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熔融指数(MFR)是聚丙烯(PP)的重要加工性质参数,而MFR的传统测量方法无法满足PP聚合过程控制的在线检测需求。针对160个PP粒料样本,采用近红外(NIR)光谱,结合簇状独立软模式法(SIMCA)和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判别MFR分布区间和预测MFR的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将PP粒料区分为MFR(10 min)小于1 g、介于1~10 g和大于10 g的样本区间,分别建立NIR光谱预测模型,可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性,通过光谱组合预处理,上述3个区间模型的校正标准偏差分别为0.001,0.111,0.691,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0.010,0.766,2.877。使用SIMCA模式识别方法,可准确判定PP样本的MFR数值分布区间,模型的判别准确率为100%。因此可选用相应的NIR光谱校正模型实现宽MFR分布PP粒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
甲基叔丁基醚含量对近红外光谱法测定汽油族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顾洁  王艳斌  袁洪福  陆婉珍 《石油化工》2005,34(12):1208-1211
建立了快速分析汽油族组成的近红外光谱法,研究了汽油近红外光谱随甲基叔丁基醚(MTBE)含量变化的规律,建立了不含MTBE汽油和含MTBE汽油的混合校正模型,评价了MTBE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校正模型预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TBE含量对汽油的近红外光谱的影响较大,随着MTBE含量的增加,汽油试样的近红外光谱向短波方向平移。混合校正模型的预测准确性不受MTBE含量的影响。近红外光谱法测定汽油族组成的结果与GB/T 11132—2002《液体石油产品烃类测定法(荧光指示剂吸附法)》测定的结果一致。近红外光谱法快速、准确,可用于在线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凝胶色谱(GPC)法,研究了以多乙烯多胺为起始剂支化线型类破乳剂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测定的方法,用渐近校正法标定GPC柱,建立了测定分子量分布的校正曲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原油评价是石油炼制科研、设计、生产必须的基础研究工作,但传统评价方法耗费试验油样多且分析时间长,无法满足方案制定、生产调整与优化等工作的需要,快速分析技术应运而生。近红外光谱(NIR)、中红外光谱(MIR)和核磁共振波普(NMR)技术分析数据及时、准确、可靠且操作简便、一次能够检测多个指标,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原油基础性质数据,可用于原油快速检测、在线调合、先进控制等方面。分析了NIR,MIR和NMR技术在原油快速评价应用中的原理、流程、系统结构、区别和效果,并介绍NIR,MIR的评价技术如多元校正技术、拓扑技术、数据库识别和定量技术,也讨论了两种光谱技术的异同、技术选择的建议等。  相似文献   

5.
近红外光谱(NIR)分析仪已应用于原油蒸馏、催化裂化、催化重整、蒸汽裂解、HF酸烷基化等工艺过程的在线控制和优化。美国应用自动化(AA)公司阐述了NIR分析仪应用于原油蒸馏装置和催化裂化装置的效益。某炼油厂将重质原油切换为轻质原油,采用NIR分析仪监控,操作人员就可对  相似文献   

6.
在标准方法测定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加氢焦化汽油的烯烃和溴价的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并用常规分析样品测定验正模型的准确性。实验表明,近红外光谱测定准确性达到标准方法对测定结果的要求。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在5min内快速、准确、简便地测定加氢焦化汽油的烯烃和溴价。  相似文献   

7.
近红外光谱测定柴油十六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偏最小二乘方法结合测定柴油的十六烷值。讨论了训练集体本光谱范围的选择,光谱预处理方法最佳主因子数的选择。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的与标准方法测定的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采用不同的校正模型测定了催化裂化柴油馏分,成品柴油等不同类型样品的十六烷值。  相似文献   

