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徐娟  潘浪胜 《应用化工》2014,(10):1871-1873
以Pb2+为模板,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分散剂,采用乳液悬浮聚合法制备了铅离子印迹聚合物微球。通过静态平衡吸附实验和Scatchard分析法研究了聚合物微球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结果表明,铅离子印迹聚合微球能有效去除溶液中的铅离子,最大吸附容量为15.29 mg/g。在竞争离子Cd2+存在的溶液中,铅离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呈现出对铅离子的高选择性。Pb2+/Cd2+的识别因子为19.01,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35.61 mg/L,最大表观结合量Qmax=25.19 mg/g。  相似文献   

2.
由漆酚甲醛缩聚物 (PUF)与三氯化镨反应合成漆酚缩甲醛镨聚合物(PUFPr) ,PUFPr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沸煮可得到漆酚甲醛缩聚物 /三氧化二镨(PUF/Pr2 O3 )复合膜 ,红外光谱、DMTA和扫描电镜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PUF与PrCl3 反应后其酚羟基数目减少 ,侧链进一步交联聚合 ,PUFPr的玻璃化温度较PUF的高。PUF/Pr2 O3 复合材料出现了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 ,从扫描电镜中可观察到Pr2 O3 环形微晶。  相似文献   

3.
李丹  戴林  陈世雄  申越  邓立红  何静 《化学试剂》2013,35(7):631-634,640
分别以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氯代咪唑([Amim]Cl)与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为反应介质,采用丙烯酸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利用接枝共聚方法合成纤维素-丙烯酸接枝共聚物。以轻液体石蜡为分散相,经反相悬浮过程将接枝物球化,考察了分散剂用量、油水比、转速对成球的影响,确定了较合理的反相悬浮球化条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纤维素吸附剂进行了表征。探讨了聚合物微球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对Cu2+离子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吸附量分别为230.8 mg/g([Amim]Cl体系)与241.9 mg/g(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体系),具有良好的再生能力,且[Amim]Cl体系中制备的吸附剂具有较高的成球得率。  相似文献   

4.
在共沉淀法合成磁流体的基础上,用悬浮缩聚法制备了磁性漆酚缩甲醛微球,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和热重分析等对微球进行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Fe3O4磁流体的粒径为纳米量级,纳米Fe3O4粒子能够提高复合物的热性能。该微球粒径约1mm,是核壳结构,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和耐热性。  相似文献   

5.
以苯乙烯为单体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聚苯乙烯微球,1,4-二氯甲氧基丁烷与聚苯乙烯反应得到氯甲基化聚苯乙烯,用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与硫代氨基脲反应得到的聚苯乙烯硫代氨基脲螯合树脂。采用红外光谱法、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结构及元素组成进行分析。考察了聚苯乙烯硫代氨基脲螯合树脂对Ag+、Cu2+、Pb2+和Cr3+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聚苯乙烯硫代氨基脲螯合树脂对Ag+、Cu2+、Pb2+和Cr3+的吸附容量分别为16.38 mg/g、15.25 mg/g、13.69 mg/g和13.12 mg/g。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氯化铵催化漆酚和腰果酚与甲醛的共缩聚反应。实验表明,氯化铵的催化活性远大于常用的氨水,且其活性点是 NH_4~+。其缩聚时,漆酚的反应活性也远大于腰果酚。其共聚产物可制备综合物理性能优异的清漆,能与6001涂料相媲美。  相似文献   

7.
小球藻吸附水体中Cd~(2+)、Pb~(2+)和Cu~(2+)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小球藻藻体吸附水体中Cd2+、Pb2+和Cu2+的情况,在检测了典型电子垃圾处理区水体中重金属Cd、Pb和Cu浓度的基础上,采用冷冻干燥的小球藻藻体在模拟重金属离子溶液中进行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水体中重金属Cu的浓度较高,Cd和Pb的污染程度较严重。藻体对于Pb2+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和去除量分别达到88.42%和13.262 4 mg/g;Cu2+的去除率较低,但去除量高达17.480 6 mg/g;Cd2+去除率较高,但去除量仅有0.433 7 mg/g。  相似文献   

8.
以自制近单分散、平均粒径约为250 nm的SiO2亚微球为核心,采用液相沉积法得到β-FeOOH/SiO2微球,再通过溶胶-凝胶法以β-FeOOH/SiO2微球为内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经水解缩聚反应,焙烧后得到近单分散介孔SiO2/Fe3O4/SiO2微球,以复合微球为载体,对漆酶进行固定。结果表明,近单分散介孔SiO2/Fe3O4/SiO2复合微球的介孔层厚约40 nm,具有较大的饱和磁化强度(14.715 emu/g),较小的剩余矫顽力(约为109Oe),其比表面积为391.067 m2/g,孔容为0.53 cm3/g,孔径分别在5.43 nm和20~80 nm,呈现双孔径分布。复合微球吸附漆酶后,介孔材料的比表面积与孔容分别减小为103 m2/g和0.37 cm3/g,复合微球对漆酶的吸附量为202.6 mg/g。  相似文献   

