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冲(1901-1980)字云鹏,云南沙西(今属弥勒)人,彝族,历任云南省副省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他一生酷爱水利水电事业,是著名的“江河迷”、‘体利迷”。他1978年在昆明召开的“全国土岩爆破学术经验交流会”上说:‘俄是水利迷,有人说我是江河迷、爆破迷。几十年来,我一直生活在这些高峡深谷江河的怀抱之中,我确实是被祖国这些深谷江河极为丰富的资源迷住了。”他经过多年的查勘、思考和研究,率先提出了提早开发金沙江水电资源和建设虎跳峡巨型水库的设想。同时,他在云南水利水电建设史中创建了许多卓而不群的功勋,是当代…  相似文献   

2.
工程建设     
长江中下游干堤加固基本完成实现“江河安澜”【人民日报武汉1月12日电】经过4年的建设,跨越鄂、赣、湘、皖四省的长江中下游干堤加固工程基本完工.截至目前,工程完成总投资270亿元,已完成98.6%的土石方建设工程,基本实现了国务院提出的“2002年底修完修好长江中下游干堤”的目标.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国家作出了“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重大决策.4年间,国家先后投入282亿元,对长江干堤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加固整治建设.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介绍说,目前,长江中下游干流3578km堤…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而且还是一位造诣精深的天才诗人。他“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柳亚子《七律》),被陈毅、郭沫若等推为中国当代诗坛上的“盟主”和“泰山北斗”。尤其是毛泽东诗词中蕴涵的水文化,更是令人回味无穷,堪称为得江河之神  相似文献   

4.
大音稀声,丰碑无言。郑守仁将全身心献给了祖国的江河,献给了人民的三峡。有人说他是“工程师的楷模”,有人说他是“当代的大禹”,还有人说他是“献身、负责、求实”水利行业精神的具体化身。他的先进事迹早已传遍三峡工地,他的人格魅力如滔滔江水激荡在水利建设者心间.  相似文献   

5.
武汉纪念毛泽东为战胜1954年洪水题词40周年9月26日,武汉市委.市政府召开大会,隆重纪念毛泽东同志为武汉人民战胜1954年长江洪水题词40周年。参加会议的领导有市委副书记王守海、副市长董绍简等,还有一些当年战斗在抗洪第一线的老领导、老技术人员。董...  相似文献   

6.
“情系江河,志越陈演”.这八个大字是全国政协主席、原水利部部长钱正英同志为淮委总工程师郭起光的诗词集《借水吟》写下的题词。陈清者,何许人也?有些年轻的读者也许不甚了解,他就是清朝的水利专家,省襄助河道总督靳输,为治理黄河、淮河、运河出谋策划,收效颇佳。而今的郭起光在谋划治淮与南水北调这样一些重大的水事活动中,呕心沥血,功绩赫赫,水利专家钱正英用“情系江河,志越陈演”这样八个大字来赞誉他,是再恰当也不过了。郭总1918年出生于湖南湘潭。193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1937年“七·七”事变…  相似文献   

7.
20 0 3年 8月 2 2日至 2 4日 ,由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和长江科学院共同主办的“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武汉成功召开。来自国家水利部、中国土壤学会、长江水利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及有关的科研人员百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主题 ,就水土流失区的分布及主要特征 ;水土流失规律及水土保持原理 ;山地洪水、泥沙灾害与水土流失 ;江河洪水、泥沙灾害…  相似文献   

8.
1953年2月19日上午,毛泽东在“长江”舰上约见了长办主任林一山。毛泽东是有备而来。毛泽东是带着治国安邦的宏大设想来找“长江王”林一山的。当时的林一山已有较强的实力。1952年,在他的主持下,出色地完成了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一荆江分洪闸。他手里掌握着新中国草创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一生钟情于水,他居住的地点,或以水命名或以水为邻。在北京,他住“中南海”里的“丰泽园”,返回故土,他住的是韶山的“滴水洞”、在延安,毛泽东也是紧傍延河而居,而令人更具遐思的是,他的辈份名“泽”里已是一派水意,却还要用字“润之”再加滋润;而他出生的旧居,门前也有一个大水塘。这是否暗示“水”在毛泽东的生命中将具有特别的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思想家曾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作为我们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总书记,对水的问题高度重视,自他担任总书记以来,行遍九州,数次到各大江河考察水利,并对水利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指示。1998年汛期,在长江、嫩江、松花江抗洪抢险的紧要关头,他每天了解汛情、灾情、工情,亲临第一线,直接领导指挥全国抗洪抢险的斗争。今年6月17日至24日,他又赶在汛前,顶炎炎烈日,行数千公里,沿壶口、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济南、东营考察黄河,并亲自主持召开黄河治理开发工作会议。毛泽东全面治理与开发江河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而且还是位天才诗人。他“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柳亚子)。毛泽东诗词中蕴涵的水文化,更是令人回味无穷,堪称得江河之神韵,写水诗词之绝唱。比如“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以抒发革命激情;“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以表现英雄气概;“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以展示宽阔胸襟;  相似文献   

