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烹调知识》2014,(2):7-7
<正>中国人的饭,叫"饭局"。"局",原本是下棋之术语,引申出"情势、处境",后来再引申出"赌博、聚会、圈套"的意思。吃饭事小,设局事大。晏子在饭局上"二桃杀三士",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屈秦王,开赵国数十年之太平。同样久负盛名的还有"鸿门宴"、"煮酒论英雄"、"火烧庆功楼"、"杯酒释兵权"等等。每一个饭局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饭局之妙,不在"饭"而尽在"局"。  相似文献   

2.
中国饭局:最繁文缛节的饭局中国人的饭局讲究最多,这在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比肩。从座位的排放到上菜的顺序,从谁先动第一筷到什么时候可离席,都有明确的规定,把"中国是礼仪之邦"这个概念诠释得淋漓尽致。在中国人的饭局上,靠里面正中间的位置要给最尊贵的人坐,上菜时依照先凉后热、先简后繁的顺序。吃饭时,须等坐正中间位置的人动第一  相似文献   

3.
要有好醉,须得有一流酒局。俗话说,饭有饭局,酒有酒局。综观世界酒局,或惊心动魄,或极尽风雅,令人眼界大开。无酒不成"礼"——中国酒局中国人的饭局讲究最多,这在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比肩。从座位的排放到上菜的顺序,从谁先动第一筷到什么时候可离席,都有明确的规定。把"中国是礼仪之邦"这个概念诠释得淋漓尽致。在中国人的饭局上,靠里面正中间的位置要给最尊贵的人坐,上菜时依照先凉后热、先简后繁的顺序。吃饭时,须等坐正中间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饭局:最繁文缛节的饭局 中国人的饭局讲究最多.这在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比肩。从座位的字排到上菜的顺序.从谁先动第一筷到什么时候可离席,都有明确的规定,可以说把“中国是礼仪之邦”这个概念诠释得淋漓尽致。在中国人的饭局上,靠里面正中间的位置要给最尊贵的人坐.上菜时依照先凉后热、先简后繁的顺序。吃饭时.须等坐正中间位置的人动第一筷后.众人才能跟着各动其筷。  相似文献   

5.
饭局     
饭局,应以解馋之用,但中国人却将饭局文化发扬光大到极致,"饭"退于次,"局"的作用被无限延伸。饭局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饭局却是万万不能的。从古至今,中国是一个讲关系、讲人情的社会。摆脱不了这一现状的中国人,只要办事,先想到有没有关系。一想到关系,首先想到的是饭局。每个人的社交往来、人生成败,都与饭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整部历史与政治都能和饭局联系起来。官场,商场,名利场,请托办事,联络感情,商场搏杀,权钱交易,凡有人处,就有饭局,小饭局中往  相似文献   

6.
饭局什么样?"二桃杀三士"、"鸿门宴"、"青梅煮酒论英雄"、"杯酒释兵权"、"火烧庆功楼"描写的是古代饭局;"赴国宴并不轻松"说的是国家饭局;"筷子头上谈生意,酒席桌上签合同"以及"喝一杯给一百万"说的是商务饭局;"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描绘的是官场陋习;"入乡随俗"以及"恋爱是无数个饭局,结婚只是一个饭局"道的是民情饭局。中国饭局的前世今生古代饭局,稀奇古怪饭局,民间语汇,指宴会,聚餐。吾庐孺《京华慷慨竹枝词》有《饭局》  相似文献   

7.
“饭局”一词源于宋代,距今已有干年历史。可追溯饭局的开端,却不止千年。中国是礼仪之邦,在饭局上最是讲究。但透过饭局.我们看到的却是饮食之道中的政治利益、社会关系、时代变迁、事业成败等各种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8.
饭局之妙,不在“饭”而尽在“局”。一个完美的上海式饭局,设局人、局精、局托儿、陪客、花瓶……众角色一个都不能少。饭局在上海,是个社会身份认同体系。看一个人常混迹于何类饭局,便可洞悉其兴趣、财富、身份、地位。从饭局之道里,更可看出某些政治利益、社会关系、人际规则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9.
正饭局在中国,也是一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体系。看一个人经常混迹于何类饭局,几乎便可以洞悉其兴趣、爱好、财富、身份、地位。有识之士往往能透过饭局见微知著,识人用人,洞察饮食之道里的经济利益、社会关系、人际规则和文化滋味。所谓饭局之妙,不在饭而尽在“局”也——饭局千古事,得失寸唇知。  相似文献   

10.
《网印工业》2012,(8):39-40
"忠"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伦理思想,原本的意思是积极为人,尽全力为人谋.由此引申出赤诚无私、诚心尽力等意思.从古到今,精忠报国、忠贞不渝、义胆忠肝、忠心不二等脍炙人口的典故,共同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精髓.正因为有了"忠"的精神和品质,才显得那些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弥足珍惜和伟大,才闪耀出我们中华历史的熠熠光辉.在今天,强调员工忠于企业,如同穿越历史重新探究"忠"的含义,重拾沉戟折沙,淘尽恒久的可贵.  相似文献   

