熔化温度尺寸效应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紧束缚分子动力学的方法研究厚度为0.5~10.4 nm自由表面铅纳米薄膜的熔化温度。结果表明,铅纳米薄膜的熔化温度随着薄膜厚度的减小而降低,定量的数值结果与热力学模型预测相一致。薄膜厚度大于3个原子层时才有确定的熔化温度,而单原子层膜和双原子层膜在熔化前就已经破裂。对于自由表面的纳米薄膜,薄膜的熔化从上下表面开始,并逐渐向薄膜的中心逼近,这不同于自由表面纳米粒子的熔化过程,即先表层熔化后内部瞬间熔化。薄膜的熔化开始温度要低于熔化结束温度,这和相应块体材料的熔化温度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5.
采用悬浮粒子烧结法在不同孔径的多孔不锈钢表面制备均匀的TiO_2膜。通过扫描电镜和XRD研究了悬浮液、多孔不锈钢基体和烧结温度对膜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TiO_2颗粒的分散与悬浮液粘度是提高膜层质量的关键。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TiO_2膜层孔径减小;950℃烧结膜层综合性能较好,当烧结温度为1050℃时金红石相的TiO_2部分转变为亚氧化钛Ti_nO_(2n-1)相。当多孔金属平均孔径为10.0μm时,TiO_2粒子会内渗进入基体,同时造成膜层坍塌;当多孔金属平均孔径为2.0μm时,基体表面形成连续平整的TiO_2膜。  相似文献   

6.
采用w(NaCl)=5%溶液浸泡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方法评估了转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结合EDX和SEM等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转化膜表面元素分布及表面形貌特征。结果表明:促进剂A的加入提高了膜层耐腐蚀性能。大量膜层表面不规则颗粒起源于碱腐蚀阶段,是由金属间化合物和异相粒子组成,如AlFeSiMn、β-AlFeSi等。该类颗粒的存在提高了异相界面阴极特性,为Ce沉积提供衬底,同时形成Cu/Al电偶极和尖端应力降低转化膜性能。  相似文献   

7.
钢板表面状态对磷酸盐保护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晓东  刘昕  张建  张启富 《轧钢》2013,30(6):25-28
为研究钢板表面状态对磷酸盐保护膜的影响,本文对表面光洁、有色差、有“W”压氧3种表面状态的钢板进行了磷化处理,并进行表面形貌观察、磷化膜重测定、耐蚀性实验、扫描电镜及EDS分析。结果表明,钢板磷化后表面形貌受原板表面质量影响很大,有色差的基板在磷化后表面出现亮白条纹;有“W”压氧的基板磷化后表面会形成黑色条纹缺陷。但基板表面状态引起的磷化后表面缺陷基本不影响磷化膜的耐腐蚀性,膜重和粒径满足要求。本文指出,由于磷化膜遗传基板表面状态,要解决磷化后表面形貌缺陷,必须通过改善基板表面质量来消除。  相似文献   

8.
张成  周春勇  何俊  陈葵 《表面技术》2024,53(8):210-219
目的 研究以液相沉淀法制备硅包膜钛白粉(SiO2@TiO2)及氧化硅在TiO2粒子表面的沉积成膜过程动力学,从而指导钛白粉表面改性工艺的优化。方法 以硅酸钠为包膜剂在TiO2表面包覆氧化硅膜层,通过比表面积、Zeta电位、SEM和酸溶率分析,研究包膜温度、包膜pH、熟化时间等工艺条件对SiO2@TiO2膜层结构的影响。采用动力学模型对氧化硅在TiO2粒子表面的反应成膜过程进行计算拟合。结果 在包膜温度368 K、包膜pH=9.0以及反应熟化时间180 min时,获得的SiO2@TiO2氧化硅膜层致密性好,酸溶率稳定在14%的较低水平,比表面积保持在10.58 m2/g,等电点维持在2.34。氧化硅在TiO2粒子表面的成核点形成阶段的活化能为16.31 kJ/mol,生长成膜阶段的活化能为25.80 kJ/mol。结论 提高反应温度、在弱碱性条件下、延长熟化时间可使制备的SiO2@TiO2膜层致密性提高;SiO2@TiO2的比表面积、等电点与反映SiO2@TiO2膜层致密程度的酸溶率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氧化硅膜层在TiO2表面的包覆过程分为成核点形成以及氧化硅沉积成膜两个阶段,均符合三级反应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生物医用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牙科、骨科、医疗器械等领域。但生物医用材料在使用中易出现各种感染问题,危害人体健康。微弧氧化能够在钛基、镁基等生物医用材料表面构建抗菌膜层,是有效解决感染问题的表面改性技术之一。本文概述了粒子掺入微弧氧化膜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机理,重点综述了近年来Ag、Ag2O、Cu、CuO、ZnO及其它金属氧化物粒子掺入微弧氧化膜层构建抗菌表面的最新研究动态,阐述了粒子掺入对微弧氧化膜层耐蚀性、耐磨性的影响,并对粒子掺入微弧氧化抗菌膜层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兼具润滑与表面修复功能的纳米粒子已开始应用于金属加工液中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传统加工液不同,将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到水性或油性基液中制备的纳米加工液除了具有润滑冷却、减摩抗磨作用外,其表面修复功能更加值得关注,在提高金属加工表面质量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虽然纳米加工液具有诸多优势,但其分散稳定性、润滑机理及其表面修复功能仍是纳米润滑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主要针对近年来纳米粒子的润滑机理与其表面修复作用的微观本质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与发展进行阐述。从纳米粒子的选择与分散出发,讨论了添加表面活性剂和对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这两种提高纳米粒子分散稳定性的主要方法。重点论述了滚珠轴承效应、薄膜润滑机制、自修复功能和微量磨削作用这四种被广泛认同的纳米润滑机理,依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归纳这四种润滑机理的理论模型、适用情况及其相互间的配合关系。此外,从纳米粒子的润滑机理出发,探索其表面修复作用,对金属表面的物理吸附膜、化学反应膜及沉积自修复膜进行判别与比较,分析其表面修复作用的微观本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压电子铝箔在Na OH和H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分析酸、碱预处理对铝箔电化学腐蚀扩面效果的影响。方法比较铝箔在不同浓度Na OH,HCl溶液中的预处理效果。采用极化曲线获得铝箔在各预处理溶液中的电化学参数,研究其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预处理后铝箔的表面形貌,分析预处理对铝箔表面形貌的影响。观察铝箔腐蚀扩面后的蚀孔形貌及蚀孔分布,分析预处理对蚀孔的影响。结果预处理减弱了铝箔制造过程中形成的表面不均匀,提高了表面活性,使得铝箔在电化学腐蚀处理中蚀孔密度增加,分布均匀。对未预处理铝箔及经HCl和Na OH预处理的铝箔进行电化学扩面处理,发现相对于未预处理的铝箔(比电容为0.56μF/cm2),经HCl溶液预处理的铝箔比电容提高了4%~8%,Na OH溶液预处理的铝箔比电容提高更为明显,约为13%~16%。铝箔在HCl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约为-820 m V,在Na OH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约为-1720 m V,并且经计算得知,铝箔在Na OH溶液中比在HCl溶液中自腐蚀速率快。结论铝箔在Na OH溶液中腐蚀均匀,用Na OH溶液对铝箔进行预处理,可以消除铝箔轧制缺陷,提高铝箔的比电容。  相似文献   

