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以丙烯酰氯和对羟基苯甲酸等为原料,制备了4种具有热致液晶性的单体,并利用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相应的侧链型液晶聚合物。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了表征。利用热失重(TGA)研究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台偏光显微镜(HS-POM)研究了聚合物的相转变温度和液晶态织构。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侧链液晶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较宽的液晶态温度范围,其液晶态织构均为向列相纹影织构。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对负性胆甾相液晶在电场作用下织构交替变化现象作了进一步的实验观测。给出了各感应平面阈值电压与外场频率的关系曲线及阈值电压与各感应平面织构螺距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小负性胆甾相液晶在电场作用下的织构变化做了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观察到了新的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6.
7.
为了制备碳纳米管/液晶复合材料,合成了液晶单体1,4-苯二甲酸二-(4-羧基苯)酯,采用原位聚合法将其与1,6-己二酸、1,4-联苯酚、碳纳米管进行共聚,制备了不同配比的碳纳米管/液晶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偏光显微镜(P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研究了碳纳米管在液晶基体中的分散以及复合材料的液晶性.结果表明,少量的碳纳米管可以在液晶中分散良好;液晶复合材料的液晶区间变窄,但没有改变液晶复合材料的液晶类型. 相似文献
8.
于天池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1995,(1)
本文对负性胆甾相液晶电流体动力不稳定性作了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在理论基础上,我们分别考虑了由于边界条件引起的螺距变化以及由于电场作用引起的螺距变化,从而得到了新的修正理论公式。该公式普遍地反映了由于外界条件以及电场感应的螺距变化对于阈值电压的影响,而Zwart和Hurault理论公式仅是上述公式的两种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剂共溶法,将合成的两类胆甾型液晶分别以不同比例与合成的聚砜相混,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温控式偏振光显微技术测试该材料的液晶特性.结果表明,这类液晶共混材料属典型的聚合物分散液晶体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与层层自组装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羧甲基纤维素与溶菌酶制备溶菌酶分子印迹聚合物。首先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将带正电荷的溶菌酶和带负电荷的羧甲基纤维素固定在羧甲基纤维素基材表面,再与三氯化铁反应,采用氯化钠溶液洗脱模板蛋白溶菌酶,制备出溶菌酶分子印迹聚合物。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该溶菌酶印迹聚合物的表面与非印迹聚合物的表面相比变粗糙,并且其表面还出现了一些微孔结构;蛋白质吸附测试结果表明,与非印迹聚合物相比,该溶菌酶印迹聚合物对模板蛋白质的吸附量提高了50%;并且该印迹聚合物对模板蛋白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对模板蛋白质的再吸附测试表明,该溶菌酶印迹聚合物具有可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
武长城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6,25(3):39-42
采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使丁二酸单胆固醇酯和4-羟基4-硝基偶氮苯酚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胆固醇基双液晶基元化合物.使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热台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的化学结构和液晶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该液晶化合物在加热过程(197~241℃)和冷却过程(234~104℃)中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呈现胆甾相液晶并且有鲜艳的颜色.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存在的应力开裂以及与基体界面相容性差等问题,采用液晶和离子单体对芳纶纤维进行改性,再与环氧树脂及固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得液晶改性芳纶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固化20min,芳纶、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0.07∶35∶11,复合材料的弯曲应力为445.6MPa,应变为0.975%,比水解芳纶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芳纶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弯曲应力分别提高了29%和33%.扫描电镜研究表明,复合材料中分散相在基体中的分散性较好,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断面处的断裂方式由脆性断裂变为韧性断裂.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加入液晶改性芳纶的复合材料出现了磺酸基团和氮氮双键的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13.
热致液晶聚合物与聚醚砜原位复合材料再加工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热致液晶聚合物TLCPKU9231和聚醚砜(PES)原位复合材料的再加工性能,在PES中加入25ωt%的TLCPKU9231,拉伸强度大幅度提高,再次加工时拉伸强度虽略有下降,但仍远远高于PES的拉伸强度.随着循环加工次数增加,拉伸强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共溶剂法制备了实验室自行合成的热致液晶聚酰胺(TLCP)与尼龙6(PA6)的复合材料。通过乌氏黏度计、DSC、FT-IR以及SEM等方法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加入TLCP后,共混物的特性黏度增加,熔点下降,熔融焓降低;红外图谱证实了TLCP与PA6之间存在分子间氢键作用;SEM的结果表明,当w(TLCP)≥5%时,两相界面模糊,当w(TL-CP)=40%时,共混物呈均相体系,无相分离。以上结果均证实,在不添加第三相增容剂的情况下,引入分子间氢键的作用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相容性的PA6/TLCP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5.
液晶共聚酯酰胺和PET共混物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不同的共混方式——溶液共沉淀法和机械共混法将热致液晶共聚酯酰胺(PEA)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共混,利用Instron3211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PEA/PET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PEA的加入有效地改善了共混物的加工性能,在实验剪切范围内,共混物的流变曲线由低剪切速率下的切力变稀区和表观粘度基本恒定的准牛顿区组成,且溶液共混物的表观粘度相对较高,准牛顿区不明显.共混物的表观粘度对共混组成的依赖性表现出负偏差行为,当PEA为10%时,共混物的表观粘度达到最小值. 相似文献
16.
活性聚合最常见的增长链为离子,链端因为电荷的排斥作用而相互不发生反应,但是这种活性聚合方式仅仅适用于一部分单体,制约了所得聚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而自由基聚合虽然适用的单体种类较多,但由于增长链是自由基,比离子更容易互相结合而不易进行活性聚合.因此如何实现自由基的活性聚合,寻找类似于离子那样稳定的自由基,增长迅速、并且不会引发产生新的增长链是聚合物科学的迫切任务.本文主要介绍几种自由基的活性聚合方法Iniferter、氮氧化物调介聚合(NMP)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以及它们在合成侧链液晶高聚物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