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词与音乐一直就有着难以割断的关系。而且长期来词的音乐的生命一直重于文学的生命。宋词发展到苏轼时代,出现了词与音乐相分离的趋势。历史上也曾有过这样的结论,认为苏轼不懂音乐,他的词也不守法度。然而确凿证据又表明:苏轼不仅精通音律,他的许多词非但合乐,而且还善于利用“自然宫商”,又不为人为的格律所限,并有优美的节律存乎其间。这里准备从比较诗学的角度来阐释苏轼词及所关涉的音乐思想,并结合具体实例追寻他在词的创作中的音乐化手段运用的踪迹。  相似文献   

2.
北宋文学家苏轼文学艺术成就斐然,是宋词的代表人物,其豪放词题材广泛,思想格调高远,表现形式新颖,风格多种多样,语言沉郁,雄健豪放。但是就现存的苏轼词三百四十余首来看,其豪放词占少数,绝大多数的还是婉约词。苏轼的婉约词其实也是婉约派的集大成者,他的婉约词清新委婉,一扫晚唐五代词的绮丽艳科的萎靡之风,开创了婉约词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苏轼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诗、词、文等各方面造诣颇深。哲理思辨在苏轼的诗、词、文中随处闪耀,并成为苏轼文学作品的突出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
苏轼词中佛禅思想对他的浸染、滋润是显赫的,禅宗追求生命解脱与人生自由的精神使苏词注重对自我主体的关注;佛禅玄理的宇宙意识使苏词在很大程度上扬弃了一般词作所表现的缠绵裹婉的悲情,表现出清旷超逸的风格。体现出空灵宁静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宋词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宝贵文化财富,吸引着众多海内外学者,而苏轼词也一直是中国诗歌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本文尝试通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宋词中具有代表性的苏轼词中的隐喻,对其定义分类,并分析了这些隐喻的文化和认知方面的特点。笔者相信这种尝试对于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欣赏和翻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苏轼为原被视为"诗余"的词开辟了"豪放"的崭新领域,同时他也将婉约词从闺怨相思、离愁别绪、春花秋月、绮罗香泽等狭窄的题材领域扩展开来,为传统婉约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凤翔是苏轼仕途的第一站,苏轼在任职期间积极进取,勤政爱民,在他身上体现出了儒家仁政思想的光辉。但是由于兄弟二人在仕途上的挫折,加之苏轼早年又受到佛老思想的深刻影响,这使得他又时时渴慕归隐林泉,超尘脱俗,儒家与佛道思想的交锋与融合为他此后的人生思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苏轼写词,取词的躯壳而赋以诗的神气,以诗为词,他把诗的写法用于写词,兼收二者之长,在词的革新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通过对苏轼主体性情及其作品的分析,论述了苏词的艺术风格与作家主体性情的关系,指出苏词纯粹是个人性情的再现和艺术化。  相似文献   

9.
一代文豪苏轼,诗文书画,样样精通,然而命运蹭蹬,宦海沉浮,思想上常有出世和人世的矛盾。苏轼的思想是矛盾的,又是和谐的。他以儒家为本,博采佛道之长,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弃世,既有儒家的坚韧,又有禅者的洒脱。  相似文献   

10.
晏几道出生于一个富贵之家,他有着单纯天真的性情,但又生性怯懦且孤傲耿直,有着优越的心理却又摆脱不了身份的禁锢,所以在他的词中也就体现出一种放逐的自恋。秦观出身于中下层,生性怯懦,一生仕途不顺,又不具备豁达的胸襟,因此比较消极悲观,所以在他的词中体现出一种放逐的自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