12.
10~20μm厚的铝箔经常应用于锂电池的阴极。将被化学腐蚀的粗糙表面铝箔与光滑平面的铝箔进行对比,以考察铝箔的表面形貌对锂电池的影响。对于高电导率且颗粒较大的LiCoO2锂电池材料,两种铝箔的锂电池性能没有明显不同。但是对于低电导率且颗粒较小的LiFePO4材料,高倍率放电性有很大的差异。通过优化铝箔的表面形貌及电池材料的颗粒尺寸,可使电池的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影响双零铝箔(0.006~0.007 mm厚)力学性能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当铝箔中Fe/Si比大于3.0时,随着Fe/Si比的增加,剩余的θ(FeAl3)相增加,这种针片状化合物对铝箔力学性能极为不利,铝箔的抗拉强度因此而下降;要提高铝箔的强度应使铝箔的组织均匀性提高,避免大颗粒化合物聚集,减小第二相化合物的尺寸,提高小尺寸化合物在化合物总体积中所占的体积分数.  相似文献   

14.
电脉冲对金属铝箔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金属铝箔施加高密度脉冲电流的方法 ,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电脉冲对金属铝箔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 ,电脉冲对铝箔能够产生收缩作用 ,铝箔的收缩率与电脉冲充电电压和充电电容以及放电次数有关 ,充电电压越高 ,充电电容越高 ,放电次数越多 ,铝箔的收缩率就越大。分析认为 ,脉冲电流在铝箔中产生的电磁力是导致铝箔收缩的主要原因 ,而脉冲电流产生的焦耳热则不会导致铝箔熔化收缩。  相似文献   

15.
经过74年的发展,中国终于在2005年成为世界铝箔工业大国与强国:拥有比世界上任何一国都多的先进的超宽(2 000 mm级)铝箔轧机;生产能力居全球第一;完全掌握了各种规格箔材的生产技术,可生产市场需要的各种厚度的不同合金的箔材;从2004年起中国成为铝箔净出口国,出口量将一年比一年的多;从2006年起中国的铝箔产量将超过美国的,成为全球第一大铝箔生产国。  相似文献   

16.
结合公司开发超宽铝箔轧制的课题,通过对超宽、超薄铝箔轧制的关键因素分析、优化和控制,成功批量轧制成品宽度为1 930 mm、厚度为0.0063 mm的双零铝箔,突破了国内铝箔轧机最大设计1 920 mm的宽度,提高了设备利用效率,满足了客户对超宽规格铝箔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有限元法计算铝带轧机的辊系变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华  杨荃  何安瑞 《轻金属》2005,(11):60-63
用ANSYS有限元方法建立了铝带轧机辊系变形数学模型。分别计算了不同轧件宽度时各轧制道次辊缝处轧辊的变形,以及工作辊与支持辊间的压扁和压力的轴向分布。分析了不同轧件宽度时各道次铝带的比例凸度及对板形的影响,与现场板形目测情况吻合。该计算方法可用做厚度大于0.1mm的铝带轧机辊系变形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在实际生产中发现,空调铝箔翅片在成型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缺陷有冲制开裂、叠片和花片、倒片等.从铝箔材料方面阐述了与这些缺陷有关的因素:箔材的铝合金牌号和状态,铝箔板形、厚度、表面粗糙度、涂层性能等.  相似文献   

19.
利用Axiovert 25型金相显微镜对高纯铝箔制备过程中的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轧制变形量越大,高纯铝箔的再结晶组织越细小;高纯铝箔的再结晶过程经历了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三个阶段;高纯铝箔开始再结晶温度在200℃~230℃之间.  相似文献   

20.
铝箔冷轧工艺润滑状态与润滑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箔冷轧工艺润滑中,采用综合考虑变形区膜厚比、摩擦因数、轧后表面质量与轧制油添加剂影响性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润滑状态。结果表明:入口处的油膜厚度明显小于综合表面粗糙度,获得的轧后铝箔表面质量较好,轧后铝箔表面粗糙度都比仅加入基础油时的有所降低,添加剂已经发挥作用,润滑状态以边界润滑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