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工业建筑》2013,(10):28-32
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闲置工业建筑。为凸显可持续的原则、打造环境友好型建筑,绿色改造成为上海市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的新的潮流。通过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手段、可再生能源及资源利用技术的应用、智能化技术的植入,使得闲置的旧工业建筑萌发出新的生机。通过对上海旧工业建筑的调研,系统总结了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的绿色改造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模式,旨在为相关项目的开发提供一定参考,保证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绿色改造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工业建筑因丧失功能而逐渐废弃,面对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改造设计成为了工业建筑再利用的一种有效手段。鄂尔多斯康巴什热源厂改造是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旧厂房改造实例,希望通过对此案例的分析研究,对未来旧厂房改造设计中城市触媒理论的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安徽建筑》2019,(12):20-21
随着我国"退二进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布局的变化,大量的旧工业建筑逐渐成为了城市的中心,但是它们原有的功能不足以满足现在的要求,对内部空间结构的改造利用是有效的处理手段。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我国也开始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文章通过总结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的重组模式和辅助方法,希望能对旧工业建筑改造实践和理论研究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6,(10)
随着城市化速度加快,许多过去城市边缘地带的工业厂区如今已成为城市中心地带,经济加速发展和资源紧缺的当下,解决闲置旧工业建筑的问题十分紧迫。本文通过分析旧工厂改造的价值、现状,对改造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旧的工业区逐渐没落,老旧工业建筑成为城市中一部分,人们一边享受着工业化成果,一边又遭受着工业化带来的弊端。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人们认识也逐渐从大拆大建转变为将旧建筑重新改造利用。本文从城市更新大背景下旧工业建筑空间重构入手,通过对国内外旧工业建筑空间重构改造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旧工业建筑空间重构相关内容,旨在探索科学的模式为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旧工业建筑空间重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建筑空间再设计是旧工业改造中一项比较特别的设计,而旧工业建筑又是建筑改造中一种重要的建筑类型,由于旧工业建筑所特有的大空间类型和其独特之处,从而给设计者提供自由发挥的公共大空间设计与改造性的可能,并显示出巨大的改造潜力。本文通过对旧工业建筑的分析来探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公共空间设计的一些思路,其中包括旧工业建筑空间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以及改造原则与模式以及具体的改造措施等。  相似文献   

7.
旧工业建筑改造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指出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已成为当今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在社会、历史、经济层面上阐述了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意义,并从材料、空间、色彩等方面提出了一条旧工业建筑改造之路.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旧工业建筑的现状,在追求绿色、低碳、节能的理念下,探讨了可行的旧工业建筑生态节能改造方案,指出在旧工业建筑的改造中生态节能理念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已经贯穿于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全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曹盼宫 《福建建筑》2009,(10):22-23,26
伴随着城市更新速度的递增和城市的扩张,代表城市工业化进程的旧厂区和旧工业建筑在拆与留之间挣扎。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我们摒弃大拆大建的更新手段,对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成为必然。旧厂区向文化创意区的转变补充了城市空间结构的类型,弥补了城市文化空间的缺失,为旧厂区的再生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使旧工业建筑大量废弃。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旧厂区的更新以拆除重建为主,工业建筑的经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流失殆尽。基于loft空间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策略,源自于上世纪中期艺术家对于旧工业建筑的简单改造,而逐渐形成的改造手法能够真实地还原工业建筑的原真性,对我国当前的旧工业厂区更新存在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正趋于不断的改造和变化中,而在建筑建造更新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大量的旧建筑群,该怎样改造这些旧建筑,就成为了建筑设计师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从目前旧建筑的现状入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一些旧建筑改造的手段和方法,以期能够更好的实现对旧建筑的改造。  相似文献   

