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方法,并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工作,针对离散数学中的数理逻辑和集合论部分知识中的教学与实践作探讨;阐述从科研工作、上机操作、注重趣味性、类比学习等方面增加课堂互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谢印芬 《计算机教育》2008,(22):167-168
离散数学中数理逻辑部分由于概念抽象、推理独特、方法灵活,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本文介绍了笔者根据离散数学中数理逻辑的教学要求,结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教学理论为指导,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应用于教学中,实践证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介绍通识教育的内涵与来源,窥探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实施通识教育的原因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概述离散数学的主要组成,探讨离散数学独特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对通识教育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地交流和表达思想,文章在离散数学的逻辑教学模块简要介绍形式逻辑的问题,提出以数理逻辑知识为先导,对比数理逻辑介绍形式逻辑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尽快掌握形式逻辑基本内容的同时,也在对比中更好地把握数理逻辑的思想内涵,切身体会两者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王青嵩 《网友世界》2013,(22):68-68
符号化是动画片创作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具体在角色形象、服装、动作语言等动画片创作中有多种体现,具有多元化特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形象、动作、语言和服装等途径来完成。动画造型的创作,动画艺术内容的补充以及动画文化的传播都与符号化的手法密不可分,探讨符号化特征在动画片创作中的表现,能推动动画片跨越国家与民族的界限进行交流,从而壮大动画片的创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离散数学教学中的计算思维培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理念,计算思维得到了国内外科学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相应地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计算思维培养与离散数学教学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课程引入和课程教学两个阶段探讨如何将离散数学教学与计算思维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案例,着重论述了如何将抽象和自动化这两个核心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及如何根据所讲授的知识点适时地引入计算思维中其他基本概念和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7.
浅析《离散数学》在计算机学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应用的理论基础和数学工具.介绍离散数学的每一部分分别在计算机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分析离散数学作为计算机专业其他课程理论基础的作用,指出离散数学在从事计算机及相关科学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离散数学的学科地位及课程教学重要性,从学习过程抽象和学生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出发,结合近期教学实践,在课堂设计、课程实验和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并提出改进方法。教学实践表明,离散数学的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离散数学数理逻辑教学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就离散数学的数理逻辑教学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强调对数理逻辑理论体系的全面认识,对推理规则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消除规则的正确领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证明技术"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0.
军用数字地图符号化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军用数字海图、地形图、航空图采用不同的数学基础、编码体系和符号体系。针对多军兵种联合作战的使用需求,该文给出了一种通用的军用数字地图符号化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从离散数学的实验教学现状出发,分析了进行分层次实践教学的必要性,研究了分层次教学的原则、实验设计原则、实验设计思路,实验设计内容,实验具体实施和考核方案,最后进行了成果分析。实践教学证明,在离散数学课程中进行分层次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离散数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缜密概括能力,文章分析了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探索面向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在关注理论知识应用的同时,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使学生认识到严谨的逻辑思维、高度的抽象思维以及形式化表示在计算机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该教学改革可以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3.
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离散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在教师课前准备、课堂授课和学生课后复习等环节作了有益的尝试。教学实践表明,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findings of the evaluation of Learning Units (LU), a special type of Learning Object designed to help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learning Calculus concepts at undergraduate level. An Interactive Platform for Learning Calculus (PIAC) that serves as a container for the LU was created following a specific instructional design, namely, the Teaching Unit Model (TUM), which in turn, rules the platform's design,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A general perspectiv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latform and its LU is presented, including the results of usability and functionality evaluations, which indicate that the platform and the LU comply with different functionality and usability criteria which are fundamental for their introduction into formal university courses. The platform was utilized in a higher education Calculus course, and its effects on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were studied. Two experimental groups and two control groups for a total of 102 students taking the Calculus course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Results indicated an overall acceptance of using PIAC in class. Important evidence was obtained on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using PIAC, not only influencing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but also in motivational aspects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The grades obtained in all of academic activities by the groups using PIAC,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s, provide solid evidence to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technology under the TUM.  相似文献   

15.
针对离散数学课程教学现状,结合教学体会,提出了轻理论重应用、从数学思想的高度整合课程内容、充分利用课程教学平台、适当介绍数学史等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教学中能够与学科之间有机结合,一方面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一方面提高教学效率,最终能够促进学校自身长期发展。本文的切入点是高中数学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相互结合,从而分析出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应用在教学中的注意项。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不断的进步,逐渐的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有所改变,并且对于中职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中职计算机中由教学而生成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学生实践能力与计算机理论知识水平提升。可是,在中职的计算机教育过程中,会因为多种多样的原因,促使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拥有较高的效率,学生们不能够消化理论知识,在实践动手能力上也较为缺乏。所以,项目教学法作为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应用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会拥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Two cycles of design-based research of a cognitive tool (CT) for teaching fractions have been completed. Following the success of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nhanced CT derived from the second cycle of design-based research,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findings of a pre-test–post-test control group empirical study using the enhanced CT in the classroo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outcomes between the exploratory learning approach, using the CT, and the traditional direct teaching approach. The CT enabled students to generate a procedural knowledge of adding and subtracting fractions with like and unlike denominators through an exploratory learning process. Teachers asserted that the CT was effective for stimulating reciprocal tutoring among students, and students were enthusiastic about using the CT as an educational tool. Hence, the CT has potential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s a tool for promoting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数学作为计算机学科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计算机的教授与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企业、政府、个人都看到了计算机在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作用,计算机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网络时代的发展也带动了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成为热门学科.计算机学科和数学是分不开的,因此也称为最有难度的一个学科.虽然很多学生选择计算机学科,但是在实际课堂教育中,学生的听课效率却不如预期,主要因为计算机数学内容理论性很强,而且一些概念知识很抽象,让学生很难理解,从而对学科内容不感兴趣.函数编程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对计算机数学的学习起到了辅助作用,让学生可以利用这种编程语言了解计算机数学的一些抽象性概念,更好的在实践中运用计算机数学.函数编程技术在计算机数学中应用,使得死板的理论学科变得稍显活泼,这回让学生对该学科更感兴趣,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