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年颁布了GB/T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国家标准,并于2004年3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的核心内容是“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控制”。实际上,我国分别于1994年和1997年等同采用了ISO10012—1:1992《测量设备计量确认体系》和ISO10012—2:1997《测量过程控制指南》。  相似文献   

2.
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已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5月份已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宣贯.并要求今年新批准和到期换发国家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合格证书的企业,严格按照新标准和JJFI112-2003《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的要求开展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工作。但从目前企业上报的体系文件情况看.还存在许多模糊认识,有待进一步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经过世界各国计量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个以当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计量科学为基础,反映了当代世界计量管理领域成功经验的新标准ISO10012FDIS《测量管理体系———对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已经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投票表决中以95%的赞成票获得通过,新的国际标准ISO10012:2003将于2003年4月15日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颁布。与原标准相比较,新标准包含了许多对计量工作的新认识、新观念和新的要求。新标准的颁布标志着企业计量工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标准使各国的计量管理和计量技术工作统一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之上,这对推动计…  相似文献   

4.
李霞  刘晓敏 《中国计量》2007,(11):69-70
一、问题的提出多年来.济钢总公司计量处一直在不懈的探索采用计算机对测量设备管理实施闭环管理。2002年,济钢计量处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测量设备实施局域网络管理。200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对ISO10012—1:1992((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第一部分: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标准进行修改,发布了新标准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与原标准相比,新标准包含了许多对计量工作的新认识、新观念和新要求。新标准的贯彻可以使各个国家的计量管理和计量技术统一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因此,济钢总公司决定在测量设备管理中实施EAM系统,以解决目前测量体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已于4月15日正式颁布。在新标准的起草过程中,我国计量工作者积极参与,并且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本刊今年第5期、第6期刊登了江苏省局黄耀文老师撰写的《对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理解与思考》一文,在读者当中引起强烈反响,纷纷来电来函要求杂志刊登更多有关ISO10012:2003新标准的文章。为此,本刊特邀请曾参与了该标准修订工作的戴润生老师撰写本文,以飨广大读者,并且本刊还将陆续刊出有关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的文章,敬请广大读者留意。  相似文献   

6.
袁先富 《工业计量》2005,15(6):50-52
把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在2003年底转化成为我国国家标准GB/T19022-2003以来,许多工业企业开始宣传和贯彻新的国家标准,并按照新标准建立或改进计量检测体系。计量检测体系是参照ISO 10012:2003国际标准,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发布的JJF1112—2003《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规定的要求,根据我国计量法律法规对工业企业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进行现代管理的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国际标准己经正式颁布。目前正在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预计今年8月份将批准发布。与此同时,计量司也正在依据ISO 10012:2003新标准组织制定企业计量检测体系的计量规范,以便我国企业尽快采用。为了企业能够及时掌握新标准和计量规范,计量司与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正在组织编写标准和计量检测体系规范的统一培训教材。中国计量测试学会计划于今年8月份以后陆续组织标准和规范培训班,对企业计量管理人员、计量外审员、计量内审员等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和知识更新的工作。欢迎企业相关人员…  相似文献   

8.
文章依据GB/T 19022—2003/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论述了企业开展认证与实施,持续改进与完善,助推企业计量工作更加标准与规范,并获得了很好的计量效益。  相似文献   

9.
张培建 《中国计量》2009,(10):48-49
山东泰山生力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通过了符合ISO10012-1:1994要求的"完善计量检测体系"认证,并于2004年完成了换版工作,通过了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要求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复核。公司对测量过程的管理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探索出一条有效管理测量过程的新路子.现将经验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0.
0引言计量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200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颁布了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标准,我国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GB/T19022-2003。建立测量管  相似文献   

11.
李青 《中国计量》2004,(4):12-12
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刚于3月1日开始实施.相关培训教材即纷纷出版上市。  相似文献   

12.
《中国计量》2006年第3期刊载的《应由谁对测量设备进行计量确认》一文(以下简称"由谁文"),就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标准中计量确认职责分配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计量管理是企业的技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抓好计量管理工作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前提.韶钢自2004年以来,积极采用国际标准——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促进了企业计量工作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GB/T19022—2003 idt ISO10012:2003《质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以下简称“新标准”)对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和所授权的负有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在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计量检测体系过程中的职责和权限有了新的、明确的规定。这对于按照新标准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计量检测体系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为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计量检测体系提供了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各有关单位:2003年4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了新修订的国际标准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组织专家尽快将该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总局已经委托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等单位依据我国计量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ISO10012,起草国家计量技术规范“计量检测体系的确认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拟于国家标准修订后公布实施,以替代现行有关规定。总局2003年安排了对103家企业开展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工作,现就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工作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ISO10012:2003)的实施。计量管理已由其他管理体系的支撑转变为全新的管理体系,这对企业计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构筑适合石油企业的计量体系。在计控队伍建设、计量技术和计量检测体系管理等方面争取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鲁新义 《工业计量》2005,15(1):39-41
文章主要论述结合企业实际学习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标准的体会和冶金企业如何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在计量管理机构设置和计量管理职能分配、重视和激励计量人员的积极性、测量管理体系策划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前言     
GB/T 19022-2003/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及 JJF1112-2003“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已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实施。对其标准的宣传、贯彻和实施是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2004年的工作要点之一,为了配合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的工作,进一步开展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中国计量协会和工业计量杂志社于2004年初在全国工业企业范围内开展宣贯标准的征文工作。此次征文的活动得到了广大计量工作者的  相似文献   

19.
袁先富 《工业计量》2004,14(3):45-47
测量过程控制是ISO10012:2003国际标准中测量管理体系包含的四大过程中“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现”的一个主要过程。测量过程控制要求是在原ISO10012-2:1997《测量过程控制指南》国际标准要求建立“测量过程控制体系”要求的基础上经过重新审定和整合,纳人新的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标准。  相似文献   

20.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或有效性确认的实施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在总要求中明确提出"测量管理体系内所有的测量设备应经确认"。那么,作为企业应该如何理解、满足上述要求,达到测量设备都得到确认的目的呢?笔者在工作中发现,虽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计量确认等知识的培训,但到具体实施时又显得茫然。下面本着实施简单、管理有效的原则,谈谈不同要求的测量设备确认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