12.
刘寅辉 《工业建筑》2012,42(3):60-63
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技术表现也成为建筑创作的主要手段。而旧建筑改造的实践不同于新建筑,它是新旧体系有机融合的结果,这使得旧建筑改造中的技术选择及技术应用也具有了自身的特征。通过分析旧建筑改造中技术因素的自身价值及逻辑特征,总结其运用手法,以期对旧建筑改造的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大量旧工业建筑因失去生产功能而被废弃和闲置。认识旧工业建筑与城市更新的关系,研究其绿色化改造设计更新方法,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需要面对的新问题。依据旧工业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策略,结合兰州市寒旱地区气候特点,以兰州市木器厂装配车间为例,从室外微气候优化、内部功能置换、维护结构节能改造、废旧工业元素保留四个角度入手,进行绿色化改造设计。以Ecotect、CFD软件计算对比装配车间改造设计前后的风环境、光环境、热环境,对绿色化改造设计成效进行验证,进而探索适宜兰州市的旧工业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4.
《门窗》2016,(10)
旧工业建筑存在可改造性等各方面的优势的同时,应当结合建筑所在地的气候、文脉、城市肌理等元素,从改造的旧工业建筑的内部到外部提出一系列改造的设计策略,供同行参考实现旧工业建筑的适宜性改造,使旧工业建筑在城市中实现合理性再生。  相似文献   

15.
王冰玉 《建筑节能》2013,(11):65-66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旧建筑改造性再利用成为重要课题。简要阐述了发达国家工业结构调整时期的建筑改造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以及我国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建筑再利用的探索。论述了对旧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致使大量失去功能的旧工业建筑处于闲置状态,“变废为宝”成为这些旧工业建筑的新出路。但是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在历史和文化等方面具有其特殊性,不能用现代建筑思想进行指导和评价。因此本文以旧工业建筑转换总量最大的创业产业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共生思想的相关理论作为指导,通过共生领域的“圣域”“道的复权”和“中间领域”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进而总结出建筑改造中运用共生理论指导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旧工业区不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而且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旧工业逐渐纳入到城市新区的范围内。对于这些建筑的处理,简单拆除的做法显然有些浪费资源,无益于社会问题的解决。旧工业区急需通过改造来适应社会的需求,以崭新的姿态融入城市环境中。世界各地都掀起了旧工业去改造的热潮,近年来我国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已经在除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外全国各个城市兴起。上海是中国近代的对外的窗口,旧工业基础深厚,旧工业建筑居多。遗存下来的旧工业建筑蕴藏的实体利用价值、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对其改造的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上海旧工业建筑改造研究集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现代新技术价值于一体,既能感受到怀旧,又能体现现代艺术家的苦心孤诣,这种观念正在带动一种全新的区域环境形成,并成为上海建设中具有艺术特色的一个新的亮点。本文先叙述了旧工业建筑的改造的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上海发展现状,再从上海发展现状中找出旧工业建筑改造的设计理念、模式,与经济、人文、社会等方面的关系等,找出可供其他城市借鉴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12)
<正>从工业时代走向后工业时代,城市的功能和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逐渐取代了传统制造业成为城市经济结构的主体,原本机器轰鸣热火朝天的厂房、仓库等工业建筑变得异常安静。在许多西方国家,对其进行改造再利用已日趋成为开发这类建筑的主导方式。本文以重庆坦克库?当代艺术中心为例,从文化创意产业与旧工业建筑再生改造的关系,旧工业建筑改造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可行性分析,以及旧工业建筑创意改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回顾与总结太阳能技术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应用,分析了旧工业建筑改造中利用太阳能技术容易出现的问题,探讨了旧工业建筑在太阳能利用方面的发展趋势,从绿色节能的角度,为我国旧工业建筑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城市的不断更新发展中,旧工业建筑作为城市中的存量资源,正面临改造。旧工业建筑改造有助于将原有的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成为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体。运用定性比较分析(QCA)的方法,结合可持续性理论,选定6 个条件变量和一个结果变量,进行组态构型分析,对形成的5 种典型的模式路径进行归纳总结。选用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VIKOR)构建旧工业建筑改造模式优选的决策模型,此方法的决策系数可根据项目研究意义和决策者的意愿进行调整,克服了决策过程中的双重不确定性,在追求群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保证了个体遗憾最小,得到带有优先级的折中模式,以探索适合我国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再利用的最优模式,为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研究提供定性定量最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