8.
银胶菊是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德州南部半干旱地区的一种植物,是一种未充分利用的低敏感性乳胶来源,是全球严重乳胶过敏Ig E(免疫球蛋白E)难题的一种解决方案。本研究旨在开发近红外光谱(NIRS)校正以评估银胶菊植物中树脂和橡胶的含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三种可选方案(包括索氏提取法、Polytron均质机和ASE)中选择并优化一种参考方法(ASE;加速溶剂萃取法)。首先用丙酮在40℃环境中从地上生物量中提取树脂(脂类、萜类),然后再用己烷在120℃环境中从剩余固体中提取橡胶。在位于法国和西班牙的两块试验田采集一组215个银胶菊生物量(茎和枝)样本,并使用上述两种溶剂和ASE法对其含水量、树脂和橡胶含量进行分析。记录所有样本的近红外光谱。随机选择三分之二的样本进行校正,剩下的样本用于验证。对每个组分采用改良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制订校正方程式。对偏移系数(RPDp)和R2p参数使用该表现以评估方程表现,通过验证设置NIR预测和相应的实验值获得方程表现。水分含量(RPDp=6.91;R2p=0.98)校正实现了这些特征的准确测定。用于己烷提取物(橡胶含量)(RPDp=4.59;R2p=0.96)和丙酮提取物(油脂含量)(RPDp=4.87;R2p=0.96)的NIR模型十分高效并实现了对银胶菊生物量的准确鉴定。另一方面,这一分析表明与多元分析技术相组合的两组实验室设备都可以被用于鉴别样本并准确预测这组各异的农业生物量样本的化学成分。本研究论证了NIRS分析对银胶菊生物量中树脂和橡胶含量的高通量测定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凝胶色谱(GPC)法,研究了以多乙烯多胺为起始剂支化线型类破乳剂分子量及其分布测定的方法,用渐近法校正来标定GPC柱,建立了测定分子量分布的校正曲线.GPC法测定结果与VPO法相比,其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在国内首次得到了GPC测得破乳剂的分子量分布曲线.  相似文献   

10.
提供了一种快速测定石脑油分子水平组成的方法,以石脑油的族组成(PINA)和单体烃组成的实验室气相色谱分析数据样本为基础,建立了石脑油的单体烃分布比例库;采用样本增强(DA)法生成大量虚拟样本,以石脑油近红外光谱(NIR)作为输入变量,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石脑油PINA组成预测模型,利用K-近邻回归法(KNR)建立了石脑油单体烃分布比例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在数据样本范围内,利用所建模型可以快速测定石脑油的单体烃分子组成。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GC-TOFMS)建立了测定柴油烃类分子组成的馏程分布的方法,可以得到柴油样品中各种类型烃类在不同馏程段的碳数分布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利用所建方法研究了柴油中各种类型烃类平均分子结构随馏程的变化情况,发现柴油不同馏程段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其芳烃含量和烃类异构化程度有关:芳烃含量越低、烃类异构化程度越高,该馏程段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越高。考察了柴油加氢精制前后烃类分子组成的馏程分布变化情况,柴油经加氢精制后,饱和烃的馏程分布基本不变,只是含量有所增加,芳烃的馏程分布在低馏分段没有变化,在高馏分段含量下降,导致产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高馏分段高于原料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相似文献   

12.
150BS光亮油低温下产生絮凝物的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克拉玛依石化分公司150BS光亮油进行溶剂法分离絮凝物试验,考察了不同脱絮温度对絮凝物碳数分布和脱絮油浊点的影响规律。并利用高温气相色谱、模拟蒸馏、分子量、质谱(MS)及核磁共振(13C-NMR)分析仪对絮凝物和脱絮油进行了化学结构组成分析。提出提高临氢降凝催化剂对长侧链的选择性裂化或采用异构脱蜡工艺会使克拉玛依石化公司150BS絮凝物问题得以很好地解决。  相似文献   

13.
聚α-烯烃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润滑油基础油,其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直接影响宏观性能。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用于表征1-癸烯齐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的方法。采用带示差折光检测器的凝胶渗透色谱系统,综合考虑分离效果和测试可操作性,优化了流动相流速和凝胶色谱柱的组合方式。以四氢呋喃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色谱柱组合方式为Styragel HR 0.5,Styragel HR 1,PLGEL 3μm MIXED-E三柱串联,以聚苯乙烯作为标准样品,采用普适校正方法处理色谱流出曲线。此方法测得样品的质均相对分子质量与凝胶渗透色谱-光散射法所测定结果相比较,相对误差相对偏差在3%以内。  相似文献   