12.
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和水利专家。他晚年呕心沥血为筹划水利作出贡献。他在打造“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时.注重水利与工业、人居、交通协调发展。他遵循“水脉周通,便于取水,更应排水通畅,直注江河。既注意供水,又注意排污,有利于改善环境,改善防洪条件”。他要把南通建成近代经济文化中心,高度重视城市水利,特别注意建城的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江河是国家命脉.那么修筑在江河两岸的长堤则是呵护这命脉生存的巨大屏障。因为正是在这屏障的庇护下.人们才能防江河之患,兴江河之利,整个社会才有今天的文明进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越加感触到这江河屏障对国家和自身安危之重要。于是.年年不惜巨资投入.加固延伸这屏障.尽力扩大其效能。那么.江河堤防到底有多大的抗洪减灾作用呢?有关专家就黑龙江省堤防实际效益.作了一个分析。由此不难看出堤防工程之回报率有何等之高。黑龙江省有大小河流近p000条.流域面积在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较大河流就有18条。由于地理环…  相似文献   

14.
<正>自古以来,江河就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江河哺育了人类,也孕育了文明。伊河、洛河,两条历史之河在中原腹地奔流,交汇为“伊洛河”。此地河川纵横、土地肥沃、四季分明,为早期华夏先民的栖息之地。1965年出土的西周时期青铜器“何尊”(西周初年第一件有纪年铭的青铜器),其铭文“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出土最早的见证。“中国”最初指的也是该地域。《史记》中有“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河洛地区不仅是中国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地区,而且在以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河洛文化因此成为“东方古代文明的中心与发祥地。”  相似文献   

15.
<正>1952年10月,毛泽东同志来到黄河边,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他首次专程出京视察,在途中他叮嘱:"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新中国70华诞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黄河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确定为重大国家战略,强调"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历史的呼应,源于江河的命运关乎国脉民生,源于一代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江河的关注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6.
1953年,毛泽东在一次与黄炎培先生的谈话中指出:“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我们不要忘记四个人:重工业不要忘记张之洞,轻工业不要忘记张謇,化学工业不要忘记范旭东,交通运输不要忘记卢作孚。 毛泽东主席这里提到的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但今人可能不知道,他在清末民初对淮河治理还有开拓之功。1913年,他在“导淮史”上首次提出“江海分疏”的主张。早在1903年,张謇在其自办的通州师范就培养了水工土木建筑及测量专业的毕业生40名,成为近代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水利及土木工程专门建设人才。后来他作为中国代表还首次出席了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万国水利会议”,先后为导淮事业  相似文献   

17.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试解: 毛泽东主席生前曾经18次畅游长江,1956年6月1日巡视武汉时第一次横渡长江,游程28里,时年63岁。游后不久,即写下这首光辉的诗篇。手稿中本题原为“长江”,1957年1月交《诗刊》创刊号发表时改为“游泳”。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毛泽东“一定要根治海河”题词40周年。当年,毛泽东为什么题词?具体经过又是怎样?想来大家都想知道。为此,我们查阅了相关档案资料,走访了有关当事人,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1963年8月,海河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大水过后,为了宣传抗洪巨大成就,弘扬伟大抗洪精神,河北省委决定在天津市举办“1963年抗洪斗争展览”。11月12日,毛泽东路过天津,听取了河北省委的有关工作汇报。汇报临近结束时,省委的同志告诉毛泽东,河北省准备在天津市举办抗洪斗争展览,并请求他为展览题词。毛泽东爽快地答应了,说“可以,我马上就题”,他同时…  相似文献   

19.
“小刘,你说去不去菜嘴子水文站?佳木斯水文勘测大队袁主任问我。这是1995年5月17B旱7.40分在办公室就去不去,能不能去,怎么去某嘴子水文站“研究了”ZO分钟的最后一句话。去还是不去,我也在激烈的斗争.因为去的路程真够艰难了。43O公里路,要穿过5个县,不遇意外10多小  相似文献   

20.
心驰神往西陵峡,难描“神州第一跨”。真的么,难在何处?难就难在她太美,太出神入化,太不可琢磨:无论是从坛子岭远眺,还是在游船上仰望;不管是登黄牛岩鸟瞰,还是去莲沦桥凝眸……你都难以对她作出恰当评价。万里长江上的桥多矣。武汉长江大桥,是“老大哥”帮忙修建的新中国第一座钢铁大桥;此后,便有了枝城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黄石长江大桥、武汉长江二桥…·‘·这些桥梁人们都挺熟悉,其桥姿若何亦不难形容。唯独这座横跨长江三峡的西陵大桥,吸吮着山川秀色,沾染着峡江雨露,出落得天他美女似的,令人心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