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当代多元化的日本建筑界,新生代建筑师用他们自己独特的设计来表达对如何应用现代技术文明去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这一个课题的关注。本文通过介绍日本现代著名建筑师隈研吾及其建筑设计作品,探索日本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表达,为中国建筑与文化的发展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介绍了日本现代主义建筑师如何思考和表达本国建筑传统。在20世纪30至40年代的民族主义背景下,这一主题引起了很多日本建筑师的注意,他们热衷于将现代建筑表现为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上加上一个倾斜的瓦屋顶。但也有日本建筑师认为这只是对中国建筑的继承而非日本建筑本质的转译,并进而在现代主义的视角下发展了自身的传统。  相似文献   

3.
从彰显到含隐--现代建筑的日本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一刚 《建筑师》2006,(1):47-50
本文归纳了日本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变化,并将其表述为对日本独特的传统文化的回应。通过对一系列日本现代建筑师等人的作品进行介绍,具体阐述日本近一个世纪以来其建筑是如何从传统而走向现代,从而展现日本现代建筑风格的诱人魅力。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的浪潮下,建筑文化面临着"国际化"、"同质化"、"单一化"的问题,如何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探讨现代与传统的结合是当代中国建筑师急需思考的问题。日本和中国虽有着类似的经历,现代日本建筑师们在探索"现代的"、"日本的"的建筑设计手法等方面成果巨大,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文章通过研究隈研吾在中日两国的所有建筑作品,分类整理分析作品中的传统自然材料及运用手法,进而比较其在中日两国不同的建筑环境下如何运用相似的建筑材料进行建筑地域及时代性的表达,试图找到材料与建筑、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时代的关系,为探索当代中国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也为中国建筑师回归传统建筑文化提供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5.
日本有着完整的现代建筑发展史,日本建筑师凭借着其一代代的传承与创新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广泛的影响力。同时,在每一代建筑师的努力下,日本每个时期的建筑都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对比现代主义时期,日本当代建筑已经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本文将结合日本建筑师的代际关系与时代背景,纵向解读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演变并剖析日本当代建筑设计倾向转变的原因,同时,以师承关系为主要线索,通过对日本当代几位重要建筑师的创作手法及其创作观念的分析,总结出日本当代建筑设计的主流特征。  相似文献   

6.
与我们一衣带水的东方邻邦日本,不仅经济与科技发达,其现代建筑的成就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产生了一大批世界级的建筑大师,而且创造出了为数众多的建筑精品。日本现代建筑中对于尊重自然、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创造性的成功表现更是得到世界公认。因此,中国建筑与日本建筑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能够较为直接地体现两国建筑师各自的建筑价值观和设计观,同时分析设计者在设计创作理念、方法、过程与结果上的差异,对我国建筑师今后的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很强的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7.
禅宗推崇深远的美学意境,崇尚"抽象"的美,追求简洁、质朴的设计理念,擅长精致、细腻的处理手法,深深地影响了日本的传统建筑。战后,日本建筑师将禅宗思想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创作了独树一帜的日本建筑。这种吸取传统民族文化精华的创作之路,值得中国建筑师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8.
试图结合日本战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不同阶段,把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时期,通过分析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师及其作品,梳理出日本在吸收、消化西方现代建筑理念的基础上,融合本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文化,逐步建构、生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日本现代建筑的脉络。  相似文献   

9.
日本建筑的共生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的传统哲学和传统建筑中包含着深厚的共生理念,二战以后,日本当代建筑师在融合了传统哲学和近现代西方哲学思想的基础上,以不同的方式拓展和表现了这种共生的生态思想,在当今建筑领域树立了日本建筑的独特风格,在建筑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我们中国的现代建筑理论与实践也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藤井博已是日本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他的解构建筑理论是以日本传统园林中散逸状景物构成为依据的。本文在详尽剖析该具有日本特色的解构理论后指出,注目于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层内涵,从中发掘契合现代潮流的艺术精神,才是我们应取的创作态度和继承传统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1.
日本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在这样一种文化影响下的日本建筑形成了其特有的建筑观.同时日本建筑又在不断吸收和学习外来的先进文化.使得日本建筑在当代建筑界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日本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分析了日本现代建筑是如与其传统文化相融合.如何在保护自己珍贵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与先进的建筑思想和文化结合、升华从而形成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现代建筑的。  相似文献   

12.
张辛 《山西建筑》2007,33(27):43-44
通过对伊东丰雄建筑思想的深入剖析,阐释了伊东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关联,日本传统审美观、自然观对其的影响以及伊东在网络信息时代的思考,探讨了以伊东丰雄为代表的日本前卫建筑师如何在当今纷繁的建筑思潮中,延续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3.
丹下健三是世界知名的日本现代派建筑代表人物,注重对建筑形式的探索,创造了结合日本文化的现代建筑,并通过自身的成就和影响力,使日本现代建筑风格在世界建筑上有一席之地。通过解析其建筑思想与作品,了解其创作的思想过程,对中国建筑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石井和纮,极具个性色彩的建筑师,设计思维独特、新颖。作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历史的借用”,以求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日本化建筑。他不拘泥于日本的文脉,与世界上所有的历史和文化都保持等距离,创造出由传统的形态和构想发展而来的充满生气的建筑。  相似文献   

15.
日本现代建筑设计尊重文化,在此基础上又具备创新精神。文化在变迁发展中与设计息息相关,日本现代建筑的转译和隐喻恰能将其体现。文章通过对日本文化的介绍,并在对日本现代建筑特征进行概括的基础上,总结日本现代建筑对传统文化的吸纳和表达。  相似文献   

16.
■野俊明被誉为最具日本传统园林风格的现代景观设计师。由于他出生在一个禅僧世家,所以从他的作品中可以充分体验到日本传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现象愈演愈烈。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致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建筑特色逐步消逝。在此情况下,我们的建筑师该何去何从?该如何拯救我们的传统文化?该如何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以梅兰芳京剧院为例,来阐述在全球化背景下,建筑师所作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传统建筑到现代建筑的嬗变——日本建筑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日本传统建筑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以之比对这几个特点在日本现代建筑中的运用谈起,说明日本现代建筑从传统建筑中吸取营养所取得的成就,由此析出当今日本建筑风格形成的源泉,以期国内建筑同行得以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中、西方传统建筑中对光的不同应用为主线,从传统文化层面浅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基于此,笔者还进一步通过对现代建筑中成功范例的分析,说明了在现代建筑的基础上,建筑师是如何从光的角度以及建筑的深层含义上与传统文化相呼应,从而达到了不同文化间的相互融合.并以此为例,为我们今后的建筑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罗卿平  钱涛 《华中建筑》2006,24(3):70-73
在快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建筑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向。在光怪陆离的现代建筑纷繁出现的表象下,人们却始终对传统建筑文化保存着一份特有的感情。传统建筑材料对维系人们的历史情结、延续建筑文脉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它们的再生又将进一步推动建筑和建筑文化的发展。青砖以其传统、自然、亲切的特征于此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魅力值得今天的建筑师去挖掘和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