14.
聚α-烯烃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润滑油基础油,其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直接影响宏观性能。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用于表征1-癸烯齐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的方法。采用带示差折光检测器的凝胶渗透色谱系统,综合考虑分离效果和测试可操作性,优化了流动相流速和凝胶色谱柱的组合方式。以四氢呋喃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色谱柱组合方式为Styragel HR 0.5,Styragel HR 1,PLGEL 3μm MIXED-E三柱串联,以聚苯乙烯作为标准样品,采用普适校正方法处理色谱流出曲线。此方法测得样品的质均相对分子质量与凝胶渗透色谱-光散射法所测定结果相比较,相对误差相对偏差在3%以内。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相色谱/场电离飞行时间质谱(GC/FI TOF MS)对润滑油基础油进行分子表征。依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质谱图平均丰度分别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简单快速地获得基础油中链烷烃及一环~六环环烷烃的碳数分布结果。基于基础油分子组成数据,采用Kennard-Stone方法将样品集分为校正集和验证集,依据偏最小二乘方法(PLS)建立预测黏度和黏度指数的模型,模型验正集及预测集预测值的标准偏差分别小于2.0 mm2/s和2.0,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所建模型对基础油黏度及黏度指数的预测适用性好、准确度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窄分布聚苯乙烯为标样,建立了用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高密度聚乙烯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方法,考察了在注射体积一定时样品浓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开展了重复性实验,测定了高密度聚乙烯的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实验结果表明:GPC谱图呈双峰模式的试样一般分子质量分布较宽;样品溶液浓度在1.0mg/mL-2.5mg/mL范围内对测定结果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煤液化油模型分子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神华煤在连续液化装置的加氢液化油(试样1#)和实验室获得的液化油(试样2#)进行了模型分子结构的研究。通过元素分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核磁共振谱图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分析,得到了两种液化油的平均分子结构式和相关的结构参数,并利用这些参数推测了模型分子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试样1#和试样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28,299;平均分子式分别为C17H23N0.1S0.006O0.02和C23H21N0.02S0.002O0.1;试样1#的模型分子结构以含一个芳香环的部分氢化芳烃为主体;试样2#主要以含3~4个芳香环的缩合芳烃为结构单元;两种试样芳香环上均存在取代基,但取代基的碳数不一样,且存在少量氮和氧形成杂环。  相似文献   

18.
阶梯等温结晶法处理后聚丙烯的熔融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了聚丙烯经阶梯等温结晶法处理后的熔融行为,考察了相对分子质量、等规度及共聚单体对聚丙烯熔融行为的影响,并采用Thom son-G ibbs方程计算了所形成结晶的片晶厚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均聚等规聚丙烯经阶梯等温结晶法处理后的熔融曲线有4个典型的熔融峰;高相对分子质量或高等规度的聚丙烯含有更多较长的丙烯序列,形成更多较厚的片晶;随聚丙烯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或等规度的提高,高温区间熔融峰的相对峰面积明显增加;而共聚单体的插入会明显降低熔融温度范围,使部分高温区间的熔融峰消失。  相似文献   

19.
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风城稠油中的胶质,结合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方法分析其结构组成,并用1H NMR/IR法计算胶质的平均结构参数和平均分子式。结果表明:风城稠油中胶质为含有杂环芳烃,长碳链烷烃及N,O,S等杂原子的极性分子,其中O元素主要以醚氧健的形式存在,N原子多以吡咯和吡啶形式存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 773,平均分子中结构单元数为6.57,平均结构单元式为C39H55O2N。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胶质在甲苯和正庚烷中的聚集形态,结果表明正庚烷有利于胶质分子聚集态形成,甲苯有利于胶质分子分散。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用苯甲酰氯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1 ,2丙二胺的方法。优化了衍生反应条件和色谱分离条件。衍生物用反相色谱分离 ,流动相组成为甲醇∶水 =60∶ 4 0 ( V/V)。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0 .1 2 % ,1 ,2丙二胺平均回收率为 98.91 % ,标准曲线方程为 y=0 .1 0 1 5x-0 .0 0 4 6,γ=0 .99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