11.
正据说"饭局"之词源于宋代。"鸿门宴"、"青梅煮酒论英雄"、"杯酒释兵权"、"火烧庆功楼"这些设局的饭局听来有点吓人。宣统二年的《京华慷慨竹枝词》有《饭局》一首:"自笑平生为口忙,朝朝事业总荒唐。许多世上辛酸味,都在车尘马足旁。"摘几句网络调侃饭局的段子:饭局不是万能的,没有饭局是万万不能的;提前一天预约是真请你,提前半天你是作陪,上菜了才请你是凑数的;一请  相似文献   

12.
猪小浅 《美容院》2015,(2):38-39
即便万水千山都走遍,我也抵达不了沈嘉良的心。如同胖子再怎么对我好,也还是没能赢得我的爱情。这就是爱情里的宿命。真爱有害健康我在胖子组织的饭局上,见到沈嘉良。胖子真是个大笨蛋,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喜欢沈嘉良,就他好像一直蒙在鼓里。要是我知道沈嘉良在,一定会找出一百个借口说:"我没空。"可谁让那天正好我一个人在家闲得慌呢?!胖子的一个电话,我就非常愉快地答应去赶场。甚至没来得及问这是什么饭局,都有哪些人。也忘了化个妆、描个眉、换一身稍微明媚艳丽的衣裳就出去了。  相似文献   

13.
男人的饭局     
现代男人的肚子被饭局整得越来越大。男人爱饭局男人恨饭局,经常被五花八门的饭局祸害得精疲力竭。有了饭局的男人自信得要命,没有饭局的男人自卑得像弃妇。参加饭局的多少已然是测评一个男人的知名度和含金量的标志。所以有级别的男人和无级别的男人、  相似文献   

14.
广东年味儿     
邹山勇 《烹调知识》2010,(2X):30-30
<正>广东人的春节饮食文化,最讲究"意头",即菜肴的谐音,年夜饭要吃蚶,意为"合赚",因为蚶字与"合赚"谐音,象征着赢利成倍;要吃蒜,"食蒜有钱囤,意思是‘吃蒜有钱可藏之意’。  相似文献   

15.
正又是一年辞旧迎新之际,"年年有鱼"不经意间就成了一个热词。在我国,每逢新春佳节,千家万户的餐桌上自然少不了一道带有地方风味的鱼菜,寓意"洪福延绵,年年有余(鱼)"。"鱼","余"之谐音,鱼之吉利富贵,就是每年都有剩余的、富裕的吉祥意思。由于鱼和"余"同音,也就因此更加赋予了它吉祥和喜庆的含义。而在中国人过年的餐桌上,又怎么能少得了鱼这道大菜呢?呵呵,我国民俗过年讲究供鱼,也是取其年年有余之意。  相似文献   

16.
传统而恪守礼节的英国饭局世人常将"英法大菜"连缀在一起,其实两国的食俗差别很大。与法国饭局的典雅甚至浪漫情调相比,英国饭局却是以传统和恪守礼仪为重,绅士般的英国特色早已在饭局中形成固定的礼节模式。  相似文献   

17.
美国人是全世界最"自由"的民族,吃也不例外,不像中国有那么多繁文缛节,一件T恤衫、一条破牛仔裤就可以轻轻松松去赴饭局了.  相似文献   

18.
正江湖这东西,岂止是在武侠小说中的创作,乃是现实生活中的常态,而饭局则是江湖一景。凡人琐事,比如会友、叙旧、谈情、说事、小孩升学、大人升迁,大都离不开饭局。商务洽谈、托人办事大都在饭局的推杯换盏中完成,异性相遇也多在饭局的谈笑风生中眉来眼去,发酵苟且。当下,一个人饭局的频次、饭店的规格、出席人员的身份地位等等,俨然已成为其地位、能力、身份、人际关系的象征和展示。某个人周一到周日  相似文献   

19.
两只猴子     
正布面丙烯100×80cm 2014年张瑶的作品以卡通风格为主,融入了一些版画和原始绘画的特点。张瑶认为:"猴子和人类有太多共性,而猴子更具有自然原始感。"张瑶在2013年创作了很多以猴子为题材的作品,并把身边的人画成了猴子的版本。《两只猴子》画中这两只猴子是以张瑶身边两为艺术家为原型,她捕捉到他们在一个饭局上的状态,并画出了他们作为现代人和原始动物的两幅不同作品。  相似文献   

20.
起席碗     
"起席碗"在彭山一带民间,是指宴会或饭局开始时,主菜、大菜还没端上桌之前,每个人都要先喝的那一碗汤羹.这种用料精、制作讲究的热汤羹喝下肚以后,不单是为客人喝酒吃菜之前垫肚子,同时也能起到开胃、暖胃和提神的作用. 相传,这起席碗是由彭祖发明,而彭祖因为活到了800岁而被古人称为"长寿仙翁".要知道,彭祖生前还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厨师,并且曾长期为尧帝的日常饮食服务.正是因为有彭祖常年为尧帝精心打理厨务,才让这位远古时代的帝王活到了118岁.而传说中,这"起席碗"也是当年彭祖每天都要为尧帝烹制的一道养生饮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