9.
漆酚铁锡聚合物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漆酚铁锡聚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 ,研究了漆酚铁锡聚合物作为固体酸催化剂催化酯化等反应的催化性能 ,并探讨了催化反应的可能反应机理。结果表明 ,在漆酚铁锡聚合物中存在M -O(Fe -O、Sn -O)键 ,催化活性中心是Mn + (Fe3 + 、Sn4+ ) ,漆酚铁锡聚合物是催化合成醋酸正丁酯、丙烯酸正丁酯、乙二醇单乙醚醋酸酯和环已酮缩乙二醇等酯和缩酮的良好催化剂 ,该催化剂能被多次重复使用 ,具有稳定的选择性 ,且催化活性能够再生。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固载环糊精微球的制备及吸附硝基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反相悬浮法制备甲醛保护壳聚糖(CTS)微球,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β-环糊精反应制得壳聚糖固载环糊精微球。产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表征,并用于吸附2,4-二硝基酚研究。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值、酚浓度和NaCl含量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固载环糊精(CTS-CD)微球具有较好的耐酸碱性能,在pH值为3.6条件下,对2,4-二硝基酚的吸附快速达到平衡,吸附量为325mg/g,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和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漆酚与甲醛的缩合反应,产物漆酚缩甲醛中间体为基本骨架,在其分子结构中引入无机硼元素,生成键能较高的B-O键。所制得的漆酚有机硼合成产物具有比漆酚缩甲醛树脂更高的抗氧化能力、耐热性稳定性及瞬时耐高温性能,漆膜附着力、柔顺性、硬度和耐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ST)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物珠粒.研究了引发剂用量、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分散剂用量以及水和单体的比对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悬浮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苯乙烯2mL;甲基丙烯酸甲酯7.5mL;水/单体=6:1;分散剂(聚乙烯醇0.0025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0045g和磷酸钙0....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甲醛与环氧树脂的多元胺固化剂二乙烯三胺、漆酚反应,先合成漆酚醛亚胺(PUFD),再与环氧树脂(ER)混合,使PUFD中的活泼氢与ER中的环氧基反应,制备PUFD/ER涂料。反应过程中多元胺链和环氧基反应时相互缠绕,形成分步互穿网络聚合物。PUFD/ER涂料兼具了漆酚和环氧树脂的优异性能,耐磨蚀,硬度高,柔韧性好,光泽度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悬浮共聚的方法研制了偏氯乙烯/丙烯酸甲酯(VDC/MA)共聚树脂。考察了共聚配方、分散剂种类及用量、搅拌速度及聚合温度对VDC/MA共聚树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VDC/MA=(92-96)/(8-4)、采用分散剂B(用量0.13%)、搅拌速度300-400r/min,并根据聚合温度调节分子量大小,制得的VDC/MA共聚树脂其膜光泽好、透时度高,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5.
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取了聚苯乙烯(PS)。主要研究了引发剂用量、搅拌速度、温度、分散剂用量以及水和单体的比对苯乙烯悬浮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苯乙烯20mL,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酸用量0.9g,搅拌速度250r/min,反应时间2.5h左右,反应温度82~85℃,水和单体比为5∶1(体积比)的实验条件下,当分散体系为MgCl(21mol/L)溶液1mL、NaOH(1mol/L)溶液2mL时,可制得合适颗粒尺寸、透明度良好、产率高达99.1%的聚苯乙烯。  相似文献   

16.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物珠粒.研究了引发剂用量、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分散剂用量、水与单体体积比对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悬浮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T用量为2.0mL、MMA用量为7.5 mL、水与单体体积比为6:1、1 mol·L-1 MgCl2溶液用量为2.5 mL、1 m...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引发剂用量、悬浮剂用量、搅拌速度与反应温度对苯乙烯悬浮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苯乙烯用量为16 mL、去离子水用量为130 mL、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用量为0.3 g、悬浮剂0.3%的聚乙烯醇溶液用量为7~8 mL、搅拌速度为300 r.min-1、反应温度为85~90℃的最佳悬浮聚合条件下,可得到颗粒尺寸均匀适中、透明度良好的聚苯乙烯产品,产率高达98.60%左右。  相似文献   

18.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作为单体,N,N–亚甲基丙烯酰胺(MBA)作为交联剂,利用反向悬浮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丙烯酰胺(PAA–AM)交联微球,研究了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分散剂浓度、搅拌速度、AA中和度对交联微球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体中AM的质量分数为60%、交联剂用量为1%、AA中和度为80%、分散剂浓度为1%、搅拌速度为350 r/min,交联微球的吸水倍率分别达到最大值450.77,426.83,426.83,426.83,424.23 g/g。  相似文献   

19.
以环己烷为连续相,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Span-80)为分散剂,K2S2O8为引发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水溶性良好的固体聚丙烯酸(PAA),详细探讨了搅拌速度、分散剂用量、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对聚合产物颗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优的工艺条件是:搅拌速度500r/min、分散剂质量分数4%~8%(相对于单体质量)、单体质量分数50%、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0h。  相似文献   

20.
方仕江  潘仁云 《化工学报》1993,44(6):740-745
以苯乙烯悬浮聚合为体系,考察羟基磷酸钙(HAP)或HAP与聚乙烯醇(PVA)复合为分散剂体系时,各种因素如分散剂浓度、油水比、搅拌速度等与瞬时液滴大小及分布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讨论瞬时液滴分散、合并的过程特征.结果表明,悬浮苯乙烯液滴聚合宏观成粒的特征与分散剂的分散机理无关,仅体现液滴分散、合并的过程特点.当采用分批加分散剂时,实验观察到瞬时液滴大小分布呈由单峰过渡到双峰,再发展成单峰分布的特征,从而找出了以分批加分散剂方式制备窄分布聚合物颗粒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